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开始之前,我想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CUSBEA始于1981年,结束于1989年,短短八年间共有400多名中国学子通过这个项目赴美留学。我说的更直白些,这些学子就是国家出钱让他们去留学,等着他们学成回来建设祖国的,但这400多人中有不少学成之后直接留在美国并改了国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没有延续至今的原因,今天我聊的就是通过这个项目赴美然后留美的顶级女科学家——袁钧瑛。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袁钧瑛,1958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分子生物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这里的每一个头衔都含金量十足,可以想见,她在美国也具有相当地位。袁钧瑛是如何从一个上海小女孩成长为美国顶级科学家的呢?听我慢慢道来。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袁钧瑛属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参考学生,高考中发挥出色,袁钧瑛以上海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2年从复旦毕业,袁钧瑛考入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不久她报名CUSBEA项目,前面忘记说了,想通过这个项目获得公费留学资格是需要考试的,而袁钧瑛在该项目人才选拔考试中拿到第二名,可以说是相当厉害(同年参加这个考试的人有25000名)。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通过考试后,袁钧瑛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完博士又进入麻省理工读博士后。1990年,完成所有学业才32岁的袁钧瑛进入哈佛任教,只用了10年时间,就从最底层的助教转变为终身教授。这个身份的转变也说明,袁钧瑛几乎不可能回国了,她一辈子都要留在美国搞科研。祖国公费派出去留学的人才,肯定是盼她回国的,但袁钧瑛后续身份的再度变化,更说明了这个盼望的不可能。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2007年,她入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201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7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能入选美国三院(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中的两院,足以说明袁钧瑛的实力。袁钧瑛主要从事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是世界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死亡基因的发现者,她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权威。

中国女学者让人寒心, 高考状元公费留学, 却留在美国当院士!


说些我自己的看法,有人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觉得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现实状态是科学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科研发现都不可能拿出来共享,科学家有没有祖国也很难说,毕竟改国籍也很常见。我认为培养人才是一方面,留住人才更重要,不然一直为“他人作嫁衣”,实在太心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