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上漲反應出什麼問題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的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101.3%,帶動CPI整體上漲3.8%。老胡要告訴大家,這麼重要食品的漲價如果是放到一般的國家裡,是有可能引發社會動盪的。因為汽油等單項重要生活物資漲價,社會就亂了,這樣的情形在世界上有過很多。最新的例子是智利,地鐵票漲價成了引爆社會大動盪的導火索。

所以說,豬肉翻倍的漲價,這是社會治理非常突出的警鐘,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很清楚,保持警覺。

中國社會總體上很平穩地承載了豬肉價格陡漲的衝擊,我想說,這反映了中國社會內在很強的緩衝能力。中國的治理結構比較穩定,經濟問題被極端政治化的空間比較小,公眾更加相信經濟問題的出現和解決有它自身的邏輯,在大多數情況下經濟問題是無法通過激進政治手段解決的。中國的治理體系有利於保持全社會的這種理性認知,這非常重要。

無論是豬肉漲價還是前幾年出現的“蒜你狠”等等民生經濟波動,人們看到政府確實在急百姓所急,在想方設法加快問題的解決。總體看,中國社會對出了民生問題,政府全力解決,而且能夠取得成效,是有信心的。

豬肉漲價有多個原因,其中非洲豬瘟最為突出。由於生豬出欄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只需要半年左右,這次豬肉漲價經過未來幾個月的努力逐漸平復,應當說大有希望。

很顯然,我們首先應當儘量避免出現豬肉如此大規模漲價的經濟事件,它肯定是不好的,而且潛含著一定社會風險。與此同時,中國要繼續加強面對民生經濟波動時形成公眾理性認知的系統性能力,這兩股勁都很重要,哪一手都軟不得。前一手如同足球的中場,打得越好後防越穩固輕鬆。後一手則是後防線和守門員,它同樣容不得半點疏忽。

中國這麼大國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盡心盡力,為全局的穩定和強勁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