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育雛期間,一定要在保證溫度的同時,注意溼度溫度——由於雞苗的強弱程度不同,所需的溫度也有差距。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看雞施溫,雞苗均勻散開即可溼度——育雛初期,溼度需要達到60左右,往後逐漸過渡到自然的空氣溼度。後期溼度過大,容易引起腸道病!養好雞,雞苗質量必須要硬前期育雛溫度溼度把握很重要:

一,溫溼度不合適,雞苗不容易散開

二,高溼低溫小雞容易受涼

三,低溼高溫,容易灼傷呼吸道粘膜

四, 溫溼度把握不好,還容易造成小雞洗澡!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小雞孵化出來就有腺肌胃炎,所以前期的預防很重要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溫溼度不合適,造成的小雞 洗澡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開口藥沒用好,沙門氏菌沒有淨化乾淨,造成的弱雛出現神經症狀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六要點:

1. 注意控制疾病:雛雞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疾病,尤其要注意的就是白痢。這個疾病是造成雛雞死亡最多的細菌性疾病。該病主要源自於種雞的垂直傳播,7日齡以內多發。一般使用恩諾沙星、慶大黴素等飲水或拌料進行預防。

2. 注意小心看護:雛雞的一切情況,養雞戶要多多關注,比如精神狀態,糞便情況,飲水吃料情況等,以便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同時,要注意避免一切可能造成雛雞受傷死亡的情況,比如渴、餓、踩踏、水淹、驚嚇、貓鼠狗侵擾等。

3. 注意光照、溼度和溫度:光照直接影響雛雞的正常生長活動,所以要合理安排;為防止雛雞脫水,10日齡內的雛雞一般需要較高的溼度;10日齡之後的雛雞為了預防球蟲,需要降低溼度;而雛雞對於溫度很敏感,高了容易中暑,低了容易扎堆擠壓,所以也要適當。

4. 注意飼養密度:有些雛雞出現啄癖現象,可能是飼養密度過大造成的;另外,密度太高也會造成有害氣體增多。所以,不管是平養還是籠養,都要注意育雛的密度。

5. 嚴格消毒:進雞之前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好,如果是自行孵化,孵化期間的器具和種蛋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引發雛雞死亡還有一種疾病叫做卵黃囊炎,就是多由孵化期間的細菌感染引起,所以消毒工作需要嚴格做好。

6. 注意飲水和開食:雛雞進雞舍的時候,往往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因為在出殼之後會有疫苗、裝運等過程,所以進雞之後應該及時飲水。雛雞的飲水要注意清潔,一般可選用涼白開,飲水之後休息四五個小時左右可以安排進食。

雞苗的溫溼度管理,你知道多少,掌握這幾點輕鬆養殖

養殖主要是細節管理,亞菲老師說的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人才是養殖成功的中心,養殖戶各種偷懶的做法,只是給養殖失敗埋下的伏筆。養殖戶只有盡心盡力,重視細節管理,才能做到養殖成功。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家禽養殖全書】,私信發送“在”。定時發佈養殖知識,聊管理,看養殖,探討天下事。歡迎收藏轉發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