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uawei Card vs 蘋果Apple Card

移動支付網 作者 佘雲峰:由於疫情的影響,眾多互聯網公司的新品發佈會都改成了線上模式。4月8日,在2020華為春季新品發佈會上,伴隨著Huawei P40系列國內版正式發佈的還有一款備受金融領域關注的產品——Huawei Card。

華為Huawei Card vs 蘋果Apple Card

2019年3月,蘋果聯合高盛推出的Apple Card吸引力一大批人的眼球,但也因暫時未進入國內市場而與消費者無緣。此次華為順勢推出Huawei Card可以說滿足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畢竟這兩個東西“太像了”!

Huawei Card,本土化的“Apple Card”

Apple Card當時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國內市場的強烈呼聲,消費者們紛紛表示要辦這麼一張“無卡號”的卡來彰顯逼格。既然蘋果沒法一下子打通國內市場,那麼國內手機廠商的機會自然而然就來了,Huawei Card應運而生!

那麼說到“相似”,兩者到底像在哪裡呢?

華為Huawei Card vs 蘋果Apple Card

從對比可以看出,除了合作銀行、清算機構與具體的返現優惠政策之外,Huawei Card基本上借鑑了Apple Card所有的優勢,比如在線秒申請與秒批,極簡的卡片設計等。

儘管如此,Huawei Card最大的特點當然是其針對國內市場,打通金融上下游體系的充分本土化。

一方面,Huawei Card與中國銀聯合作,是採用銀聯標準的銀行卡,國內外使用市場廣闊;另一方面,Huawei Card是與合作銀行推出的信用卡,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張聯名卡,這不同於Apple Card所標榜的“一種由蘋果而非銀行開發的新型信用卡”,無論是授信額度還是審批都會由合作銀行來完成,華為仍然是堅持一貫的“平臺”角色。

華為Huawei Card vs 蘋果Apple Card

另外,目前在Huawei Card合作銀行方面仍然是未知數,但通過華為“錢包”原有的“申請信用卡”渠道可以看到目前華為合作引流的銀行包括,浦發、中信、興業、廣發、招商、平安等,Huawei Card的合作銀行會在這些中誕生還是另有其主就不得而知了。

關於卡片材質和有無磁條方面,也需要等正式開放申請之後才能得知,目前國內的銀行卡已開始發行沒有磁條的單芯片卡,Huawei Card是否會採用如此“前衛”的形態呢?

隨著Huawei Card的推出,華為在錢包方面的佈局越來越廣泛,幾乎都是圍繞著Huawei Pay來進行延伸,包括銀行卡、交通卡、eID、車鑰匙、零錢卡、卡碼合一等等,加上原有的信貸合作引流渠道,華為慢慢地在把整個錢包體系貼上自己的標籤,從而建立生態培養用戶粘性。

“虛擬信用卡”是大勢所趨

前不久,移動支付網剛剛分析了目前互金企業藉助Ⅱ類戶延伸的“虛擬信用卡”產品(詳情見: ),因此實際上不僅僅是銀行亦或是手機廠商,互聯網金融機構也在發力“虛擬信用卡”這塊市場。

據移動支付網瞭解,多家香港虛擬銀行的消息透露,未來將會聯合萬事達卡推出無號碼銀行卡以及虛擬信用卡業務。

“虛擬信用卡”顯然是大勢所趨,原因在於:

一方面,無卡化帶來的便利安全的支付體驗。可以看出無論是銀行還是互金企業推出的“虛擬信用”產品,首先都是以互聯網形式進行申請和使用,基本可以實現獨立於實體卡而存在,當然如果用戶有實體卡的需求也可以在後期申領補寄。這極大地節約了用戶的時間,同時也更加便捷安全。

另一方面,數字實體的多樣化便於用戶選擇,同時也利於運營企業建立品牌效應。為何在已經有Huawei Pay以及申請信用卡渠道的基礎上,華為仍要推出Huawei Card?因為品牌化運營是建立用戶粘性的最重要因素,華為擁有廣闊的粉絲群體,而銀行則需要流量和客戶資源,兩者的合作順其自然。這也是銀行們與諸多企業合作發行聯名卡的的原因。

結語

相比華為,蘋果顯然更想在金融領域有所建樹,因此在Apple Pay的基礎上推出了Apple Cash的賬戶體系,但也正是如此Apple Card想進入國內市場需要相應妥協。

但這也並不表示,Apple Card未來不會在國內市場推出,畢竟此前就有傳言包括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將會為Apple Card的本地化進行開發,在小編看來Apple Card進入國內也是遲早的事。

雖然在Apple Card之後Huawei Card來得有點晚,但好歹給國內用戶提供了一個選擇。那麼問題來了,未來是不是可能出現用著蘋果手機綁定Huawei Card,亦或是拿著華為手機綁Apple Card的用戶呢?想想還有點意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