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肉沫做的“夹沙”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在回族同胞中一直就有"千里赶主麻,万里撵开斋"的说法,足以看出极为隆重。

粉条肉沫做的“夹沙”

在我的老家,过开斋节时,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的去清真寺会礼。节日的清真寺焕然一新,悬挂着"庆祝开斋节"的巨副彩旗。家家户户都炸油香、酥肉、丸子、甜角、咸角、夹沙等。粉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咸角、丸子、夹沙都离不开它。

粉条肉沫做的“夹沙”

节日里,处处弥漫着油的芳香,空气氤氲在油香中,似乎快要被凝固了。吃着各种美食,再来一碗酥肉烩粉条,舌尖立马就怂了。丸子,菜角大家都知道,而鲜为人知的就是夹沙了。依稀记得简单的制作过程:粉条下锅,八成熟时捞出剁末,与剁好的羊肉末、葱姜末一起加入各色调料。再用少量淀粉或面粉撒在粉条上,薄薄的一层即可。把加入鸡蛋和好的面做成烙馍,拿菜铲将肉馅摊在一个烙馍上,另一个烙馍盖上去,用刀切成间隔均匀的平行四边形(长度大概四五公分左右),用调好的淀粉糊将边封住,避免馅料漏出。开始油炸,油温的控制才是关键,一般八成热就行。当夹沙变黄捞出即可,如果想要焦脆的口感,那就要入锅定型后捞出,然后再入锅二次炸制,趁热吃便会焦香酥脆。可以同酥肉粉条一起烩菜,也可单独做成浇汁儿夹沙 ,那种滋味简直是无与伦比。

粉条肉沫做的“夹沙”

至于夹沙名称的由来,我不得而知。但是它的美味绝对能够统治你的味蕾,我想也可以荣登《舌尖上的中国》。夹沙,夹的粉条肉沫极其的普通,而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饮食文化,是国人对于传统粉条的又一次延伸。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小小的夹沙,往往勾起大大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