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从大众碰撞门、丰田机油门、再到沃尔沃共振门,各种层出不穷的“门”,都活在车主的投诉里、媒体的报道里,厂家甚至都不愿公开承认。召回似乎拿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而从近期沃尔沃的做法来看,在召回和不召回之间,其实还有大片灰色地带,犯了错误的车企可以任意游走……

从2018年11月10日出现首例投诉开始,沃尔沃在售这一代XC60和S90就陷入了“共振”门之中。去年本邦曾专门关注过这个问题,详见《车身“共振门”,新车打7折,沃尔沃的麻烦越来越多》、《为解决车身共振,沃尔沃车主都做了什么?》。如今,时间已过去一年多,车主们普遍反映的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非常遗憾的是,笔者根据各大论坛和第三方投诉网站的反馈,以及亲自走访4S店了解的情况来看,问题依然如故。甚至,连最新的2020年款车型也都遭遇了同样的投诉。

老问题:断不了根的车身共振

3月份汽车投诉榜最大的看点,因“机油门”深陷泥潭的丰田自然是“当仁不让”,就连雷克萨斯ES都因此而难得进了回前十——好在它并不孤单,因为这份名单上,还有一款豪华品牌车型的名字,那就是沃尔沃XC60。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而让XC60重回前十的最大原因,便是老问题“车身共振”,3月份66例投诉中有61例都是因为它。

而且,笔者统计了下,从一年零五个月前首例投诉出现,至今年3月31日,XC60已累计有近600例涉及共振的投诉,S90则有150余例。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沃尔沃XC60车身共振投诉分布:2018款有39起,2019款有513起,2020款有73起。来源:《车质网》

这期间,厂家没有采取动作吗?有。一是升级所谓的2.0系统,二是更换后备箱胶垫,另外,今年1月份之后生产的2020款车型加装了排气管风门,厂家对外宣称是为了改善排放满足国六b——可沃尔沃去年8月12日上市的2020款XC60就已经满足国六b了,那时候的车并没有加装这个排气管风门……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红圈标出部分即为“打补丁”式的新措施:排气管风门。

尽管加装“排气管风门”对外声称是“改进排放”,但厂家在今年1月份之后生产的2020款车型上,加装了“排气管风门”之后,用户手册上却写明的是“能降低驾驶舱内的嗡嗡声”。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用户手册对排气管风门的作用做了说明

可见,沃尔沃对于车身共振和异响的问题其实早已心知肚明,只是目前采取的策略是“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希望通过不断局部改进,悄无声息将这个问题尽快解决。

只是,多管齐下之后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此次清明节期间,笔者走访了本地两家沃尔沃4S店,销售顾问面对笔者提出的疑问,称之前确实有用户反馈过相关问题,但如今的2020款车型已经完善了相关细节,不会再出现低频共振。

遗憾的是,在第三方投诉网站上,如今不光是2018款、2019款车型的车主在投诉,就连不少买了2020款车型的车主也已加入到投诉队伍中(如下图)。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3月份投诉明细中,出现了2020款XC60的车主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投诉车主也明确提到,2020款依然出现了低频共振

如果按照厂家新版用户手册的说法,安装了排气管风门之后,从今年1月以后生产的车,还会不会有低频共振?这个只能交由车主们来回答了。换句话说,“小白鼠”还要继续当下去。

为何“车身共振”顽固难以解决?这里来简单科普一下。

从汽车构造的角度,涉及很多方面。因为车身、传动轴、轮毂、悬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部分总成与车身连接件等均有可能引发这种现象。正因如此,化解共振是车辆NVH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其难度和重要性也比噪音控制更为突出——正常情况下,一辆车的共振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是共振点不同,而且不同的人感受程度有差别。

但无论是因为哪个方面,最终结果都已经在设计阶段埋下了。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按照XC60和S90车主们反馈的情况来看,发生在该车上的共振,嫌疑部位是排气系统,而且非常不幸的出现在了热车后的怠速工况和低速行驶环节——跟一些车在时速上了120甚至150才会发生的车身共振不同,怠速、低速在日常生活中每次驾车都得面对,属于城市驾驶中非常高频出现的状态。

车辆发生低频共振,如果此时车内密封条件较好,就会形成一个“音箱”来进一步放大共振效果,变成明显的低频“嗡嗡”声。低频噪音可直达人的耳骨,使人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进而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此外,长期的低频震动和噪声,还会对人的内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但沃尔沃的烦恼显然还不止“共振门”这一桩,因为它如今又遇到了件更大的事儿。

新麻烦:全系车型因AEB召回

3月中旬,因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存在隐患,沃尔沃宣布在全球召回73.6万辆车。要知道,此次沃尔沃召回数量已经超过2019年的全球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为70.54万辆,其中,中国内地市场销量为15.46万辆。

在本次沃尔沃召回的73.6万辆车中,中国共需召回150929辆,十分接近去年全年的销量数据。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国内召回部分具体到车型来看,XC60是最多的,有6.26万辆;其次是S90,有4.16万辆;再次是XC40,接近1.98万辆;XC90紧随其后,有近1.83万辆;最新上市的S60,也有5千余辆;剩下部分是V系列进口车型,有3500多辆。

对于此次全球大召回,沃尔沃官方的说法是“AEB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和预期温度下无法自动制动”,这句话虽然比较笼统,但大致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说白了那就是主动刹车技术会失灵。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召回公告上,能看到召回原因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软件和硬件不兼容;二是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会被系统忽视;三是主动安全主控模块电路板温度在10~40摄氏度之间,AEB功能说不准会失灵。

如此大规模的全系车型全球召回,这在沃尔沃的历史上,还真是不多见。

在召回和不召回之间,有大片灰色地带

召回不是坏事,出了问题不召回才是怪事。一向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因为安全问题召回,还是体现出一个品牌的担当。这点无可置疑。

只是,把沃尔沃“大规模召回“和”共振门“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在召回和不召回之间,国内车企的操作,其实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

譬如说,近期大众的“碰撞门”、丰田的“机油门”、沃尔沃的“共振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肯定有问题,但不多的案例,似乎也达不到召回条件,个体的问题似乎难以上升到全局,厂家也不承认问题的存在,而这个问题很可能会一直困扰车主。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确定……

例如帕萨特碰撞时的A柱濒临断裂和气囊偏移,从设计上肯定是出了问题,但仅凭中保研的一家之言,要让厂家为此召回,显然不太可能。大众至今为止对此事未发一声,足可以看出其态度之傲慢。至于丰田的“机油门”和沃尔沃的“共振门“,也只是出现在部分车型上。其规模有多大、涉及哪些车型、怎么解决,恐怕厂家自己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其统一的对外口径也只能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使用。

但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作为车主,只有期待自己的人品爆发,不要“中奖“。

那么车主碰到这些问题,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很遗憾地说,除了让厂家打补丁,还真的没办法。赔偿什么的,就更不用想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向欧美学习,中国汽车业也尽快引入“集体诉讼制度”。所谓集体诉讼,其特点是“明示退出、默示加入”。套用到汽车行业,即起诉方不需要经过全体购车者委托,可以直接代表车主提起诉讼。如果受害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权利,官司胜诉就可以得到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针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群体性纠纷,专门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但因其设计有缺陷,基本上成了摆设。

关于汽车行业集体诉讼,做的最好的是美国,欧洲正迎头赶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从2015年开始爆发的大众“排放门”,让美国车主获得了近百亿美元的赔偿。而包括德国在内的全欧洲近900万受到影响的柴油车主,却因为德国法律不支持“集体诉讼制度”,拿不到一分钱赔偿。这件事狠狠刺痛了德国人。

2018年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推动下,德国修改了法律,允许消费者组织代表消费者进行集体诉讼。紧接着在2019年,仅德国就有大约45万名大众车主对大众提起了集体诉讼。BBC评论说,这场诉讼是里程碑,如果最终消费者获胜,将在欧洲引起连锁反应。而就在去年12月,大约10万名英国车主,也因为“排放门”向大众发起了集体诉讼(本邦曾在《大众被欧洲车主集体索赔的背后:一场“庶民的胜利”!》一文中,曾做过详细介绍)。

从沃尔沃召回与不召回,看车企游走的“灰色地带”

说到底,要约束企业的行为,除了强制召回,集体诉讼制也是一把利刃。召回解决不了或者覆盖不了的,交给集体诉讼。在“出口气”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就像欧洲大众车主那样),广大车主被发动起来,才能真正让车企为犯过的每一个错误付出代价,而不是偷偷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而且,汽车这种金额较大、标准规格统一的商品,十分适合推行集体诉讼制度。

最后说说

从沃尔沃到丰田再到大众,出了局部问题,程度没有上升到召回之前,选择“不公开承认”、将影响尽量消灭在懵懂状态,其实是国内车企常规操作。其病根正在于:在召回和不召回之间,缺乏惩罚机制,任由车企游走在灰色地带。

正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唯有期待,中国汽车市场也能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集体诉讼制“。否则,只活在车主的投诉里、媒体的报道里,召回也解决不了的各种“门”,还将层出不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