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藥改契機推進“三醫聯動”中國醫改破冰前行


以藥改契機推進“三醫聯動”中國醫改破冰前行

2019年,降藥價“虛火”之戰在中國各地打響。如何藉助此次國家藥品採購機制重大改革的契機,深化醫藥、醫療、醫保聯動改革,進一步破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已歷經十年的中國新醫改,正在破冰前行找尋答案。

近日,肺癌患者陳寧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她一直服用的抗癌靶向藥吉非替尼,從此前的一盒2280元(人民幣,下同),在當地直降為547元,再加上醫保報銷,陳寧未來每月自付費用只需幾百元。

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至全國,不僅是肺癌領域,腫瘤、乙肝、高血壓、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醫藥費用在多地都顯著下降。

中國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醫保談判近日也備受關注。70種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新藥“入圍”醫保,涉及腫瘤、罕見病、丙肝、糖尿病、耐多藥結核等領域,價格平均下降60.7%。

為確保“自降身價”的藥品質量“不打折”、供應“不斷貨”,中國官方採取多舉措加強藥品臨床使用情況監測,並逐步建立健全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機制,在保證質量和供應的同時,力促藥品迴歸合理“身價”。

深化“三醫聯動”改革

質量過硬卻沒有“營銷費用”的藥品,如何才能獲得醫改主力軍——醫務人員的“青睞”?

業內人士指出,切斷醫院與藥品的利益鏈條,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離不開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行業薪酬分配機制,從“以藥養醫”轉變為“以技養醫”。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謝顯金透露,在當地醫改前,自己一年工資不超過十萬元。近幾年,年薪至少翻了一倍。

三明市是全國醫改的“明星城市”。2012年,該市醫保基金虧損約2億元,在巨大壓力下被迫啟動醫改。通過大力深化醫藥、醫療、醫保聯動改革,實行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將騰出的空間主要用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優化醫院收入結構等。

三明醫改不斷突破利益藩籬,“步步驚心”卻成效顯著。三明市城鎮職工醫保住院次均費用由醫改前的6553元下降到2018年的5847元;醫務人員年平均工資從醫改前的4.22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11.34萬元。

今年12月28日,中國衛生與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問世,堅持“三醫聯動”改革作為新醫改推向縱深的關鍵被納入其中。日前,中國官方已制定“時間表”,明確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互聯網+”助力分級診療

在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值班醫生面對著一臺大屏幕,屏幕裡的患者因為突然胸悶、氣短,在銀川市大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的陪同下,通過在線互聯網門診接受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的診療。

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自2018年獲批以來,已構建起從自治區覆蓋到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探索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低成本、可複製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在該模式的推動下,有效實現優質資源下沉,盡力讓當地民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曾經醫療資源相對落後的寧夏已經站在了中國新醫改的前沿。

作為解決“看病難”的重要舉措,中國多地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特色分級診療模式:利用“互聯網+智慧家庭醫生”方便社區居民就診;用自助機讀取醫保卡,繼而定向分診;通過區域醫療協作平臺進行雙向轉診……

截至目前,中國新醫改已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下降到了30%以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表示,未來將針對藥品集中採購見效過程中的堵點和痛點,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破冰前行,進一步提升民眾的獲得感。


2020,多家藥企高管離職

1月8日,上市公司天津力生製藥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副總經理馬霏霏的書面職務變動報告,馬霏霏因工作變動原因,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除天津力生製藥外,自2020年1月1日以來,每天平均至少有一家藥企出現高管離職。

1月1日,深圳翰宇藥業發佈公告稱,原公司副總裁楊俊因個人原因辭去相應職務,離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同日,天泉藥業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於2019年12月30日收到財務負責人吳海榮遞交的辭職報告,自2019年12月30日起辭職生效。吳海榮辭職後不再擔任天泉藥業其它職務。

1月2日,佛慈制藥發佈公告宣佈了新一年的人事任命——包括聘任尚壽鵬為公司總經理,聘任王新海、呂芝瑛、馮曉雲、柴國林、王迎春為公司副總經理等,其中呂芝瑛還將同時擔任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一職。

1月2日,成立於2007年的全球性臨床CRO企業方恩醫藥發佈消息,聘任資深國際CRO高管甄嶺為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月2日,江中藥業發佈公告,宣佈其原財務總監羅鵑申請辭職,在聘任新的財務總監之前,由公司財務部負責人李小俊代行財務總監職責。

1月2日,普洛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總經理祝方猛、高級副總經理徐新良、副總經理金旻已呈交辭職報告,三人皆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現有職務。

1月4日,葵花葯業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於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張延輝的辭職報告,其表示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相關職務。

1月6日消息,春光藥裝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1月3日收到其他職務副總經理王銀遞交的辭職報告,自2020年1月6日起辭職生效。

此外,有消息顯示,原一心堂總裁趙飈自2019年11月換屆選舉後,已經不再是該公司董事及高管,有猜測指出其或已經從總裁的崗位上離職。

變動背後,是更大的挑戰與壓力

之所以說離職潮延續是因為——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醫藥類上市公司的高管離職除了3月份以外,其餘月份的離職人數都居高不下。

具體來看,5月的離職人數最多,高達110人;4月、8月和9月的人數超50人,其中4月的離職人數為69人。

具體來看,在過去的2019年,跨國藥企多達45位高管離職,涉及阿斯利康、諾華、禮來、羅氏、賽諾菲、BMS、GSK等藥企。

除跨國藥企外,神奇製藥、江蘇吳中、麗珠集團、新華製藥、佛慈制藥、漢森製藥、通化金馬、現代製藥、華仁藥業、南京醫藥、中恆集團、衛光生物、太極集團、南華生物、羚銳製藥、精華製藥、海南海藥、金陵藥業、同仁堂國藥、通化東寶、葵花葯業等幾十家國內藥企均有董事長等高層管理人員離職。

另有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輝瑞,賽諾菲,諾華,GSK等知名跨國藥企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總數已經接近2萬人。

面對頻繁的人事變動,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醫藥行業不景氣、一年比一年更難了。

醫藥發展發展壓力的背後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越來越多的社會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醫療費用不斷增長,醫保籌資壓力增大,為了平衡籌資和支出,維持醫保基金的可持續發展,醫保作為購買方,控費需求增強。

雖然醫藥行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行業,資本市場對生物技術和醫療健康的追捧僅次於IT和互聯網產業,但是在控費的壓力之下,有醫保相關人士對賽柏藍表示,降藥價是全球趨勢,美國也在出臺一系列法案試圖降低藥價。

在控費需求之下,醫保局開始騰籠換鳥,無論是重點監控輔助用藥,砍掉用量大,濫用明顯的輔助用藥;還是國家組織藥品帶量採購,力圖擠幹仿製藥價格水分並倒逼原研藥降價,亦或是醫保藥品談判,都對一眾藥企造成了不小的生存壓力。

除購買方施壓外,藥物研發同質化,藥企投資回報率下降,開發新藥的成本不斷攀升也在加大對藥企的挑戰。

在壓力與挑戰的背後,無論是國內外藥企還是一眾醫藥人都需要不斷做出新的選擇。在日前的一次會議上,賽柏藍就瞭解到,一位投資合夥人表示,對於藥企來說,賽道的選擇越來越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