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一種關於精神上的需求

美學——一種關於精神上的需求


人,除了物質的要求之外,還要有一種精神的要求。人作為一種感性的個體存在,從空間上和時間上來說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要超越這種個體存在。西漢《淮南子》中的一段話:“凡人之所以生者,衣與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雖養之以芻豢,衣之以綺繡,不能樂也。”其大意是:人之物質生存是第一種需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吃飯和穿衣,但是如果把一個人關到一間黑屋子裡,即使吃得很好,穿得也很好,他也不能感到快樂,即“不得樂也”。


為什麼?因為他看不見,也聽不見。眼睛和耳朵是我們的主要感覺器官,也是主要的審美器官。若看不見聽不見,就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區別,也就不能超越自己。這時,他在牆上打一個洞,就能喘口氣,身心就舒展了很多;再開扇窗,陽光進來了,就會感到很高興;若再把他放出這間黑屋子,出了門,看到外面人來人往的熱鬧場景,他就會感到更加高興;再進一步說,如果他登上泰山之巔,看到日月星辰、壯麗的山河,豈不大哉?豈不樂哉?從開窗走出房門到登上泰山,就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這就是一種精神。


人需要一種精神上的需求,人就是為了美妙的事物而存在,也是為了欣賞美妙的事物而超越於萬物。人是有著美的感覺的動物,沒有了美的感覺、沒有了美的事物,人就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而變得木然與萬物一體了。我們也許會為了某一刻美妙怡人的感覺而獨自心醉神迷,也許會為了某一次的慷慨悲歌而痛哭流涕;也許是早晨的一滴露珠,發現了人生的短暫而可畏,也許是夏夜長空中滿天無盡的星光,照徹寒潭般的心源,一切是如此的晶瑩而美麗。生命就是如此,在偶然中充滿著滋潤,在滋潤中孕育著生機。美妙的事物就在人的心裡生長著,而且生髮出無窮的意義。


是非也許在人生中是不關緊要的,最要緊的也許只有那顆能時刻感受美的心靈。


我們的忙碌為了什麼呢?也許就是為了那莊嚴的、柔和的、豔麗的、平淡的、活潑的、沉靜的美的存在而存在罷了。這,也是我們的美學存在的基礎。審美就是一種超越活動,美學對於一個人的人性的完善,人生修養的豐富,是不可缺少的。


對於一個對美學滿懷認知期待而沒有涉足這一學科的人來講,所理解的美學大概就是這種充滿詩情畫意的感性世界吧!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常規的美學並不像這些美麗的自然現象,或一首詩、一幅風景畫那樣富有魅力,因為美學作為一種理論學科,它的任務不是讓人僅僅停留在對美的具體現象的欣賞上,而是要讓人知道這些自然、藝術現象為什麼美,美在何處,並揭示出人們審美的一般規律和特性。也就是說,美學的任務不但是讓人知其然,同時更要讓人知其所以然。這種更深層面的追求明顯意味著,美學研究離不開枯燥的理論,離不開對活生生的美的現象進行抽象的概括。這樣,美學就不可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富有詩情畫意,而是時常顯示出讓人難以容忍的灰色性。


這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美學不美”這個問題。那麼,美學會讓每一個涉足這一領域的人最終感到大上其當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打破一切對美學的幼稚的幻想,也許正是新的美學誕生的開端。德國詩人歌德說過:“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當我們放棄了一切關於美學的不切實際的心理期待,試著在灰色的理論和詩化的審美體驗之間走一條中間道路時,這不美的美學也許最終才會撩開它美麗而神秘的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