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破碎之後何去何從?

初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只對書中拉斯科利尼科夫對人分類的理論有點印象,其中大段大段的自言自語自我思索都略過了。幾年過去了,再讀的感覺不一樣了,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沒有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也許,這些世界名著就是一面面鏡子,其中藏著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


《罪與罰》講述的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件,貧困潦倒的大學生拉斯科利尼科夫殺死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和她妹妹莉扎薇塔,經過一系列事件最終自首,流放西伯利亞。

又由於各色人物的出場,主人公情緒跌宕起伏,讓這本著作可讀性變得極強。本書包含了很多方面,我也枉談去分析了,就談一談一些感想。

信仰破碎之後何去何從?


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個貧窮潦倒的大學生,母親和妹妹省吃儉用,寄希望於他畢業之後有個好前程。他很聰明,自尊,但同時他對自己滿心憂慮,靠著以後的教職,拿著微薄的薪水,生活又有什麼希望?他的意識中,自己應該有更多的權利,更光明的未來。其實,對於他這種狀態,他的朋友拉祖米興有一段非常直白的看法:“你們這些人是隻會空談的吹牛的傢伙,只要遇上一丁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像下蛋的母雞一樣的嘮嘮叨叨嘀咕個沒完,就連嘀咕起來也是剽竊別人的詞句,在你們身上看不到一丁點獨立生活的影子。”

這裡可以看出他有些理想主義,這種理想主義從他的人類分類觀點可以一看究竟:人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平凡的人,遵守規則,安分生活;一種是不平凡的人,他們能為了自己的思想或是更美好的未來得以實現而去破壞規則,有權利去越過良心這道障礙。


信仰破碎之後何去何從?


犯罪對社會制度不滿的反抗,當時俄國社會的充滿各種不平等現象,他認為老太婆是個蝨子,可以去掉她造福別人才動起了腦筋。換句話說,他認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可以越過良心的界線,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有權利去犯罪。這種理論支撐著他,成為他的信仰。而在後來的自言自語中,他坦承自己只是去試一試,試著證實自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結果,在殺了人之後,他陷入良心的譴責中,陷入巨大的痛苦和絕望中。這讓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一種不平凡的人,而只是一個平凡的卑微的人。他並不能如同拿破崙一樣,越過那條線。正如他質問他自己:“如果你有明確和堅定不移的目的,那麼為什麼直到現在你連看都沒有看過那個錢袋,也不知道你自己弄了多少錢,不知道你為了什麼忍受這些痛苦,為了什麼有意識地去幹這樣卑鄙醜惡和下流的事情?你想立即把錢袋連同那些東西一起丟到水裡,而你看也沒看那些是什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把對自己的信仰推翻了。


信仰破碎之後何去何從?


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抱有這樣或那樣的夢想理念,這是無可厚非的,是這樣年輕的熱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向著人類繁榮大步邁進。而在此同時,社會也如書中說,並不是完美公平的,一旦把信念付諸行動,那些美好的理想碰到殘酷的現實,衝擊著原先幻想的理念,我們是繼續堅持著還是墮落呢?一旦信念破滅之後,我們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

拉斯科利尼科夫在監獄裡面還時常做著一些怪夢,所有人堅信自己的信念,認為只有自己掌握了真理,結果沒有人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人們互相殘殺,全世界都瘋了。而那些能得救的人,那些心靈純潔、才智超群的人,沒有人看見他們。也許,索尼婭就是這樣的人,他才會被她吸引,在生活變得無意義,信念崩塌之後,讓她的愛填補進來,進而獲得了新生。

是的,原先的信念破滅之後,我們到底應該何去何從,沒有準確答案,陀大師認為是愛,是宗教。

在我看來,拉斯科利尼科夫最後獲得救贖,是他妥協了,他接受了,他踏在了地上。也許這就是我們平凡人的路程吧。像王小波說的,生活就是一個慢慢受錘的過程。不論是愛還是宗教,不管是墮落還抗爭,不管是放棄調和自我了斷還是安分守己,都是人生。


信仰破碎之後何去何從?


也許在現實生活當中,把理想與現實儘量靠近,減少過於理想化的慾望,腳踏實地,務實一些,我們可能少一點絕望跟憤怒,少一點痛苦跟擔憂。接受加在自己身上的命運,也許我們都已經處在宿命中,接受現狀,盡力做能做的,才會達到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