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看生活,淡看歲月,走近大師散文

最早接觸散文,是從課本上。印象裡,有魯迅的《朝花夕拾》,有朱自清的《背影》等等。從此,便愛上了散文。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每一個人寫的散文,都各有各自的美。這本《歲月的平仄》,就收集諸多名人的散文作品,可以一次欣賞不同寫作方式的散文,體會散文之美。

靜看生活,淡看歲月,走近大師散文|《歲月的平仄》

本書採用硬封面,手感特別好。翻開書,入目的是齊白石老師的畫作,講真,看國畫這麼久了,還是喜歡齊白石老師畫的。哈哈,欣賞美也是一種享受。

《歲月的平仄》共分六章,分別選取了汪曾祺,梁實秋,老舍,林徽因,鄭振鐸,朱光潛,周作人等人的作品。


靜看生活,淡看歲月,走近大師散文|《歲月的平仄》

這些文章裡,有關於四季的。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郁達夫從杭州到青島,再到北平,就是想去嘗秋。有周作人《北平的春天》: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了,雖然我還不大覺得。正是對應了,不同的人,眼中不同的季節。而恰恰,這二個人寫的都是北平。

而朱自清的《春綠》: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筆下的春,是大自然界裡的各種變化,草,樹,花,雨,鳥等等。蕭紅的《春意掛上了樹梢》,則是:三月花還沒有開,人們嗅不到花香,只是馬路上融化了積雪的泥濘幹起來。蕭紅筆下的春,則是人們走出,來到商店,手風琴在唱歌,中央大街的各種音樂。它們對應的則是,不同人眼中相同的季節,都各有不同滋味。


靜看生活,淡看歲月,走近大師散文|《歲月的平仄》

這些文章裡,有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色。如有廬隱的《秋光中的西湖》,也有梁實秋《紐約的舊書鋪》等等。世界各地的風景,集聚在小小的文章裡,匯成我們眼中的風景。我們通過他們的文章,去看大大的世界,忽然覺得那邊離我們也很近。

這些文章裡,有他們記憶中的人。如蕭紅筆下的《回憶魯迅先生》,也有陸小曼的《泰EI爾在我家》,更有朱自清的《我所見的葉聖陶》等等。

從眾多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美學家等等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散文體式千姿百態,它體現了一種感情,一種情景,情景交融的特質。小小的一本《歲月的平仄》聚集了華語名家的百年經典散文,人生一世,似曾相識,未曾相識,唯有文字,讓你們相親近。

靜看生活,淡看歲月,走近大師散文|《歲月的平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