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暴君作惡多端,卻比漢獻帝還幸運,受兩代帝王禮遇,還被封為王

很多人以為,漢獻帝是古代最幸運的亡國之君。

曹丕代漢後,非但沒有迫害漢獻帝,以除後患,反而對漢獻帝無比尊崇,保證了他後半生體面而尊貴的生活。漢獻帝退位後,曹丕“奉”劉協為山陽公,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還可以皇帝的排場祭祀天地。

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

相比那些亡國後,被開國皇帝迫害致死的亡國之君,劉協的結局,簡直好到天上。

此暴君作惡多端,卻比漢獻帝還幸運,受兩代帝王禮遇,還被封為王

與劉協同樣幸運的,還有曹魏亡國之君曹奐。曹奐禪位晉武帝司馬炎後,同樣受到了極大的尊崇,被封為陳留王,宮鄴城,可使用天子旌旗,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可以說,曹奐禪位後的待遇,還略高於漢獻帝。

但是,漢獻帝也好,陳留王曹奐也罷,他們的結局雖然足夠幸運,卻不是古代最幸運的亡國之君。在我看來,南漢的亡國之君劉鋹,才是最幸運的亡國之君。

南漢是五代時期,建立於廣州的割據政權。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宋太祖趙匡胤令名將潘美率軍南下,征討南漢。次年,潘美兵鋒直逼南漢都城,末帝劉鋹慌忙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入海,但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滅亡。

宋太祖完全可以處死劉鋹,因為殺劉鋹並不需要揹負罵名,劉鋹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暴君,南漢群臣對他切齒已久。

公元958年,南漢中宗劉晟去世,作為其長子的劉鋹即位。據史料記載,劉鋹體態豐滿,眉清目秀,有巧思,亦能言善辯,但偏偏不會治國。甫一即位,他便把政事都委任給宦官龔澄樞、陳延壽以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還把宮女任命為參政官員,自己則沉迷享受,不問朝政。

此暴君作惡多端,卻比漢獻帝還幸運,受兩代帝王禮遇,還被封為王

後來,劉鋹愛上一名波斯女子,便整天與她淫戲于于後宮,叫她“媚豬”,而自稱“蕭閒大夫”,更加不理政事。同時,他又寵幸一位名叫樊鬍子的女巫,對她言聽計從,信任超過龔澄樞等宦官,以至於朝政日益紊亂,民怨沸騰。

在劉鋹統治下的南漢朝廷,當家做主的有女巫,有宦官,也有後妃和宮女,但唯獨沒有大臣。這是因為,劉鋹認為群臣有家室,會顧及子孫不肯盡忠,所以不信任群臣,更不重用群臣,南漢的大臣根本沒有地位和話語權。

不過,南漢大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被劉鋹重用,只要他們“敢於犧牲”。劉鋹制定了一項荒唐至極且慘無人道的政策,大臣若想任用,必先自宮。

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

因為劉鋹不信任群臣,所以群臣必先變成宦官,才可以得到劉鋹的任用。雖然條件苛刻,但還是有大量的官員,或貪婪名利自宮,或被閹,以得到劉鋹的任用,導致區區南漢政權,宦官竟多達2萬餘人。

而那些沒有自宮的大臣,非但不可能被劉鋹任用,還有生命之虞。

此暴君作惡多端,卻比漢獻帝還幸運,受兩代帝王禮遇,還被封為王

劉鋹喜歡飲酒作樂,也不時邀請大臣宴飲。皇帝請客,這本是好事,可對南漢大臣而言,每一次參加宴飲,都像闖一次鬼門關。因為劉鋹常在宴會上準備毒酒,看誰不順眼,便用毒酒將其鴆殺,許多大臣都冤死在他的毒酒之下。

由於作惡過多,劉鋹降宋後,宋太祖賜酒,劉鋹下意識地以己度人,號啕大哭。劉鋹想到自己曾置酒毒殺大臣,便以為宋太祖也會用毒酒殺他。趙匡胤看穿劉鋹的心思後,不禁大笑,取過劉鋹的酒,一飲而盡。

劉鋹可以說是一位集昏庸、荒唐、殘暴於一體的帝王,而且他的每一種惡劣品質都足夠“出眾”,無論在“那類壞皇帝排行榜”上,估計他都可以“名列前茅”。這樣的帝王,無疑是國之蟊賊,殺他簡直就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可趙匡胤終究沒有殺他。非但沒有殺他,反而對他十分寬厚。劉鋹投降後,將禍國殃民的責任全部推給宦官龔澄樞,趙匡胤於是將龔澄樞斬首,卻任命劉鋹為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恩赦侯。南唐滅亡後,趙匡胤又提拔他為左監門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甚見親待。

那麼,趙匡胤為何不殺劉鋹呢?

劉鋹降宋後,有一次,為了討好趙匡胤,獻上用珠子將馬鞍結成的戲龍。趙匡胤看到這件禮物後,大為感慨:“劉鋹如果能將這項技藝用在治國上,怎麼會滅亡!”

在趙匡胤看來,劉鋹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昏君,一個一無是處的政治低能兒,一個臭名昭著民心盡失的暴君,這樣的人,即使給他復國的機會,也無所作為。加上趙匡胤為人本就比較寬厚,所以,他決定善待劉鋹,以示寬大。

此暴君作惡多端,卻比漢獻帝還幸運,受兩代帝王禮遇,還被封為王

我們有理由相信,劉鋹在降宋後,所作所為是很“本分”的,至少在皇帝看來很老實。因此,宋太宗即位後,又將劉鋹晉升為衛國公。

就這樣,劉鋹受到兩代帝王的禮遇,過著優渥的生活,竟得以善終。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劉鋹去世。去世後,劉鋹還被贈授太師,追封為南越王。

作為亡國之君的劉鋹,不可謂不幸運。之所以說劉鋹比漢獻帝、陳留王更幸運,漢獻帝和陳留王都是被“篡位”,不曾有罪於天下,他們的遭遇得到人們的同情,加上魏晉時期並無迫害亡國之君的惡性慣例,所以被善待也是理所當然;而劉鋹作惡多端,血債累累,早就該一死以謝天下,卻得以善終,死後享盡哀榮,這豈不是比漢獻帝、陳留王更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