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明朝末年是最為風雨飄搖的一個時期,不僅強敵環伺,內部統治也是離心離德,再加上橫徵暴斂導致農民起義頻發,起義之中規模最大的無疑就是張獻忠和李自成兩股勢力,也正是這兩場農民起義,徹底耗空了明朝的根基。但是亂世往往是個人展現的舞臺,而明末也是一個將星輩出的年代,其中無論是洪承疇,孫傳庭,孫承宗都是獨當一面的猛將。明朝在這些人帶領下,多次有逆轉乾坤的機會,可惜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其中洪承疇更是叛國投敵,令人扼腕,而這些失敗和一個人離不開關係,這個人就是崇禎。

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崇禎


崇禎是個年號,代表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本是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存在,崇禎卻沒能挽回明朝的滅亡,不得不提的是,崇禎和當朝大臣們的關係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取得了成效。再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禎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讓很多有志之士報國無門。

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明朝將領

與此同時,崇禎帝雖屢下罪己詔,然苛捐雜稅層出不窮,民不聊生,而明末的眾多農民起義也正是其貪財苛政最嚴重的後果。此外,在遼東戰局屢敗之時,不納周皇后遷都之諫而喪失了最後的機會;而從南明諸政權觀之,朱明皇室在滿清的背景下號召力依舊不容小覷。故而,崇禎帝儘管勤政,卻錯誤百出,不僅不可能中興明帝國,其亡國也幾乎是必然。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支部隊就是明朝末期一個最大的遺憾,也是因為崇禎的失誤導致而被耽誤,導致失敗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勇衛營。明朝軍隊體系中一直有一支部隊直屬於皇帝,就是所謂的禁軍,明朝的禁軍也被稱為騰驤四衛。禁軍的規模最初只有數千人,後來日益擴充,在嘉靖年間經過整頓,將禁軍編為勇士營和四衛營。但是歷經了多年的黑暗統治,禁軍腐化嚴重。崇禎時期禁軍的戰鬥力堪憂,甚至成為了官宦子弟的升官捷徑。隨著明朝的形勢岌岌可危,崇禎開始重新整編禁軍,這就是勇衛營。

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明朝禁軍

於是崇禎決定任命曹化淳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御馬監印務總督勇衛營。因為曹化淳是崇禎最相信的親信之一,不過曹化淳也沒讓崇禎失望,上任後曹化淳遍選猛士,遴選出了大量優質的將領,例如出身京營的孫應元,在遼東久歷戰陣的黃得功、周遇吉。這些善戰的軍官加入後,勇衛營的戰鬥力迅速提升。並且迅速的成為一支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在崇禎九年,當時正好遇到清軍叩關,於是組建不久的勇衛營立馬出戰,並且有了搶眼的表現,其中像孫應元和黃得功這樣的人也湧現了出來。

有了自己直接控制的精銳部隊,讓崇禎底氣大振,勇衛營也擁有了很多地方部隊不曾有的便利,要糧得梁,要餉得餉,四處鎮壓起義,成為了明朝剿滅義軍的一柄利刃。而且勇衛營還打敗了張獻忠這樣的悍匪,並且打的張獻忠像明朝投降,招撫張獻忠這樣的悍匪後勇衛營的名號響徹華夏,義軍聞風喪當。而磨刀霍霍的勇衛營也被看做是抵抗後金軍的重要力量,這支部隊更是被崇禎看成了挽救明朝的希望。

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張獻忠

不過狼子野心的張獻忠並沒有乖乖的接受招撫,投降後不久趁著明朝對他的注意力下降,張獻忠再次反叛,讓當時的明朝軍隊極為被動,只能火速回頭,繼續鎮壓張獻忠,這其中的主力就是勇衛營,然而人困馬乏的勇衛營這次敗給了以逸待勞的張獻忠,再加上當時總指揮的失誤導致明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整體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勇衛營這一線依舊沒有徹底戰敗,反而在全線潰敗的局面下拿下了一場勝利,之後不久勇衛營在霍山又大破張獻忠。

但由於明軍整體的失敗,導致勇衛營的戰略處境極為艱難,明朝的軍隊更是在全國到處救火,基層軍官的缺失讓崇禎開始向勇衛營動手,於是在荊湖戰場上屢建奇功的周遇吉被調離了前線出任山西總兵。而崇禎十五年,勇衛營大將孫應元更是與起義軍激戰於羅山,由於孤軍無援力戰而死,成為勇衛營殉難將領中的第一人。至此勇衛營留在“剿寇”戰場上的大將就只剩下黃得功。

明朝最後一支鐵軍 痛宰張獻忠 卻被崇禎親手摧毀 明朝隨之滅亡

黃得功

勇衛營僅存的猛將黃得功是行伍出身,在多次作戰中積功至副總兵,黃得功的練兵能力也很強,當時黃得功的軍隊由於“軍士畫虎頭於皂布以衣甲”,被稱為黑虎頭軍,並且在戰場上殺出自己的名堂,打的張獻忠之流聞風喪膽,在潛山黃得功所部大破張獻忠,在這一戰中黃得功與劉良佐合兵出擊擒斬闖世王馬武、三鷂子王興國。戰鬥中黃得功被流矢射中臉頰,但依舊指揮軍隊發起追擊。

而就在勇衛營獲勝,形勢稍有好轉的情況下,崇禎卻犯下了大錯。當時的李自成在河南戰場上屢戰屢勝,尤其是在殲滅孫傳庭的秦兵集團之後,李自成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但是錯誤估計形勢的崇禎卻命令勇衛營繼續追擊張獻忠,順帶打擊李自成,但是戰略攻擊重心卻並非李自成,而且勇衛營的離開直接導致了京城空虛,因此李自成找準機會繞開了勇衛營的正面,迂迴到了後方一舉拿下了明朝的首都,崇禎因此自盡,明朝情況急轉直下。

群龍無首的勇衛營雖然善戰依舊,但國君自縊的情況下也只得撤離,隨後黃得功和其他將領一同擁立了福王,建立弘光政權,並且在南京定都。此後勇衛營雖然還有建樹,但是已經在守勢中處於被動。此後在抵抗清軍的過程中,勇衛營的核心人物黃得功也戰死沙場,這支在明末闖下赫赫威名的軍隊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臺,明朝也在風雨飄搖中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