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讲述婚姻的电影有点多。《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和《被光抓走的人》堪称“2019年婚姻劝退三部曲”。

美国、韩国、中国,看似是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家庭故事,内核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82年的金智英》讲述的是女主金智英在步入婚姻围墙后的压抑与挣扎,婚姻之于金智英是怎样从充满憧憬的童话故事变成荆棘遍地的牢笼。

金智英与丈夫是非常典型的东亚小家庭,丈夫是公司职员,金智英过曾经是个业绩优秀的白领,但为了生养孩子而辞掉工作,在家做了几年家庭主妇。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主妇是受到普遍误解的一个群体,很多人都觉得她们的生活安逸闲暇无压力,但这部电影用很多真实的细节,还原了一个家庭主妇的艰辛和无奈。

未婚时被长辈催着早点结婚,刚结婚生孩子又被提上日程,不要孩子被认为是金智英的问题。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有了孩子后金智英全职带娃,日复一日在琐碎的家务中消磨人生。


出门在外,要面对医生“有洗衣机有洗碗机怎么会累”的质疑,还要遭受上班族“带孩子来这种地方真烦人,简直是妈虫”的鄙夷……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当丈夫郑大贤表示,可以申请休假在家带孩子让妻子去上班时,婆婆对金智英怒骂道,“我儿子的事业才刚起步,你想毁掉他的人生吗?”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好不容易重返职场,因为领导认为女员工迟早会因为结婚和生育而无法兼顾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都是先考虑男人。

金智英在这一地鸡毛中变得越发压抑却不知如何改变,其问题核心,在于小我和大家庭之间的矛盾,自我实现和牺牲精神之间的矛盾。

这是东方式婚姻的通病,家长里短婆媳矛盾,而相比之下,看似独立的西方式婚姻也并没能更占优势。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金球奖拿到六项提名的《婚姻故事》就解剖了一段拥有爱情的婚姻是如何被时间消磨殆尽的。

婚姻故事的主人公,妮可和查理,男才女貌,丈夫是才华横溢的舞台剧导演,妻子是极具天赋的演员,两人事业有成,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但这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建立在妮可一再被忽视,一再让自己妥协的基础之上。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当一部试播剧找上了妮可,妮可不想失去这个很好的机会,但要面临的问题是,妮可需要离开纽约去洛杉矶拍戏,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

就在两个人因此产生分歧并且分居的时候,妮可入侵查理的邮箱,发现他和同剧院的女演员出轨,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表面上看是两人对于事业追求的分歧,但其实是两个人价值观上的拉锯。

查理觉得生活在纽约的十年是双方自愿,不存在妮可的牺牲,妮可即便到了洛杉矶也不会幸福到哪里去。

妮可则认为在纽约的生活让她逐渐从一个女演员变成了一个导演的妻子,她变成了查理的附属,她变得越来越渺小,没有再为自己活过。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法庭上双方律师的描述中,查理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混蛋,一个出轨成性的渣男;妮可则是一个酗酒无度的母亲,一个靠丈夫生活的寄生虫……

影片的高潮是二人在查理临时公寓中的一场爆发式争吵。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从得体的讨论演变成互相辱骂,从痛揭对方伤疤到恶毒诅咒,最后再到抱头痛哭说对不起。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争吵中,妮可说过一句话“你太自私了,而且你一点也不自知。”或许这就是很多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的真实写照,更有甚者是自知却依然一意孤行。

爱情不问值不值得,恋爱期间就连牺牲都是幸福的。婚姻却不一样,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斤斤计较谁做的多谁做的少,总要有人来牺牲。

天长日久,付出更多的那方迟早会不堪承受重压,情绪彻底爆发。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82年的金智英》讲述的是婚姻中琐碎所造成的压抑,《婚姻故事》展示的是长期压抑爆发导致婚姻走向破碎。

《被光抓走的人》则发出了灵魂拷问——如果长时间婚姻消磨掉所有的热情,男女双方没有爱了,甚至彼此厌倦,那么婚姻该当如何?是解体还是维系?

一束光笼罩城市上空,许多人凭空消失,留下的人们发觉被带走的人均是一对爱人或者是暗度陈仓的关系,因而得出了一个结论:"被抓走的,是真爱;被留下的,没有爱情。"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继而人们陷入惶恐,猜忌,为证实自己的爱情不惜扯谎造假,表演真情。

黄渤和谭卓扮演婚龄18年的夫妻,每天生活不咸不淡,是很多夫妻的样板。他们原本对光照之说采取无视态度,他们的爱情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亲情。

可是光照过后,不爱甚至和人品不佳挂钩,他们不得不向别人证明他们之间仍有爱情,为此编造谎言结果适得其反,愈加向别人证明无爱。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电影直击了现实生活中最不敢直面的“扮演恩爱”、“出轨与被出轨”、“一厢情愿的卑微爱情”,处处是灵魂拷问,真实到令人窒息。

这三部电影,在结婚率走低离婚率走高已经成为全世界趋势的当下,进一步引发了大众对于“恐婚”、“唱衰婚姻制度”的讨论。

无论离婚还是未婚的人,似乎都因“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抗拒婚姻,甚至恐婚。

对于婚姻的恐惧,多半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

知乎上有个关于恐婚的投票,最多的就是害怕未知和风险。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掌控的,两个人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


想起小陶虹在《奇葩说》中提到“婚姻”时所说的,她认为婚姻就是一场“合谋”,到底要不要进入婚姻,是两个人通过沟通可以达成共识的一件事情。

她认为婚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婚姻。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这个所谓的标准是谁来制定的?这个标准真的是不可以改变吗?可不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彼此达成共识的标准?


想通了这一点,对于婚姻的未知恐惧似乎消减了许多。

在无常的人生里,也许前一秒还对爱情不抱期望,下一秒就在转角遇到爱。

恐婚不是一种极端的思想,结婚也并非一种绝望的选择。无论是结婚还是单身都是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希望你有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任意一种选择。


年度婚姻劝退三部曲:我们为什么恐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