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逢年過節、聚會應酬,成年人的餐桌上,哪一次少的了酒?每次喝的滿臉通紅,明明很噁心想吐,不能喝了,但還是被對方一句“臉紅才能喝嘛,來,再來一杯”的這種話給懟回去,實際上,

喝酒臉紅是不能喝的表現!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酒桌文化,對於健康,真的應該取締

老規矩,在講為什麼不能喝之前,我們來講講酒精(乙醇)喝進去,在人體內會發生什麼。

乙醇攝入以後,在人體內進行代謝,90%-95%轉化為乙醛,再轉為乙酸;而5%-10%以原形從肺、腎、皮膚排出,解釋了“一身酒氣”的原因,呼出的氣體、皮膚出汗都能聞的出來酒味兒。

肝臟是酒精代謝的重要場所, 攝入體內的乙醇 90%以上在肝臟代謝,剩下的在腎臟、肌肉、腸道以及肺組織內進行氧化。也就是說攝入的酒精,絕大部分都在肝內代謝。說到這,是不是,想到了一個病,“酒精肝”,這裡暫時不提。

總而言之,乙醇在體內先代謝為乙醛,再轉變為乙酸。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乙醇的化學式

乙醇在體內代謝是通過“酶”的催化的,可能有一部分朋友知道,也有朋友不知道。

攝入體內的乙醇,大部分在肝內代謝。大部分乙醇通過乙醇脫氫酶轉變為乙醛,再通過乙醛脫氫酶轉變為無毒的乙酸。乙酸再通過一系列的催化,最終生成乙酰輔酶A,參與三羧酸循環,產生熱量。

如果,酒精進入人體能夠完全產生乙酸,還能提供能量,也還算好。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誤區1:我喝酒臉紅,是因為“酒”

非也,乙醇進入人體確實能夠舒張血管,但其主要生理作用在於中樞神經系統,小劑量興奮,大劑量抑制。這就是喝點兒小酒不愛說話的人也酒後吐真言,喝多了的人就會失去理性和自我約束,酒後亂性,的原因,酒駕出事兒也是因為神經系統抑制,對行動的反應、執行失準,從而釀成大禍。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看完《流浪地球》在腦中揮之不去的幾句臺詞。。。

喝酒臉紅大部分是因為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

聽名字,是不是和那個不管裝修房子還是工業假酒都能扯上關係的甲醇很像?沒錯,甲醛多一個甲基就是乙醛,從化學上來講,其物化性質都比較接近,乙醛的毒性較甲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能讓你臉紅,還能讓你全身上下都紅,這種紅是因為毒性刺激血管擴張產生的不健康的紅,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就多了,組織間隙水腫,你會發現,喝完酒上臉的人不光臉紅,皮膚也會變腫發亮,尤其以組織間隙本來就小得地方顯著,比如手指頭。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喝酒臉紅就少喝點兒!

然而,乙醛對人體的損傷不光是毛細血管擴張這麼簡單,它還能直接或間接損傷臟器,當然損傷最顯著的就是參與乙醇代謝的肝臟。我想給乙醛起個名字:喝酒上頭的真兇、酒精肝的禍首、飲料界的絕命毒師。

誤區2:喝酒能禦寒。

非也,寒冷的時候,機體通過收縮血管、立毛肌戰慄等方式減少熱量損失、產生熱量來禦寒(就是皮膚變冷、打哆嗦),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如前所述,乙醛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速了血液流動,雖然一開始覺得熱,但實際裡帶走了更多的熱量,你也可以理解洗完頭用熱吹風吹頭,感覺是熱的其實吹完更冷。越喝越紅,越紅越冷,越冷越喝。千萬別信電視劇/電影/現實生活中的“喝點兒酒禦寒”!

別人家忽悠“我這酒還是40°呢,喝點兒不就熱乎了”,你就跟著瞎喝,人家說的是酒精濃度,我說的是體溫,別還沒喝呢腦子先不靈了。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紅色革命-伏特加-烏拉限定版

誤區3:喝酒上臉是缺乏一種解酒酶。

非也非也,先給大家一張圖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乙醇代謝圖

1、乙醇脫氫酶決定了乙醇向乙醛轉變的速率

2、乙醛脫氫酶決定了乙醛向乙酸轉變的速率

上述兩點如果不懂,就理解為炒菜,菜得有油和鹽,有油才能熟,有鹽才能吃。

那麼,之前說了喝酒上臉主要是因為乙醛,大家看到這裡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先思考5秒

1

2

3

4

5

喝酒上臉,當然不是因為缺乏酶了!而是因為油太多了!菜都熟透了。乙醇脫氫酶的能力太強了,導致酒精分解過快,乙醛產生的太快了,才會蓄積引起中毒,導致臉紅脖子粗。

那乙醛多了,乙醛脫氫酶也多,會不會臉紅?

恭喜你,你已經學會提有質量的問題了(有問題請在評論裡問,私信不回答)!

說到這,重點介紹一下一杯倒的、正常人、喝酒上臉的以及千杯不醉的。

  • 先說正常人

假設大家同時間內喝同度數的酒,正常人的乙醇、乙醛脫氫酶數量、功效一樣,喝多少乙醇,出來的乙醛、乙酸一半一半。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喝多少乙醇,產多少乙酸,無乙醇乙醛蓄積


  • 一杯倒

這種人就是乙醛脫氫酶太弱了,乙醇不能有效代謝,蓄積之後“小劑量興奮、大劑量抑制”,一開始就撒酒瘋說胡話,然後就“醉死”/昏迷/睡成一灘爛泥。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極限法:喝多少乙醇,一點兒不帶少的

  • 喝酒上臉的

這類人並非少一種酶,而是乙醇脫氫酶太強了,而乙醛脫氫酶太弱,乙醇全變乙醛,而乙醛又會讓人臉紅。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包括消化道,這類人喝多了就容易臉紅、嘔吐、腹瀉,都是比較常見的反應。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極限法:喝多少乙醇,出來多少乙醛

  • 千杯不倒

這種人就是酒桌上的無敵存在,既無酒精殘留,也無乙醛殘留,說白了就是一點兒不暈也不臉紅,精神集中,還能正常的思考問題。乙酸進入代謝之後會產生熱量,所以,瞧瞧那種喝酒之後臉不太紅,說話有條理,還瘋狂擦汗的人,別琢磨,你拼不過他的。

飲酒臉紅能喝的更多?別拿身體的警告不當回事兒了!

極限法:喝多少乙醇,出來多少乙酸

誤區4:臉紅不能喝,那能練出來嗎?

很多人都覺得不能喝得練,那能練出來嗎?其實人的乙醇氧化代謝的途徑不止乙醇脫氫酶這一條通路。還有一條通路是微粒體乙醇氧化系統——細胞色素P4502E1,這條通路在乙醇濃度低的時候,起的作用比較弱。但是濃度高的時候,它工作的原理就會改變,加強了工作效率,長時間的這種刺激,會誘導上調該通路的酶。然而,這條通路與乙醇脫氫酶通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會產生毒性更強的代謝產物。答案是能練,但是代價是肝損害。


後記:

1.酒桌上好辦事兒,喝多了判斷能力就下降了,說什麼你都稀裡糊塗答應,可不是好辦事兒嗎?

2.酒桌文化,即傷身體,又傷自尊,何必呢?大家總說吃飯少了酒就感覺少了情誼,難道情誼是可以用酒彌補的嗎?

3.開酒不喝車,喝車不開酒——說這句話的人就是因為酒喝多了。

4.喝酒臉紅、噁心嘔吐,其實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說這是一種進化也沒有錯。

5.有朋友私信我說文章太多專業術語,像看論文。所幸多寫一點兒大眾化的語言,專業的作為附加課供一些有醫學背景的朋友參考。專業篇再寫引用文獻。


建議轉發到朋友圈、家庭群,反對降智軟文,什麼“喝酒有益身心健康、喝酒臉紅更能喝、喝酒的好處你想不到、震驚,喝酒竟有如此好處”等等,說白了就是把你的智商按在你上摩擦奪人眼球,要麼就是酒廠的推廣軟文。另外某些朋友不能喝酒,但最近要參加聚會/團建等等等等,轉發出去,暗示某些人你不能喝!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喝酒的弊大於利,等等,它有利嗎?


人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為精密的儀器,我是Dr.綠,關注,繼續下一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