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有核輻射,氫彈由原子彈引爆,為啥氫彈爆炸後就沒核輻射?

用戶111538405067


氫彈的核材料只能在四千萬以上的高溫和極大的碰撞下才能爆炸,因此要讓氫彈爆炸就必須用一顆小型的原子彈當引信來起爆氫彈。和原子彈比,氫彈的殺傷力除了衝擊波,光輻射要更強,高溫是氫彈的主要殺傷手段,還有就是各種放射性殺傷,所以氫彈是由輻射的。目前來說,氫彈的種類主要就是三相彈。所謂三相彈從結構上來說就是在氫彈的外殼上包裹一層鈾238元素。從爆炸方式來說就是,裂變—>聚變—>裂變,三相彈就是氫鈾彈,它在所有的核彈中,核輻射汙染最嚴重,典型的髒彈。(下面是氫彈)



氫彈的輻射有兩個意思,一是核輻射,二是核輻射汙染,現在的氫彈都不是乾淨的,都離不開原子彈引爆,為了追求威力都採用三相彈,氫彈雖然是核聚變,但其核裂變佔到了50%以上,由於氫彈的威力大,這種核輻射遠大於原子彈。氫彈爆炸時的高溫達到了100億度以上,所產生的光輻射更是大於原子彈很多。氫彈的輻射距離也必原子彈更遠,能夠波及4000公里以上,所以說氫彈沒有輻射是不對的。


正像答題問的那樣,氫彈是由原子彈引爆的,這也是氫彈的一個重要的輻射汙染源,而且這個輻射汙染源被氫彈的爆炸放大了數倍。我們都知道原子彈爆炸時並不能完全把所有的核裝藥都用來作功,只是一少一半左右的利用率,美國扔日本的那顆原子彈只有2%的核裝藥參與到了核裂變反應。但原子彈引爆氫彈時會讓這些偷懶的鈾原料被放射出去,這樣就增大的輻射汙染強度,所以氫彈的汙染並不比原子彈弱。

1;原子彈、氫彈、氫鈾彈(三相彈)、中子彈的爆炸威力從強到弱的排序依次為:氫鈾彈(三相彈)—>氫彈—>原子彈—>中子彈;氫鈾彈的爆炸威力是最強的;2;從四種核彈的輻射強度來排序依次為:中子彈(最強)—>氫鈾彈(三相彈)—>氫彈—>原子彈;3;從四種核彈的核汙染的情況排序依次為:氫鈾彈(三相彈)—>氫彈—>原子彈—>中子彈。可以看出氫彈是高於原子彈的輻射汙染的。

真正的脫離原子彈的氫彈還沒有,主要還是目前解決不了氫彈所需要的高溫引爆條件,只能拿原子彈做引信來起爆氫彈。另外就是核原料並不都參與到裂變或是聚變反應中去,只有30%左右用來爆炸了,也就有了輻射源。



兔哥哨位


現在的氫彈也是有輻射的,這點是不容置疑的,只不過相對於氫彈巨大的當量來說,核汙染顯得要少一點。我們從現有的氫彈爆炸原理就能夠窺得一二。


氫彈爆炸的原理是核聚變,這是有別於原子彈核裂變的另一種核反應,將較輕的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形成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就叫核聚變。但大家可能也聽說過,核聚變也有另一個稱呼,就是"熱核反應"。熱核反應,顧名思義,需要巨大的熱量或者說能量的輸入才可以反應。需要多大的能量呢?這麼說吧,需要原子彈來引燃。

正因為如此,世界上所有擁有原子彈和氫彈的國家都是先造出了原子彈再造出了氫彈,因為沒有原子彈,氫彈就無法被點燃,更不用說爆炸了。而原子彈的重核裂變反應會有輻射,相信大家都瞭解。



因此,原子彈有核輻射,氫彈由原子彈引爆,自然也是有核輻射的。只不過氫彈一般當量較大,所以相比較巨大的威力來說,汙染顯得少了,但並不是沒有。

歡迎關注"張家小智兒"看更多科學知識的交流溝通。


張家小智兒


這個顯然是錯誤的理解,氫彈爆炸一樣會產生強烈的核輻射和和沾染,而且因為爆炸當量更大,它的輻射較原子彈會更強。

以現在最多的氫彈“三相彈”來說,為了強化反應循環,它在外面又增加了一層鈾殼,所以在爆炸之後,它會形成更髒的放射性沾染,比原子彈髒得多。

我們常說的“核輻射”其實應該分開理解,所有的核武器在發生鏈式反應的時候,都會在產生強烈的輻射。這是種自然的物理現象,核爆炸放出的最具殺傷的輻射以高速運動的中子射流和伽馬射線為主。人員遭受到這些高速粒子,會被迅速的破壞機能並殺死,所以這些也被稱為“貫穿輻射”。

現代有些國家制造所謂“清潔”的中子彈,實際就是通過特殊的構型,造成爆炸後大量放出高能粒子射流的方式貫穿和殺傷敵人。它們可以最低限度的保存物品完好和環境清潔,只對生物造成極大的滅殺效應。

核爆後的階段,稱為“放射性沾染”,與高速粒子流不同,它們的輻射源於未成功利用的核材料、高速粒子帶來的電離輻射、裂變中形成的不穩定同位素等等。

“放射性同位素”,是核沾染最大的肇事者,這些原子核不穩定的同位素會隨著核爆炸沾染得到處都是,甚至進入大氣環流和土壤,持續的製造核輻射。目前切爾諾貝利的事故核輻射與馬紹爾群島美軍原子試驗場的核輻射都屬於這類,其中的碘131、銫137、鍶90等最為常見。碘131的半衰期僅9天,而銫137則要30年。

在原理上氫彈與原子彈沒有太大區別,原子彈採用猛炸藥誘發鈾或鈈的鏈式反應,氫彈則採用原子彈做內核,引發氘氚等氫同位素的反應,從來只有規模和當量大小區別,沒有什麼誰比誰更乾淨的解釋。

二戰前後,美國人引爆的原子彈只有2萬噸級上下,與後來動輒幾百萬噸、上千萬噸的熱核武器顯然不能同等比較。輻射殺傷也向來都是核武器最重要的殺傷指標之一,氫彈試驗形成的汙染比原子彈更大。

現代新型的熱核武器一般使用固體氘化鋰-6作為核聚變材料,其原理說起來很簡單,想辦法讓氘化鋰“燒”起來和持續的“燒”下去,這種方式可以通過物理構型來完成,也可以採用更笨的“添加熱核材料”的方式完成,二者相輔相成。但核材料不是煤,鏈式反應持續的時間和溫度、壓力的存續都是密不可分,實際上大量的核材料要麼被瞬間的衝擊波給炸飛,要麼就乾脆沒法參與瞬間的反應。

理論上人類可以造出威力無限大的氫彈,但熱核材料的使用效率也一直是問題,目前人類還在使用激光技術等方式繼續攻關,這也是小型化核彈的發展方向。只要一天不解決核彈的爆炸效率問題,核沾染問題就永遠存在。

很顯然,氫彈這項技術,可能在被淘汰前都會有核輻射,輻射量比原子彈大得多。


王司徒軍武百科


大家知不知道原子彈爆炸過後為什麼會有核輻射?這些核輻射又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這些核輻射主要是從裂變反應的產物中來的,用來造原子彈的核原料有兩種,分別是鈾-235和鈈-239,它們都是

重原子核,在高能中子的轟擊下會分裂產生相對原子質量較重的原子核,這些核素其實種類很多,質量數大概分佈在72~160之間,而這些核素中就包括一些放射性很強的元素,比如銫-137,可以釋放出γ射線;鍶-90,可以釋放出β射線等,所以,這些帶有強放射性的裂變產物如果附著在煙塵上形成放射性沉降,就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而且銫-137的半衰期長達30年,鍶-90的半衰期也有28.5年,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時說:原子彈爆炸之後輻射影響會有長達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原因!

▲重核裂變反應

然後我們再回到題目,既然題主自己都提到了氫彈要由原子彈來引爆,怎麼還說氫彈爆炸之後沒有核輻射呢?用了原子彈,就說明肯定發生了裂變反應,那麼裂變產物也就肯定避免不了,核爆過後的輻射殘留就肯定會有,所以,在這裡就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題主:氫彈爆炸後同樣會有輻射。因為憑藉目前的核武器技術,我們還造不出“乾淨、沒有輻射的氫彈”,或者可以這樣說:現階段只要是核武器,爆炸之後就肯定是有核輻射的,我們平時所說的“乾淨的氫彈”目前還僅僅處於理論之中,為什麼這麼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氫彈爆炸原理。

▲輕核聚變反應

首先,所謂的“乾淨的氫彈”其實指的是“純聚變核武器”,也就是爆炸的時候只發生熱核聚變,期間不包括裂變反應。那麼產生核聚變的條件又是什麼呢?就是極高的溫度,理論上只要環境的溫度足夠高(溫度越高,粒子運動就越劇烈),那麼任何相對原子質量小於鐵的原子之間都可以發生聚變反應。比如目前用來造氫彈的熱核材料氘和氚,想要使這兩種物質發生核聚變,就需要上億度的高溫。當然,溫度沒有那麼高,也是可以產生核聚變的,不過需要加上另一個條件,那就是:極大的壓力。只要壓力足夠大,那麼溫度能達到千萬攝氏度以上,就能引發氘氚之間的熱核反應了,具體的例子我們可以參考太陽。

▲時時刻刻內部都在發生聚變反應的太陽

太陽中心內部溫度大概只有1500萬攝氏度,但是卻能無時不刻不在發生著熱核聚變,這是因為太陽是一顆恆星,其質量非常大,所以其內部的壓力也不是地球上的我們能夠想象的,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即使溫度只有1500萬攝氏度,也足夠達到使輕原子核之間發核聚變的條件了。所以,想要造氫彈,原理無非就是實現氘氚之間的核聚變反應罷了,而想要以“常規手段”創造一個能夠讓氘氚發生核聚變的條件,並且能使其武器化,憑藉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營造一個高溫環境可以實現,難的是營造一個恆星內部那種級別的高壓環境,比如我們目前用來探索可控核聚變的“託卡馬克裝置”,其原理也僅僅是給核材料營造一個高溫環境罷了,更何況這玩意本身都還處於起步階段,離能夠成熟應用還有十萬八千里,就更不用說哪來給氫彈點火了!

因此,憑藉我們目前的技術,使用常規手段根本就做不到跟氫彈“點火”,想要營造一個極高溫、及高壓的環境,使核材料氘和氚之間發生聚變反應,就必須藉助非常規手段來實現,也就是拿原子彈當“扳機”,因為原子彈爆炸瞬間的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完全可以使氘氚之間發生熱核聚變,所以,目前的氫彈是必須要用原子彈引爆,純聚變氫彈我們還造不出來,而既然用了原子彈,就不可能避免產生核輻射!


哨兵ZH


哪個人說的氫彈爆炸沒有輻射?

首先氫彈在理論上是爆炸後不產生輻射的,只不過在粒子聚合的時候會釋放輻射,但是反應完成之後是沒有輻射沾染的。

首先我們來說說核裂變,目前的核彈都是由鈾235或者鈈239分裂產生的能量,而鈾235或者鈈239經過列表之後的產物是帶有輻射的,核裂變反應之後產生的一些輻射物都不會持續太久的輻射。

核裂變的持久的輻射源來自不完全反應的核材料,也就是說在核彈爆炸的時候它並不是每一個鈾235原子都發生了裂變,有的會被爆炸產生的能量擊飛到四周,所以不完全反應的核材料才是持久核輻射最大的汙染源,因為它的純度足夠高。

而氫彈目前的引爆方式是採用原子彈,所以以目前的氫彈製造技術說氫彈爆炸後沒有輻射是錯的,因為理論上乾淨的氫彈可以通過類似於人造太陽的方式點火,或者利用超高含能材料製造的全氮類物質,這種物資理論上的威力可以達到TNT的100倍,所以如果用這類新式炸藥來引爆氫彈那麼氫彈在爆炸之後將完全沒有輻射。

氫彈的聚變完成後它的產物是不具備放射性的,所以以目前的技術說氫彈爆炸後沒有輻射完全是扯淡。



李曉偉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核反應的兩種方式。一種是核裂變,一種是核裂變。

一,所謂核裂變,顧名思義就是由較重的原子分裂成兩個或幾個較輕原子的過程,同時它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能量非常巨大。比如一公斤的鈾238通過核裂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2000噸標準煤燃燒產生的能量。目前的原子彈與核電站所使用的都是核裂變反應,不同的是原子彈是簡單粗暴無控的核裂變反應;而核電站則是採用可控核裂變,把核反應產生的高熱一點點釋放出來發電,為人類所用。

但是核裂變反應會產生微觀的粒子流,它用眼睛看不到卻能用儀器測到,這就是核幅射。核幅射會對人體和動物造成極大的危害,最重要的是核裂變產生的核廢料會貽害萬年。在核電站,不僅要對人員進行重重防護,而且產生的核廢料處理要花費巨大的代價。

二,所謂核聚變,就是由兩個較輕的原子聚合成一個較重原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釋放的能量更加巨大,一般是同量核裂變反應的成百上千倍。核聚變反應因為所使用的核燃料的不同,產生的核幅射也不同。

第一種:使用氫的同位素氘與氚作為核聚變原料,它會產生一些核幅射-中子流,雖然對人體有危害,但是總量相比核裂變就小得太多了;

第二種:使用氘與氦3作為核聚變原料,它幾乎不會產生核幅射-中子流,產生的一些微量核幅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種:使用氦3與氦3作為核聚變原料,它完全不會產生中子流,也就是沒有核幅射。氦3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核聚變原料,雖然地球不併不多,但是月球上卻儲量豐富,只要能開採回來,那麼可以為地球上全人類提供一萬年也用不完的能量。

其次,我們來分析原子彈與氫彈的核幅射的不同。既然原子彈是核裂變武器,氫彈是核聚變武器,那麼顯然,原子彈有巨大核幅射、氫彈則沒有或是很少核幅射。

說氫彈有沒有核幅射,其實還是要分幾個不同情況看的:

1.目前世界上主流氫彈,都是利用小型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來引爆的,所以這樣的氫彈爆炸,肯定會殘留之前原子彈引爆所產生的核幅射,是不會真正乾淨的!即便採用氦3與氦3核聚變,不會產生核幅射,也有之前原子彈引爆所造成的那部分核幅射。

2.氫彈爆炸產生的核幅射,只是很少,但是不同核燃料的使用,造成的核幅射量也不同,只是佔比的多少。比如採用氘與氚的聚變反應,造成的核幅射肯定會多一些。

3.據說現在的一些核大國,都在研究不採用原子彈引爆的方式,而是研究用電激光或是更高能的清潔方式引爆,那麼這樣的氫彈,才是真正清潔、無核幅射的氫彈。

最後囉嗦一句:即使將來的最新式氫彈沒有一丁點核幅射,也最好沒有爆炸機會,因為氫彈它本身的爆炸威力太驚人了,可以把一座城市瞬間抹去,太可怕了!


開新視界8195


首先氫彈爆炸後是有核輻射的,這是由它的爆炸原理所決定的。原子彈原理是公開的,即簡單說:就是鈾235或鈈239的裂變反應釋放能量,有材料和初級工業加工技術就能造出來。而氫彈的原理是公開的(原子彈做初級,裂變-聚變-裂變)實現的關鍵技術就是保密了。公開的氫彈架構及有兩種:外國的T-U架構和我們的于敏架構(很自豪啊)。由於都有裂變反應,而聚變反應也是不完全反應(太陽和研製中的聚變反應堆是完全反應)。所以自然會有爆後的放射性物質殘留物輻射和能量釋放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在核爆中,產生殺傷力的三種途徑: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主要是衝擊波的破壞力最大。而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核輻射,就是核彈地爆後(空爆汙染要小),所造成的核汙染問題。大概就是這麼回事,細說太複雜了。最後但願不要核戰,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





不說真話說實話


首先我先告訴提問著一個知識,氫彈爆炸後會有輻射的!因為不論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會有核反應,只要有核反應就會有輻射,氫彈本身沒有輻射,但它需要原子彈引爆,那麼首先核反應就會有核輻射,而且氫彈中包含了很多種反應,這些中子轟擊各種原子核,也會產生多種次生核反應,因此氫彈爆炸是有核輻射的!


陪你狂浪


有核輻射的,不是沒有。


無常165026468


氫彈用原子彈引爆肯定存在核汙染,哪天氫彈用高能激光引爆就不存在核汙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