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這兩天,一名華為員工遺孀的帖子在微博、朋友圈、各大論壇等社交平臺刷屏,發生這樣的悲劇無不令人惋惜、悲痛,而與此同時,華為的“狼性文化”也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

作為華為前員工,我想從個人角度,談談我所理解的,華為的狼性與人性。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合作的時代,無論是員工還是客戶、股東都需要建立一個合作關係,如何建立合作共贏的關係?通過分錢來實現,因為人的思想是很難統一的,但利益是可以統一的!統一了利益關係,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藉此,分享一段經營、管理、員工激勵視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私信小編回覆:“0731”領取120分鐘股權分配,員工激勵、薪酬績效學習視頻

近日,有關華為的消息,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

與外界沸沸揚揚的聲援、憤怒、群情激奮相比,華為官方及內部員工的反應,是冷靜而剋制。

作為“華為軍校”一名普通的“畢業生”,我要為老東家的做法點贊:只用行動說話,做出最好的反擊。

事實上,這就是我認識的華為。一貫作風“對外低調,對內‘兇猛’”。

《神壇在左華為在右》一書作者、同是華為“畢業生”的末末,在採訪任正非時,任老闆曾表示:

“一個公司只有人說好,那不就快完蛋了嘛。

只要是真實的,真實的才尖銳,才有穿透力,但是不要憤世嫉俗。”

華為是偉大的,同時,它又是不完美的。它秉持的“狼性文化”,在大眾心中一直譭譽參半,褒貶不一。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今天,我想從“離校學子”的角度,聊聊工作期間,華為曾對我的3次“洗腦”

每一次,都是與這家企業的“狼性”和“人性”,在近距離接觸。

雖然,“洗腦”最終

都沒成功,但不可否認,其對我之後工作觀的形成,有著深遠影響。

1.服從分配的志願表:猛將必發於卒伍

深圳華為坂田基地。

我手上的號牌是112號。前方,100多個腦袋,朝氣蓬勃,與當時頗為蕭瑟的市場環境,形成鮮明反差。恍惚間,我會以為是大學新生入學。

為期一週的大隊培訓,是每一個華為入職員工,必須闖過的第一關。

6點起床,在教官帶領下跑圈出操,先從身體上,讓你迅速進入狀態。

更關鍵的,是每天早9點—晚9點、整整12個小時的各類培訓。

內容主要聚焦於公司文化、規章制度。通過導師宣講、視頻插播、分組討論及開展辯論等方式,往復洗刷你的內心。

我至今仍記得其中一部宣傳片。講述日本地震,所有供應商包括客戶都撤走了,唯有華為工程師依舊駐守搶修設備。

最終,華為第一時間讓通信服務恢復正常,最大程度為客戶挽回損失。

影畢,激盪的背景音樂聲中,老師結合諸多快速升職的高管實例,給大家解讀公司政策:

越以客戶為本,越願意去艱苦的地方,待遇越高,提拔越快。

也即華為文化裡一直強調的:猛將,必發於卒伍

當時大教室百來號人,像我這樣的社招員工佔三成,多數是應屆畢業生。他們面龐發亮,眼神閃光。

他們在志願表上,紛紛主動勾選“願意服從(全球範圍)分配”。

培訓結束,回想那一刻,我跟同學們都笑了:真是像極了一場“洗腦”行動。

入職前,我就曾聽坊間傳言:志願表上,若選不,很可能直接失去offer。

不過,我並不確切。

因為屬於定向招聘,我所屬的分公司及崗位已經明確,面試我的直屬領導甚至告訴我,選不服從也可。

我安靜地坐在角落,沒有簽字。看著來往拿著表,滿面喜悅的年輕人,心想若我也是剛畢業,沒準兒也是會熱血沸騰,毫不猶豫奔向海外。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多年後,當我與當初的同學聊起這一幕,我們都依然覺得,這是華為對邁入校門的學子,上的第一堂“洗腦課”。

國外有些地方,環境艱苦,甚至戰火紛飛、危險重重,可是華為人不退。

這是狼性。

人生每個階段,我們要的、看重的東西各不相同。

這是人性。

“越難越高薪,越艱苦越快晉升。”狼性或人性,無非是價值觀的選擇、得失間的取捨,無關對與錯。

只要認定值得,便無可厚非。

2.奮鬥者精神:想活下去,唯有奮鬥

很多人都聽說過華為的“奮鬥者文化”,我至今也仍能背誦: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

這不是一句形式化的口號,而是公司最高綱領和行動準則。

華為成立之初,電信領域的國際巨頭,無論北電、摩托、諾基亞還是愛立信,都已經有著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深厚積澱。

即便是國內,“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的影響力排名裡,華為也一度排在末位。

後進之輩該如何迎頭趕上?

多花時間,多付出精力,幹別人不願乾的,無疑是努力又務實的做法。

30年曆練,終成行業翹楚,華為就是拼博趕超、一路奮鬥而來。

在華為,每一個正式員工,幾乎都會被要求籤署一份狼性的“奮鬥者協議”: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我的奮鬥者申請書

前半部分可自由發揮,但有幾句話,必須是固定的:

自願申請成為公司奮鬥者,自願放棄帶薪年休假,自願放棄非指令性加班費

這就是狼性文化。

讓你從根上,真心實意地認同公司的奮鬥文化。

任老闆說,公司絕不會虧待奮鬥者。

所言不虛。表現積極、成績良好的員工,在華為一定能獲得對等回報。

這句話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如果你不夠努力,或者拒絕申請成為“奮鬥者”,在公司大概率就混不下去。

工作期間,我的多個領導都曾說過:我們當前最核心的任務,仍是活下去。而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唯一途徑,唯有不懈奮鬥。

正如任老闆在《華為的冬天》中提到的: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居安思危,值得敬佩。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奮鬥者精神,是華為對我的第二次“洗腦”。

最終,我還是跟很多同學一樣,選擇了中途轉換賽道。或許只是因為,狼性加班的次數和時長,已遠遠超過我的負荷程度。

人生多元,我想再嘗試另外一種方式。

末末在其書的最後,寫有一段話,特別能代表我們所有離校學子的心聲:

一到週日下午,整個人就開始神經質,心跳加快、心神不安,因為寶貴的週末要結束了,接下來的工作就像巨石壓在心頭。到後來的麻木,因為習慣而麻木,這比當初的神經質更可怕。我心裡明白,麻木的時候就是愛已疲勞了。八年多來,活得太用力。愛已淡,身已倦。大浪淘沙,向留下來的英雄們致以深深的敬意!而我,就此別過。


3.離開的姿勢:人走茶會涼,無情也有情

人走茶涼,是職場常態,而在華為,因為苛刻的績效考核,這一點體現得尤為突出。

2015年5月,我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領導問,你以後估計不會再回來了吧?

我點點頭。他笑,跟我商量:“要麼,你留到下半年再走如何?”

我立刻會意。待到下半年,公司啟動年度考評,我就可以幫部門背一個C。

華為的制度,會為絕大多數部門,分配考核ABC的指標比例。

A,次年大幅漲薪+職級提升;C,不漲薪甚至降職降薪。連續兩年C,直接辭退。

如果全部門都表現良好, A和C怎麼打?C該打到誰頭上?對部門主管而言,既是博弈,也是煎熬。

此時,若出現某員工主動提出調崗或者離職,就是在解救部門主管的兩難處境。

他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太好了!這個C,終於有著落了。

因為,不管調崗,或者離職,都同樣意味著:你不再是我的人了。

我很清楚這一點。我笑著回答領導,可以啊。多拿幾個月工資,也蠻好的。

最後,我帶著C離開。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這是華為對我的第三次“洗腦”。它告訴我,人走茶涼的制度冰冷無情,但合乎情理。

同等努力又結果優秀的情況下,若人走茶不涼,依然拿走B+甚至A,還在崗拿了C的人,心會不會涼?

作為管理者,之後又該如何帶隊?

對離職員工“薄情”,也正是對在職員工“深情”的方式吧

即便你在職時工作優異,一旦萌生去意,就當自動跟過去清零,這是成熟的職場人,該有的覺悟。

但當時的我,因為性格因素,作為管理者,終究下不去這狼性的手,於是背離了。這也是我選擇離開的原因之一。

4.華為不完美,但無礙偉大

“畢業”三年,我常常想起在華為的日子,包括它對我的3次“洗腦”。

它的熱血、它的苛刻、它的無情、它的粗暴,似乎都透著極致的單純——

在強烈的目標導向下,勾心鬥角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心機婊、小白兔、老油條,在這家公司活不過兩集;

只要奮鬥,必有回報,這個平臺,已經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平;

你在,並肩作戰;你走,恕不遠送。

不糾結,不惆悵,乾脆利落,反倒可以更好地聚焦目標。

它簡直職業化得不近人情。再談狼性或人性,似乎都不妥帖了。

可正是這樣的華為,做到了世界第一。

中華有為。

華為,是我們心中不甚完美的母校,卻是一家必有大為的偉大企業!

轉發此文,私信小編回覆:“領取資料”, 免費領取《虛擬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及協議》《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合夥創業股權分配協議》《公司員工入股協議書》《股份代持協議書(範本)》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私信小編回覆:“0731”領取120分鐘股權分配,員工激勵、薪酬績效學習視頻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