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四月的春風是和煦的,夾雜著梅花的香氣,在這美好的季節裡如果來一場散散心的旅行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現在省內旅遊已經逐步放開,江蘇的小夥伴們可以來賞一賞無錫的春光,約上一兩個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生活和旅遊上看,無錫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城市,城市秀美小巧,人說話儂儂細語,清晨細雨沾青瓦,嚼上一口熱乎乎氣軟糯的青團,這是江南的生活。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無錫是我國江南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史記》記載,商朝末年,周大王長子泰伯及其弟仲雍從陝西來到這裡定居,築城於梅里,今錫山市梅村一帶,建“勾吳”國,這是無錫建城的開始。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著名對聯的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據說出自於惠山古鎮,惠山古鎮位於京杭大運河無錫北塘段南岸,距城西五里,地處惠山之麓。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惠山古鎮各行業會所佔一定數量,其中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公所、建築業行會,婺源會館等,成為古鎮亮點。惠山古鎮具有水陸二條交通線,水路由京杭大運支流三里至古鎮腹地,陸路離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香火旺盛。無錫的標誌性建築錫山龍光塔,始建於明萬曆間,是古鎮一景。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惠山古鎮名氣很大,因為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古鎮走到東頭就會看到惠山的上山入口,這裡是要買票進去的。如果不想爬山可以沿著另一條街走一圈,這裡沒有喧囂,多的是小橋流水,古老的祠堂和一些茶鋪。斑駁的牆體記錄著歷史的年輪,凹凸的石頭堆砌的地面被行走的人們,磨得更加平坦了些。池塘裡,河裡總能看到些許各色的鯉魚。古鎮上的小河據說曾經皇上下江南的時候還經過這條河流,曾經的繁華似乎浮現在眼前。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與美的融合,江蘇無錫的惠山古鎮,被稱為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古鎮裡有江南四大園林之一,借景最為出色的寄暢園。乾隆曾六下江南十次光顧寄暢園。後把它複製到北京頤和園中,叫諧趣園。且惠山古鎮中有一百多個祠堂,形成了一個祠堂群。完全是一個歷史寫照。這也是其它古鎮所沒有的。而且多個祠堂家中的泉水井和天下第二泉是融為一體的。從上至下一直匯聚到下游的下河塘中。所以每天都能看到下河塘那龍頭嘴中有水外流。所以我認為惠山古鎮才是真正的一個美與歷史融合的古鎮。值得細細欣賞。歡迎留言區評論。

喜歡我們請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優智旅遊,一個深耕旅遊的原創號。有一種旅行,不為跋涉千里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