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不可同日而語:差別懸殊的事不可比較

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不可同日而語:差別懸殊的事不可比較

戰國後期,秦、楚、齊、燕、趙、韓、魏七大諸侯國,互爭雄長,連年爭戰。

秦國在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經濟和軍事力量都得到發展壯大,實力雄厚足以壓倒東方六國,在戰爭中,也是常常取勝。

縱橫家蘇秦主張六國採取“合縱”的政策。也就是說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這一天,他乘坐著駟馬高車來到趙國,意圖遊說趙王。

趙肅候親自走下臺階迎接他說:“貴客光臨,有何指教?”蘇秦侃侃地談起六國合縱抗秦的主張並向趙王解釋其中利害。

他詳細分析了各諸侯國的強弱、進退之後,又總結說道:“趙國地方千里,秦國必然是覬靚已久,但因為西南邊有韓、魏兩國將趙國擋住,秦國不敢輕易興兵來犯。若是韓、魏投降了秦國,趙國可就保不住了。

趙王聽得毛骨悚然,不覺雙膝移動,靠近蘇秦請教道:“敢問先生,寡人該如何是好呢?”蘇秦說:“依臣之見,莫如韓、魏、齊、楚、燕、趙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最為上策。”

趙王命人拿來地圖。蘇秦指著地圖說:“大王請看,六國的土地加起來,是秦的五倍,兵力總數是秦的十倍,還怕打不過它嗎?”

蘇秦接著感嘆道:“那些鼓吹【連橫】的人,要各國向秦國割地求和,低頭稱臣。大王請想,兩個辦法,一是擊敗和降服對手,一個是被擊敗和被對手降服,難道可以同日而語嗎?”

蘇秦的一席話說得趙王非常信服,於是拜蘇秦為相國,封武安君,賜給了他馬車百餘輛以及大量的黃金、白璧、綢緞,讓他去遊說各國諸候。

公元前333年,六國諸候聚集在洹水(又名安陽河)歃血為誓,立下了盟約,決意一致抗秦。蘇秦受封為“縱約長”,佩掛六國相印,一時成了顯要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