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桑葉方清肺潤燥

近期天氣漸暖,但晝夜溫差大,一些素有肺病、腸病、體質偏熱的人群容易出現呼吸和消化道方面的不適,如感冒、咳嗽、咽痛或大便乾結等。此時,最適合使用藥食兩用的桑葉,幫助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

三款桑葉方清肺潤燥

自古,桑葉就是常用的一種藥物,《本草綱目》載其“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臨床上,常用其治外感風熱引起的風熱、頭痛,燥熱傷肺引起的咽乾、咳嗽,以及肝經風熱導致的目赤澀痛、羞明流淚,肝陽上亢導致的頭暈目眩、血熱妄行吐血或皮下出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含有的多種物質,有降血糖、抗菌、降低膽固醇、促進表皮生長的作用。除了生用,桑葉還可蜜炙,就是生桑葉加煉蜜拌勻,稍燜,用小火炒至蜜汁吸盡而成,其潤肺止咳之力強於生桑葉,故多用於肺燥咳嗽。

在此,推薦三款桑葉的藥膳方:

桑菊清心飲。取桑葉10克、菊花10克、燈心草2克、甘草5克,加水1000毫升,煮開10分鐘後分次飲用,或加開水燜後分次服。方中,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燈心草清心火、利小便。幾味合用,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適用於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症見心煩急躁、口乾舌燥、多夢、小便黃,或伴結膜充血發紅、咽痛、舌質偏紅等,也適合感冒初起有上述症狀者。

桑葉南北杏豬肺湯。將桑葉20克、南杏10克、北杏10克、川貝3~5克、蜜棗2枚,加水煮開半小時;準備豬肺250~500克,洗淨切開、焯水,加入藥材湯中同煮20分鐘,飲湯吃肉。方中,南杏仁入肺、大腸二經,能止咳潤肺平喘、生津開胃,治虛勞咳喘、腸燥便秘;北杏仁又名苦杏仁,能祛痰寧咳、潤腸,注意用量不宜過大;川貝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以及散結消腫的功效,臨床上可用於肺虛久咳、燥熱咳嗽以及瘰癧、乳癰等症狀的治療。本湯方具有清潤肺臟的功能,可以作為咳嗽的輔助性藥膳,適用於肺熱或肺躁以及咳嗽後期,症見咳嗽、乾咳或痰黃、口乾舌燥等症狀。

桑葉瘦肉湯。桑葉30克,加水適量,煮開20分鐘,準備瘦肉、食鹽適量,放入鍋中煮熟即可,喝湯吃肉。本方具有清潤肺臟的功能,可用作咳嗽的輔助性藥膳,對於大便乾結、常口乾喜飲、舌質紅乾薹少的人群,具有清熱通便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陽虛體質患者應慎用桑葉,風寒感冒、口淡、咳嗽痰稀白者也不宜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