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市場監管局提醒:勿食!中毒無特效解救藥物

提醒市民勿食河豚 織紋螺和野生蘑菇

毒性強

據介紹,河豚魚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性毒素,不易被一般物理性處理方法破壞,人食用中毒後20分鐘會出現口、唇、舌尖、手指輕微麻木等症狀,隨後出現嘔吐、步行困難、言語困難、進而血壓迅速下降,呼吸困難,甚至引發死亡。織紋螺俗稱麥螺、白螺,會通過食物鏈富集產生神經性毒素,能通過阻斷細胞的鈉離子通道而達到切斷神經傳輸,使人體出現肌肉運動障礙等病徵。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毒性成分複雜,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野生蘑菇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

無特效解救藥物

食用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導致中毒沒有特效的解救藥物。為保護公眾身體健康,避免發生誤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近日,市食安辦對外發布了食品安全消費警示,提醒市民不捕撈、不購買、不食用河豚魚、織紋螺等水產品;不採摘、不食用野生蘑菇,外出就餐時謹慎選擇魚類貝類菌類等食品,消除僥倖心理,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同時勸導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要食用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改變不良飲食嗜好和風俗習慣。

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誤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後,如發生口唇、手指麻木、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的,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不得延誤。同時,一旦發現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加工經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應及時撥打12315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對從事生產經營河豚魚、織紋螺和野生蘑菇的單位和個人,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予以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