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不行了就卖白酒?“凉露”的保健品套路终于掉坑里了

你可能没听说过凉露,但没关系,它已经凉了。

2018年财报显示,青海春天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下降29.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77.96%。这个曾经在虫草行业打出过一片天地的公司,却在进军白酒阵营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遭遇滑铁卢,财报指出,青海春天旗下虫草、广告、投资三大板块收入全线下滑,亏损6500万元。

虫草不行了就卖白酒?“凉露”的保健品套路终于掉坑里了

智障广告语

青海春天在白酒行业的失败,原因并不复杂。从虫草跳到白酒行业,并没有改变这家企业的本质——保健品式的营销套路。只不过和虫草相比,这次因为明显违背常识和人性,一下掉到了沟里。“智商税”没收成,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凉露给自己定了个位:“吃辣喝的酒”,并打出广告词:“入口凉又润,烈酒化春风”,试图让人们接受“吃辣喝白酒”这一产品形象设定,而这纯属异想天开。在人的印象中,一提到“辣”,大多数人一般会联想到“辛辣”、“刺激”等词语,而大多数人对白酒的印象与其如出一辙。

以“辣”的代表火锅为例,一般而言,人们吃火锅,多会选用可乐、果汁等冰爽饮品来中和辣味,而凉露定位“吃辣喝的酒”,意图使人接受“白酒可以解辣”这种设定,似乎表达了一种“在刺激中寻找刺激”的感觉,这与一般人的产品印象与饮品选择目的是相违背的。典型的“一拍脑袋”的决策。

过高的价格定位也是凉露失败的一个原因。根据凉露官方网站信息显示,凉露分为52°和31°两种规格,125m/瓶分别售价21.9元和32元,定价较高。同时,在小酒市场中,诸如江小白等多个品牌早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品牌背书的歪嘴郎节节攀升,本就没有来头、又显得莫名其妙的凉露竞争力太低。

虫草不行了就卖白酒?“凉露”的保健品套路终于掉坑里了

江小白:我早占坑了

虽然凉露在初入市场前期做了大量宣传,但是与其它已经占据市场的知名白酒品牌相比,凉露给予大众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在吃辣附带的饮品品牌里,消费者会更加倾向选择啤酒、饮料等产品,而王老吉、加多宝等凉茶这一替代品也颇受青睐。虽然凉露在广告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但是并非所有的广告都能带来市场的认可。因为,在火锅店选择白酒的消费者并不常见。

凉露凉了的背后,再次映射出中国市场的大气候发生了变化,那就是过去三十年那种编句流行语、靠广告狂轰乱炸就能发财的套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虫草不行了就卖白酒?“凉露”的保健品套路终于掉坑里了

哪儿都补,就不补脑子

通过广告、事件营销来售卖产品,这是青海春天销售的一贯套路。早在其主营业务还是冬虫夏草——极草X系列产品之时,青海春天就通过在央视投放巨额广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5年,青海春天总市值超过300亿元,“极草”系列产品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产品营销功不可没。

在失去“极草”这颗大树之后,青海春天改变发展方向,转型做酒,并投资巨额广告费用来为其增势。这种典型的保健品营销式套路,虽然可能在初期炸出来一点收益,但是不靠谱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检验,用户大量流失就会成为必然事件。

“爆品”成就不了真正的事业,只会沦为是市场经济中的“流窜犯”。青海春天这样以“怎么卖”而非“卖什么”为诉求的公司,真需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未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