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處境解讀別人的話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處境解讀別人的話

從前,有個農民跑到農舍開心滴跟動物們說,馬上就要聖誕節了。

農舍裡的牧羊犬興奮地蹦蹦跳跳,因為去年它在聖誕節拿到了新的狗糧。一轉身,看到火雞在掉眼淚,豬在抑鬱。

“你們幹嘛啊?農夫只是來說聖誕節到了,你們一個個這麼負能量?”狗不懂。

“對你是禮物的到來,對我們是生命的終結。”火雞抱著豬失聲痛哭。

所有的語言,哪怕只是說一點點,每個人解讀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因為處境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是主動說話方,一定要把話解釋清楚。

再舉個例子,一個當紅女演員接到了一部大戲,興奮地跟朋友說。

朋友說:“你去跟導演談這部戲的合作,當然是易如反掌的。”

這句話就可能出現歧義。它可以被解讀為“你是個跟導演潛規則的碧池,所以你能拿到這個電影。”

也可以被解讀為:“你有演技,所以導演認同你的幾率很大。”

問題是,如果朋友沒說清楚的話,而那個女演員也沒有正面確認,那麼可能雙方都有誤會出現。女演員以為朋友在貶低自己,二質問對方的時候,她的朋友又可能搬出另外一套解說詞。

所以,主動評價的一方最好把話說完整,尤其是很容易出現歧義的地方。

你如果是聽者,不懂對方的說話意思,可以用兩種方式溝通。

第一種如果打字說很容易誤會,這句話就是:“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聽起來很生硬,讓人感覺不好。雖然本來是一句中性的問句,大部分人都覺得語氣過重。

第二種就是,你把你的理解以詢問的方式問對方。“你的意思是,我睡了導演,所以易如反掌拿到這部戲嗎?”這樣的二度確認就不那麼生硬。

你也不能定性對方的意思,比如先入為主地認為對方說的是睡導演,而不是演技。

而且很多時候,對方說話的語境很容易看出來所指。

比如,朋友說:“以你的身材,找導演談這部戲,易如反掌。”

這種連誤解的可能都不會有。

如果這個朋友非要說,“我是說你身材很好,很適合拍這部戲。”

這就他媽太牽強了,把別人當傻子嗎?

總之,大家對語境的理解一定要在客觀點。

————如有戀愛、失戀、婚姻、挽回等情感問題,請關注微博情感大V: 賽肯博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