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戴孝”從哪來?在古代喪禮是什麼樣的穿著和裝束?


“披麻戴孝”從哪來?在古代喪禮是什麼樣的穿著和裝束?


理論界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喪禮在商周時就有,一直沿襲到明清,其形制和要求一直沒有大的變化。喪禮規範文本就是《儀禮》。《儀禮》是喪事儀禮和民間喪俗的最初文本來源,所以,討論喪事禮俗,必須以《儀禮》為規範的文本參照。

現在所謂“披麻戴孝”,即孝子人員的喪服穿戴,是從古法喪服傳承演進而來的,其文本依據來源就是《儀禮》。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儀禮--喪服》有:“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這是最重的喪服模式,適用於諸侯為天子、臣為君、子為父、父為長子、妻為夫等,即所謂“斬衰”三年喪服。我們一個字一個字解讀。

“斬”就是斬斷的意思,即用金屬工具將布邊斷開。這裡的“斬”有做工的意思,即製作喪服不縫邊,毛邊散著。

“衰”即縗,本義是指用粗麻製成的喪服,“斬衰”“齊衰”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這裡特指喪服上衣。

“裳”,人穿衣服,上衣叫衣,下衣叫裳,合起來叫衣裳,這裡特指喪服下衣。

“斬衰裳者,謂斬三升布以為衰裳。”即是說,裁割三升麻布做喪服上下衣。

“苴”,苴的本義是大麻的雌株,這裡意思是粗麻。

“絰”,絰的本義是帶子,苴絰,就是麻帶子,包括首絰和腰絰,也就是頭上扎麻布帶子,腰上扎麻布帶子。

“杖”,就是扶杖、柺杖的意思,孝子悲痛,身體虛弱,拄著杖,支撐身體用的,也是一種身份的標誌。按喪禮要求,婦人小孩不用杖。現時城鄉喪事活動中使用的“哭喪棒”,就是從古法喪禮的“杖”演進而來。

“絞”,絞是指用帶子扭緊、擰緊、勒緊的意思,絞帶就是將首絰、腰絰等麻帶子擰緊紮緊。

“冠”是帽子,這裡指喪冠,即喪服帽子。

“纓”,纓的本義是指用線或繩等做的裝飾品,纓穗的意思,這裡是指帽纓子。

“冠繩纓者,以六升布為冠,又屈一條繩為武,垂下為纓。冠在首,退在帶下者,以其衰用布三升,冠六升。”喪服帽子用六升麻布製成,垂下一條繩子,繩子帶著纓穗。

“菅”,菅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山坡草地,很堅韌,可做炊帚、刷子等,杆和葉可作造紙原料。

“屨”,屨的本義是指麻葛製成的一種鞋,菅屨就是用菅做成的草鞋。

綜合一下,我們看看《儀禮》關於“斬衰”三年喪服的穿著和裝束是什麼樣子:頭戴麻布做成的帽子,額頭扎著麻帶子,帽子上綴著繩子,繩子上繫著纓穗。上身套著粗麻做成的喪服,腰子扎著麻帶子,下身穿著粗麻做成的喪服。帽子、上衣和下裳都不縫邊,披散著。腳上穿著菅草做的鞋。手裡住著棍子。

由於古法“斬衰”喪服用粗麻製作,用帶子紮緊,不縫邊披散著,這就是後世“披麻戴孝”的來源,其實,作為喪服形式,披麻就是戴孝,戴孝就是披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