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我們一直將會說話當作是一門藝術,因為語言的力量很強大,沒有表達好容易引起歧義,也會傷害到別人。孩子生性頑劣,經常因為闖禍或者不聽話惹得家長很是生氣,而有些家長說話比較直接,說出的話傷害到了孩子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尊嚴,家長在教育時的“口無遮攔”,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得他們外面和別人相處時沒有自信,變得膽小,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一、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孩子一有哪裡做得不夠好,就把別人家的孩子搬出來。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有缺點,一味將自己孩子的短處拿出來與別人的長處作比較,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應該多給孩子鼓勵才是正確的做法,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二、再……就不要你了

“你要是再這樣,我們就不要你了”這是很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這種“威脅”經常很有效果,馬上就能讓孩子變乖,但其實,家長經常把這樣的話放在嘴邊,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

孩子未出生時在媽媽肚子裡,封閉的環境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出生後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所有的安全感都是來自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此時孩子上沒有分辨能力,會把家長所有說的話當真。一旦把這句話脫口而出,就是親手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三、你是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注重謙讓,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禮貌懂得謙讓,所以在平常生活中,經常叫孩子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強迫讓孩子學會謙讓,只會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

所有的謙讓都應該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不然就只是作秀,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可能出現壓抑、自卑、與家人關係疏遠等狀況。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四、這是哥哥/姐姐的玩具,你玩自己的去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難免會爭搶玩具,如果這時家長為了避免他們再搶玩具,就讓孩子自己去玩自己的,會打擊他玩耍的積極性,覺得家長偏心,這樣可能會使得孩子變得自閉不再想和其他人一起玩。家長應該教孩子們學會分享,而不是讓大家劃清界限各玩各的。分享也不能光用嘴說,家長可以用一些關於分享的故事,讓孩子理解分享的好處,如何與他人分享。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五、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善解人意,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如果孩子天生就很懂事了那就不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教育了,所以家長不要老是把孩子不懂事的話放在嘴邊,這種嫌棄的語氣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變得沒有信心。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六、你閉嘴,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

有的家長很霸道,說什麼就讓孩子做什麼,不允許有一點反抗或者意見。這種說一不二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會麻木地聽從別人的命令,長大後沒有自己的主見,影響未來的發展。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七、你就跟你爸/媽一樣,沒出息

有的家長在情感有一點問題,彼此看不慣,教育孩子時就經常說,你這個樣子都是跟你爸/媽學的將來肯定沒有出息。很多孩子都對自己的家長有崇拜之情,這樣的話語不僅對孩子沒有好處,還會破壞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很多父母盲目著推崇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在錯誤的教育方法上越走越遠,成為“無證上崗的爸媽”。建議所有父母要讀一些育兒書籍,用正確的方法養育自家的寶貝!

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時有7個“禁語”,家長再生氣也不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