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通詩、書、畫——美學理論再探

“風骨”

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美學範疇之一,

一種健康的、足以振起和感發人心的

審美原則。

它曾結合著各門類藝術創造的特殊規律,

對傳統藝術創作和理論批評起過

不可忽視的規範作用。

書、畫及詩文創作中,

“風骨”範疇的語源、內涵和生成途徑是什麼?

它在古代美學範疇體系的邏輯位置如何?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汪湧豪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資料

與研究中心主任

陳子善

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總經理

賀聖遂

帶你一窺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發展的有機節律

一探中國古代藝術之美

8月20日书展活动预告 |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活動信息

【活動時間】

2019年8月20日11:30—13:30

【活動地點】

中版書房: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路345號(東方出版中心)

【活動嘉賓】

汪湧豪 陳子善 賀聖遂

8月20日书展活动预告 |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中國古典美學風骨論(修訂本)》

汪湧豪 著

商務印書館

2019年7月

定價:65.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書、畫及詩文批評理論,從語義學的溯源開始,對“風骨”範疇的語源、內涵和生成途徑,其在克服藝術創作程式化傾向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美學範疇體系的邏輯位置,以及與傳統文化的深刻聯繫,一一做了系統深入的論述。由於傳統美學的理論品性是由一系列像“風骨”這樣具有範式意義的重要範疇衍生、發展和集群構成的,因此對它的考察和研究,足以窺見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發展的有機節律,並最終為構建古代藝術史、美學思想史的理論大廈提供紮實的基礎。

8月20日书展活动预告 |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汪湧豪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曾為日本九州大學客座教授,神戶大學特任教授。主治中國古代文學與美學,兼及古代哲學、史學與文化批評。著作有《中國文學批評範疇及體系》《言說的立場》等十四種;曾獲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獎、中國國家圖書獎、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以及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至三等獎多項。

《中國古典美學風骨論(修訂本)》

8月20日书展活动预告 |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8月20日书展活动预告 |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