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位於南京市秣周東路上的一家品牌工廠店裡,一件吊牌價1299元的長款毛呢大衣,到我手裡的價格僅僅40元。

該品牌在全國各大商場設有品牌專賣店,40元基本上是個低到無法想象的價格。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工廠直銷店,另一方面則是老款、庫存的原因。雖然不是新款,但是質量卻可以保證。附近的居民大概常常光臨這裡,在店裡聽到有人說,這衣服穿的不是款式,就是圖個質量好。在淘寶上,可以搜到這個品牌的一些代購店,款式大都是往年的款,勝在質量,價格。代購們的拿貨渠道,便是這家工廠直銷店。除了不是新款外,品牌工廠店的貨源簡直無可挑剔。在結賬的時候,店員會對衣服做剪標處理,以保護線下實體店的利益。但是,在這家店裡,依然將價格、質量兩個相對矛盾的概念集合了起來。當時,就在想,如果時常能夠在工廠店買衣服就好了。

不曾想,偶然間還真在“萬能”的淘寶上見到了類似於“工廠直銷”的銷售模式。我說的是淘寶直播。當然,對淘寶直播而言,低價、有品質、追求性價比僅僅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淘寶直播,將會是電商未來消費的主流趨勢。

直播間內的銷售奇蹟

在阿里的生態佈局上,淘寶直播僅僅是大淘寶體系中內容生態中的一環,與之並列的還有圖文形式的淘寶頭條、短視頻等。但是,淘寶直播卻因為“月活用戶同比增長100%”出現在阿里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上。

月活用戶的增長,意味著流量的增加、用戶粘性增強。反應在淘寶直播身上,則是堪稱奇蹟的銷售數據。例如,去年雙十一之前,淘寶直播在海寧皮革城舉辦了一場名為“秋冬大賞”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有300多名主播,不過一天的時間,主播的“帶貨力”就達到了4.95億。其中,排名最高的主播,單場直播成交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5億元。

薇婭,是淘寶直播目前排名第一的主播。

她被更多人所熟知是因為在2017年,在一個零粉絲的店鋪裡,直播5小時,拿下近7000萬銷售額。跟著薇婭忙到凌晨的淘寶負責人古默在朋友圈發文:“這場直播主播助攻商家單日成交超過商家日銷120倍,不光商家受益,主播所獲提成也能買杭州一套非常好的房。”這也是主播薇婭“一夜賺一套房”名稱的由來。粉絲的狂熱和持續的購買力成就了薇婭在直播間的戰績。在她的直播間,買東西要用搶的,一秒鐘一千件並不誇張,商品往往點開就已經下架,幾乎件件數秒鐘售罄。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凌晨過後,直播兩小時的薇婭,就創造了2.67億元的銷售額。除薇婭外,烈兒寶貝、李佳琦、大英子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情況大都如此。

令人感興趣的是,這樣的情景並不只是發生在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同樣發生在粉絲量在幾十萬的腰部主播、十幾萬、二三十萬粉絲的中小主播身上。商品瞬間被秒下架、粉絲幾乎天天購買,甚至一天下單十幾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一天的直播就能賣到幾千件,甚至上萬件。

究其原因,在於粉絲對主播的信任。這種信任產生了強大的黏性,再加上淘寶直播的優勢,造就了直播間大大小小的主播,一個又一個的銷售奇蹟。

據中國網報道,很多億元銷售額的主播超過7成成交額由粉絲復購完成,頭部主播甚至能夠完成9成復購的商業奇蹟。因此,為了獲取粉絲的信任,主播不僅會詳細講述商品的材質、樣式,應粉絲要求不斷試穿衣服。主播甚至會在直播間試驗衣服材質的好壞。例如,某次,點開一個直播間的時候,主播正在找打火機。她從一件打底衫上剪下了一節袖子,要用火點燃驗證衣服材質的好壞。如果材質優良,點燃的煙是白色的,反之,則是黑色。又如,在售賣冬天的羽絨服的時候,有的主播會剪開樣衣的袖子,讓大家觀察看到衣服採用羽絨的朵絨大小、羽絨的蓬鬆度;有的主播則會拿著國標80白鴨絨、國標90白鴨絨兩種材質讓粉絲區分。同時,主播在介紹衣服的面料、細節,還要時常與粉絲互動,打破過去單純銷售角色的人設,將弱連接的銷售關係轉化成強連接、可持續的粉絲、社群概念。加強粉絲對主播的信任感以及粉絲粘性,這也是直播間一而再、再而三創造銷售奇蹟的原因。

此外,淘寶直播能夠創造如此高銷售額的原因在於價格方面、服務方面的優勢。

在價格方面,淘寶直播的貨源大都來自於工廠,通過直播與消費者直連。因此在價格方面具備優勢,有足夠的議價空間。再加上,主播與廠家在每場直播中,心照不宣的福利款。例如,一件衣服的價格是800元,粉絲熱情度足夠的時候,主播會為粉絲謀福利,價格可能會在直播價格的基礎上,下降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無限接近於工廠成本價,或者商家為了吸引新顧客做的虧本促銷。這時,觀看直播的消費者會產生一種“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刺激消費者消費。

在服務方面,主播在售前擔任“把關人”的角色,為消費者選擇優質的商品。以“人”本身為商品背書的方式,關係著一名主播的直接利益,例如粉絲對主播的信任,主播的職業生涯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監督的作用。售中,主播則是負責介紹商品、砍價,與粉絲互動,解答粉絲的問題,儘可能滿足粉絲個人個性化的需求;售後,根據我的親身經歷而言,淘寶直播的售後相較於一些不太積極的賣家而言,可能更及時些。職業主播開播頻次基本保持在每週五六次的頻率,如果售後不能及時解決,粉絲將售後問題刷在直播間,會同時被幾萬個觀看直播的粉絲看到。這在一定程度上監督著主播處理售後,以主播為核心的銷售方式要保障主播的信譽,不解決,群裡的粉絲可能會喪失對主播的信任。反之,售後處理的及時、完善會為主播帶來新粉、鞏固老粉的忠誠度。

最後一個原因,是在粉絲經濟、社群經濟基礎上,粉絲與主播之間的情感連接。在養成看一個主播直播的習慣後,如果哪天這個主播休息了,反而會有些不習慣。有時候,看著某些超具性價比的東西,即便不是眼下最需要的,仍是忍不住的買買買,這大概與雙十一忍不住剁手的想法有相似之處。

在主播的粉絲群裡,時常會有人說,“最近買了太多,該剁手了”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手速不行,搶不到”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衣櫃裡已經有幾十件沒拆吊牌的衣服了,都不敢看直播了”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在上班,都趕不上直播,只能看看回放。好多喜歡的衣服都買不到,只能撿撿漏了。”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之前買了黑色,最近又買了米色。”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不知不覺,半年多下來,發現自己在直播間購買的商品多了起來,甚至超過了在線下商場、網店的購買數量。就像主播的粉絲群裡,有人說的那樣,“自從看了xxx(主播名字)直播,我就再也沒逛過商場了”。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在接受36氪專訪的時候,淘寶負責人趙圓圓表示,“淘寶直播正處在一個高速增長期,月增速達到350%。”再加上淘寶直播產生的銷售數據,日益增長的主播數量,越來越火爆的淘寶直播似乎在表明,電商新的零售方式來臨了,以淘寶直播為代表的,這種互動式視頻購物方式將成為未來的消費趨勢。

電商的“新風口”

橫向對比,以短視頻起家的抖音、快手在不斷嘗試視頻變現;映客、陌陌等秀場直播軟件在秀場直播熱度下降之後,也在尋找新的變現方式;同為電商的京東、小紅書等平臺都在佈局電商直播。

似乎在傳統電商流量紅利到達瓶頸的情況下,電商直播成了新的流量風口。

從直觀的形式來看,淘寶直播與阿里曾在優酷上嘗試“邊買邊看”,有共通之處。可以將今天的淘寶直播看作是之前“邊看邊買”的升級版。兩者之間的差距在於,淘寶具備天然的購物基因、消費場景,而優酷沒有。謝璞筆記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為什麼只有淘寶能長出5000億規模直播電商?》,文中討論了為什麼能做成電商直播這件事的是淘寶。他認為,淘寶直播基於淘寶的生態基礎,具有規模大、底層設施完善、天然生態市場的天然優勢。且這種生態市場,或許是淘寶直播脫穎而出的關鍵。淘寶生態在過去孕育出了“淘品牌”“淘女郎”的新物種,如今“淘寶主播”自然可以從淘寶的生態中生長出來,而不是專門培養出來。因此,真正能夠將電商直播做成規模化、現象級消費的,也許只有淘寶直播。

2016年3月,淘寶直播試運營,5月份正式推出,僅僅兩個月就有超過6000名主播活躍在淘寶直播的平臺上,每天有近千場直播。最初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淘寶直播的風口時期,基本上,主播在第一次開播的時候,就可以開單;開始時候,只要播夠時長、遵守規則,就能夠得到淘寶直播的權重推薦;直播不到一個月粉絲破萬;直播不到一週,單場觀看人數達到十幾萬的新人也屢見不鮮。在《電商直播那些事兒》的描述中,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先前就曾說過:“開淘寶直播的類目裡,服飾還沒有到兩成”。這意味著什麼?也就是說你賣中老年服飾的,如果現在做淘寶直播,直接就把剩餘80%競爭對手的錢都賺了。”因此,如今的淘寶直播的紅利期尚未到來,還處於風口期,基本是一個進來就可以賺錢的行業。

目前,淘寶直播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據淘寶數據披露,淘寶用戶已連續五個季度增長超過兩千萬。淘寶直播已經成為機淘寶用戶互動、增長最快的功能之一,直接帶動了淘寶上億的用戶增長。

與此同時,造就了一大批新的淘寶主播、經營淘寶主播的機構、淘寶直播商家、以及直播產業帶等。

與秀場主播不同,淘寶主播對於主播的才藝沒有硬性要求。因此,從從最初的“淘女郎”為主,逐漸擴展到了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淘寶直播的行業中來。包括專櫃導購、行業kol、檔口小妹、平面模特、主持人、空姐、演員、明星、博主等。尤其是在2018年,淘寶直播全面崛起後,網紅、素人、品牌商也逐漸加入了進來。淘寶直播正在成為一項基礎服務,甚至成了網上零售運營的標配。淘寶直播的內容也從幾塊錢的拖鞋到幾十萬、上百萬的奢侈品、珠寶應有盡有,供消費者自由選擇。

對商家而言,淘寶直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庫存的問題,幫助商家在傳統檔口模式上找到了新的零售方式。就像一位接受揚子晚報網採訪的常熟市商家所說的那樣,“直播的出現,我們終於可以直面終端消費者,並且直播間的數據與生產端無縫銜接,不僅解決了商家對市場反應滯後的痛點,庫存壓力也得到緩解。”商家在直播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大。甚至有的地方形成了直播產業的集群,例如杭州九堡。這裡聚集了大量的直播公司,每天有各種主播上下班,因此也被稱為網紅大本營。在去年雙十二期間,淘寶在湖州織裡童裝、廣東四會珠寶、景德鎮陶瓷、韓國美妝等產業帶做了一系列的官方直播活動,直播場次達到7萬多場。

據不完全統計,淘寶直播平臺成長的電商孵化公司超過600家,還有了主播經紀人、直播助理、直播裝修師等新的職業,催生出一整條電商直播產業鏈。

此外,得益於淘寶直播的銷售數據、以及淘寶直播使得用戶在淘寶停留時常的增加,淘寶直播在阿里大淘寶零售體系中,開始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從淘寶直播不停更換UI、不斷調整下屬分類標籤可窺一二。作為淘寶內容生態鏈上的一環,在2017年、2018年兩次獲得手淘在流量方面的支持。2018年10月,淘寶直播有了更顯著位置,與聚划算、海搶購、有好貨、每日好店、哇哦視頻6大模塊並列。

種種跡象表明,淘寶直播正在成為新的消費趨勢。

實際上,對阿里而言,淘寶直播既是風口,也是必然要走的路。首先,阿里的電子商務需要新的增長點。淘寶或者說整個電商行業的盛事“雙十一”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雙十一的強勁增長更多的來自於全球購,這從側面說明國內市場的增長遇到了瓶頸。

其次,電子商務視頻化的趨勢。視頻購物的形式,更早一些可以追溯到傳統的電視購物。更傳統些的電視購物多以錄播的形式呈現,相較於淘寶直播而言,不夠便捷,缺乏互動性。淘寶直播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觀看,直播間與秀場直播間大同小異,消費者可以通過敲打字幕與主播交流。傳達對商品的喜愛程度,想要購買什麼樣的商品等信息。消費者是在對主播信任的基礎上發生購買行為,從而保證回購率、粘性。交互式的溫度、更直觀的展現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必將取代原本人與圖片之間的溝通。

在電商火爆的年代,修圖技術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商品能否售賣出去。甚至有人說,商品賣的好不好全看修圖技術好不好。在看不到實物的情況下,人們憑圖購物。因此,品牌有自己的專業模特,網紅會飛往世界各地選景拍攝,甚至從成百上千張圖片中,選出最好的幾張上傳。但是圖片有自己的侷限性,買家秀與買家秀有時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上。色差、試穿效果不夠直觀等問題是憑圖購物無法解決的問題。漸漸的,有的商家在商品主圖前面加上了30s左右的短視頻展示商品。在短視頻時代,顯然直播能夠更直觀、更準確的展示商品,且每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喜好選擇適合更適合自己的商品。

我混進了幾個淘寶主播群,發現了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可以說,淘寶直播的快速增長,正在改變消費者對賣家的信任方式,改變了消費者的決策方式,大眾的消費習慣。以主播為核心的粉絲效應產生了不少銷售奇蹟;以粉絲社群的形式,在粉絲與主播之間構築起情感連接。交互+粉絲+社群的方式使得個性化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最終,驅動淘寶直播從內容升級到商業生態的升級。珠寶、母嬰、服飾、化妝品、食品等品類越來越齊全的淘寶直播,簡直就是一個視頻版的淘寶,且越來越類似於線下商場的消費體驗。如果說十年前,圖片式的電子商務形式,改變了傳統零售;那麼十年後,交互式的電商直播將會是電子商務的下一站。

就像淘寶總裁蔣凡在“2018看中國”論壇上所說的那樣,直播已經可以帶來年度千億級別的成交額,已經不是點綴,而是未來商業模式的主流。依託淘寶平臺的力量,淘寶直播正在成為驅動傳統經濟變革的核心力量。

1、36氪,高歌,《快手、抖音都在學著做電商,淘寶直播卻說紅利期還沒到》

2、天下網商,王佳健,《淘寶主播5小時直播賣貨7000萬,一夜賺了杭州一套房》

3、謝璞筆記,《為什麼只有淘寶能長出5000億規模直播電商?》

4、新浪財經,《直播已成為手機淘寶用戶互動增長最快的功能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