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最新美國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一旦出軌過一次,就更有可能會再犯下一次。在調查結果中發現,曾經在一段感情中有過出軌情況的人,在下一段感情中再次出軌的幾率是其他人的

3.4倍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到底為什麼男人女人總是管不住自己,冒著巨大的風險出軌呢?這裡我們不對婚姻制度或道德操守做任何評述,我們只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看人類是否隱藏了不安分的因子。


見新人更快樂


從生物學角度講,不管是不是明星,都有“見新人更快樂”的生理基礎。生物領域用“柯立芝效應”來描述這一現象:每一種雄性哺乳動物都會對單一的異性性伴侶感到乏味,當新的異性引入時,該雄性動物才會繼續表現出高昂的性衝動。


科學家最初用大白鼠進行實驗,把一隻公鼠和4、5只發情期的母鼠放在一起,公鼠馬上和幾隻母鼠交配直至精疲力竭。


之後無論母鼠怎麼觸碰求歡,公鼠都不再有回應。然而當新的母鼠放進來,公鼠馬上精神煥發,重新抖擻精神和母鼠交配。


實驗證明,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存在於白鼠,人類男性在性交後會經歷射精的不應期(refractory period),無法馬上和同一個女性再次發生性行為,但如果面對不同的女性,他們的不應期時間會縮短甚徹底消失。


演化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男性為什麼比女性更渴望和不同的異性發生性關係的原因。


生理學上,這樣的場合其體內多巴胺開始分泌,多巴胺有時被稱為“快樂荷爾蒙”,它在諸如運動、吃東西以及高潮等愉悅的活動後釋放出來,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多巴胺受體的基因編碼在男性和女性的出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作怪的荷爾蒙


後葉催產素奠定了人們愛慕、信任和對伴侶長期忠誠的物質基礎,可能是人類一夫一妻制的物質保障。


生物學家比較了實行一夫一妻制的草原野鼠和雌雄亂交的山地老鼠的神經學區別,發現前者大腦中的後葉催產素的密度遠高於後者。


當向亂交的山地鼠注射後葉催產素後,山地鼠開始在多個性夥伴中選擇某一個成為自己偏愛的夥伴,它變得專一了。


而注射了後葉催產素阻斷劑後,一向忠貞的草原鼠也開始到處尋找交配機會,它開始出軌了。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草原野鼠和山地鼠


波恩大學的科學家赫爾曼通過研究證明,後葉催產素同樣也適用於人類。研究發現,後葉催產素使有伴侶的男性傾向於與其他女性保持距離。


人體的後葉催產素是相對穩定的,伴侶間的牽手、擁抱、性愛和其它日常的親密接觸,都會促進後葉催產素的分泌。


神經內分泌學發現,男女愛情,是由大腦中的3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苯乙胺後葉催產素激發出來的。當男女初次產生愛情時,這3種化學物質同時迸射而出。


然而,一旦體內的後葉催產素等激素水平消退,就會通過另尋新歡再次獲得刺激源,從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帶來的極度愉悅興奮,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花心、喜新厭舊的人。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愛情:從慾望、吸引、依賴,到理性相處


除了後葉催產素,男性自身的睪丸激素水平也能影響到“出軌”。


一項研究表明,睪丸激素水平高的男性離婚的可能性比睪丸激素水平低的男性高,同時外遇出軌的可能性也較高。


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因為低水平的睪丸激素讓男性更容易與人合作。擁有低水平睪丸激素的男人比睪丸激素水平高的男人更容易致力於家庭生活。


如果不幸擁有易出軌體質,

還能挽救嗎?


能!


研究人員發現,“積極錯覺”可能與伴侶之間關係的滿意度和持久性密切相關。


什麼是“積極錯覺”呢?簡單來說,在戀愛初期,你是否總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是天下最優秀,最獨一無二的人?他身上的每一點都讓你非常喜歡,他在你看來是那樣的完美,你選擇了和他在一起,就是因為他身上這些數不盡的優點?


是的,這種感覺,你可以理解為“積極錯覺”。也就是親密伴侶以積極的態度或偏見來感知他們的關係及其伴侶。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一項長達13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了積極錯覺對愛情、婚姻的保護性作用。


這項研究中通過每日日記和問卷評估的方式追蹤調查了168對新婚夫妻,發現在新婚階段,彼此理想化的夫妻更為相愛,並且在隨後的13年中更少可能經歷愛情的衰退。


隨著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出現,研究人員越來越關注於研究積極錯覺的潛在神經機制。最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已經發現了與積極錯覺相關的大腦區域(如下圖所示)。


這些區域在獎勵處理(尾狀核),主觀評價(OFC),衝突檢測(dACC)以及情緒控制(vACC,vLPFC和dMPFC)中起重要作用。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與積極錯覺相關的大腦區域:(a)尾狀核;(b)背側前扣帶皮層(dACC);(c)腹前扣帶皮層(vACC);(d)眶額皮質(OFC);(e)腹外側前額皮質區(vLPFC);(f)背內側前額葉皮層(dMPFC)。


這些大腦區域不是獨立運作,而是相互作用,同步激活。通過尾核處理伴侶的積極特徵,使之與非親密的其他人相比更加突出,而dACC則抑制對伴侶消極特徵的感知。


同時,vLPFC和dMPFC可以削弱其他異性的吸引力。


隨後,這些大腦區域將信號傳送到vACC,區分潛在伴侶與非親密伴侶之間的信息。


最後,當信息傳遞到OFC時,對合作夥伴的正面和負面信息的權重被重新分配,鞏固了伴侶的偏見主觀價值,比如產生積極錯覺(見下圖)。


出軌?我們來聊聊更科學的原因。

積極錯覺生成過程中信號處理示意圖


除此之外,基於對積極錯覺相關腦區和神經網絡的瞭解,未來有望使用非侵入性神經幹預技術,如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或經顱磁刺激(TMS),來干預伴侶之間積極錯覺的產生和維持。


所以,想要和對方走的更長遠,每個人都要適度懷揣一點對彼此的美好幻想,保持“積極錯覺”,對伴侶和關係進行適度的理想化,研究者總結了一些“認知維持機制”,可以對自己進行有意識的、積極的“洗腦”:


選擇性地關注對自己關係有利的信息:把你們的關係看作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並且都要好於其他人的。不過要注意,積極錯覺仍然需要大體基於事實,而不要陷入到完全的幻想層面。


忽略對自己關係有害的信息:儘可能地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對方的缺點,認為對方的優點是非常珍貴的,缺點則不是主要的部分。即使對方做了一些傷害你的事情,你也首先要假定對方是無辜的,行為也是無心的。


選擇性地關注貶低其它關係的信息:不去對其他對象、其他類型的生活產生好奇,不去注視有吸引力的對象,甚至存在一些故意的貶低,比如將某個事實上具有吸引力的對象看作是缺乏吸引力的。這都會給親密關係減少一些危險。


塑造積極的自我形象,更積極的自我形象有助於維持伴侶的積極看法和關係的滿意度。


不管對現有關係的滿意度如何,只要我們認為,失去伴侶並不會得到更好的收益,現在的關係已經是最好的選擇,就還是會留在關係中。


長期能夠保持這樣的積極暗示,那麼你對這段關係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出軌的幾率就會越來越小。


參考文獻:

1. Knopp K, et al. Once a Cheater, Always a Cheater? Serial Infidelity Across Subsequent Relationships. Arch Sex Behav. 2017 Nov;46(8):2301-2311.

2. Miller, P. J. E., Niehuis, S., & Huston, T. L. (2006). Positive illusions in marital relationships: a 1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12), 1579–94.

3. Song H, et al. Improving Relationships by Elevating Positive Illusion and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Front Hum Neurosci. 2019 Jan 11;12:526.

4. Meyer M. L., Berkman E. T., Karremans J. C., Lieberman M. D. (2011). Incidental regulation of attraction: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derogation of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gn. Emot. 25, 490–505.

5. Hughes B. L., Beer J. S. (2012). Orbitofrontal cortex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re modulated by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 Cereb. Cortex 22, 1372–1381.

6. Aron A., Fisher H., Mashek D. J., Strong G., Li H., Brown L. L. (2005). Reward, motivation, and emo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J. Neurophysiol. 94, 327–337.

7. De Martino B., Kumaran D., Seymour B., Dolan R. J. (2006). Frames, biases, and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in the human brain. Science 313, 684–687.

8. Fellows L. K. (2007). The role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decision making: a component process account. Ann. N Y Acad. Sci. 1121, 421–430.

9. Botvinick M. M., Cohen J. D., Carter C. S. (2004).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 update. Trends Cogn. Sci. 8, 539–5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