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笑話死刑

1930年代初,納粹初期之時,德國各大媒體,還可經常公開嘲笑納粹黨和希特勒。但是,到了1933年,納粹上臺掌權後,整個局面就被扭轉了,事態出現了180度的轉變。


1933年,希特勒的私人秘書恩斯特·漢夫施丹格爾Ernst Hanfstaengl,為了指控世界各國詆譭元首的「惡劣粗暴」行徑,專門組織宣傳部門的骨幹將全世界嘲弄希特勒的有關漫畫結集成書,逐一進行辯解批判,以彰顯「正義」。


應該說,針對嘲弄希特勒的行為,此時的納粹政權還是通過公開辯解的方式為希特勒辯護,並未刪帖抓人。而到了1934年,局面再次升級,偉大領袖已經不容民眾的任何嘲弄,納粹政權開始收緊輿論控制,壓制針對納粹及希特勒的嘲笑行為。


但是,民間的力量是獨裁壓不住的,如同後來蘇聯政權的政治笑話一樣,德國民眾之間仍然流傳著一些口頭笑話,繼續譏諷偉大領袖。其中一個極受歡迎的笑話,這樣的說道:

「有一天,希特勒 到訪瘋人院,病房裡每一位病人,都向元首行納粹式敬禮,同時高呼 ''嗨,希特勒" ,但有一位並沒有這樣做。希特勒好生奇怪,問他為何不敬禮,那人回答自己是醫生,是院內唯一精神正常的人!」


還有一位德國電臺諧星威爾納·芬克Werner Finck,毫不理會嘲瘋禁令,曾在直播期間,大肆吐槽並通過無線電波,詢問正在監聽蓋世太保特工,需不需要說慢一點,好讓對方有充足時間,將每字每句都筆錄下來。


芬克當然沒有好結果, 隨即被關進 Esterwegen 集中營 6星期,以示懲戒。不過芬克不失諧星風範,縱使身在牢獄,也沒有放過搞笑機會。他安慰獄友不要害怕,因為身在集中營,已是最壞,不會更壞!


6周之後,芬克被釋放,但他並沒有收斂,仍然取笑納粹,給老虎拔牙。再次被捕後,法官給他兩個選項:入伍或坐牢。芬克選擇入伍,被派到東線服役。戰場上的芬克,表現不凡,還獲得了鐵十字勳章的獎賞。


後來納粹因戰事失利,於是默認藝術家們以幽默創作或喜劇電影來提升士氣。但不少藝術家,卻因為碰到那無所不在的紅線而悲劇收場。


譬如藝術家埃裡西·奧塞爾Erich Ohser ,因為畫作觸碰紅線被禁處罰,仍不「汲取教訓」,「陽奉陰違」,屢屢犯事。。一次與朋友交談時,奧塞爾的反納粹的笑話言論被鄰居舉報,遭蓋世太保的拘捕。以死明志,奧塞爾在上庭前自殺身亡,和他一起聊天的朋友則被判處死刑。


當獨裁極權走到極致,笑都會變成死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