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前不久,我們欣賞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中的代表傑作,今天,“貝多芬之旅”將繼續前進,在他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中尋找時代的剪影。

同九部交響曲的軌跡相似,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到了1800年以後漸漸擺脫了古典主義奏鳴曲的固有形式,對傳統的奏鳴曲式進行了大膽的突破。而且在歐洲啟蒙運動的時代大潮後,貝多芬尤其關注世界和平與人類幸福的終極命題,並傾向於在音樂中融入個體的情感。這些在音樂史上散發著耀眼光芒的鋼琴奏鳴曲,也早早就預示了浪漫主義時代的到來。


將“奏鳴曲式”進行到底的“暴風雨”

《D小調鋼琴奏鳴曲“暴風雨”,Op.31, No.2》創作於1802年,三個樂章自始至終使用奏鳴曲式。

第一樂章充滿了緊張和激情,極富戲劇性;

第二樂章“柔板”則描繪了一幅詩情畫意、充滿無盡幻想的畫卷;

第三樂章“小快板”充滿無窮的動力,第一主題經過多次變奏,如同生命的腳步快速走過。

很多人將這部作品與莎士比亞的劇作《暴風雨》聯繫在一起,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貝多芬確實和《暴風雨》主人公普洛斯彼羅一樣,堅持與命運作不屈鬥爭,熱愛生活並保持崇高理想,在苦難中涅槃。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暴風雨》中的米蘭達 1916


一掃陰霾的“黎明”

《C大調鋼琴奏鳴曲“黎明“,Op.53》創作於1804年。

“黎明”這個標題並沒有經過貝多芬“批准”,很有可能是出版商為了銷量“KPI”杜撰的。貝多芬把這部作品題獻給長期幫助自己的朋友華爾斯坦伯爵,所以這部奏鳴曲更常見的標題是“華爾斯坦”。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黎明”和《第三交響曲“英雄”》都是貝多芬在度過“海利根施塔特”危機之後創作的,這部作品中洋溢著蓬勃的朝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時貝多芬的創作已不再拘泥於曲式上的戲劇衝突,而在鋼琴上創造出更多富有交響性的色彩,真正把鋼琴變成了一支“小型交響樂團”。


“熱情”中“放飛自我”的展開部和尾聲

《F小調鋼琴奏鳴曲“熱情”,Op.57》的標題又是出版商起的,但這回出版商顯示出了水平。

“熱情”聽起來確實令人精神振奮,充滿激情。貝多芬的個人情感在這部作品中揮灑地暢快淋漓,他用最簡潔的音樂素材、最精煉技法寫出了最豐沛的情感。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熱情”也徹底突破了古典主義鋼琴奏鳴曲的常規結構,把展開部建立在呈示部基礎上的同時,又融入一個全新的、節奏果斷的主題,進一步鞏固音樂主題中的意志、決心和必勝的信念。而全曲的尾聲(Coda)也被再次發展,在沸騰的音樂達到頂點時插入一個急板,使沸騰的熱情再次衝破所有束縛,鼓舞人心的力量預示著最後的勝利,使之成為貝多芬所有奏鳴曲中最震撼的尾聲。


“告別”舊時代,這回是貝多芬自己起的標題

《降E大調鋼琴奏鳴曲“告別”,Op.81a》記錄了貝多芬與他的朋友、學生魯道夫大公在動亂中分別直到重逢的場景,時間線從1809年5月拉到1810年1月。這次,貝多芬沒等出版商“下手”,自己就起好了標題。

“告別”的標題運用貫徹始終,三個樂章的小標題分別是“告別”、“離開”、“重逢”,貝多芬將這幾個單詞的字母用對應的音符“編碼”,寫成每個樂章的主導動機。

貝多芬開始給奏鳴曲起標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浪漫主義歷史浪潮的勢不可擋,也是人們越來越渴望自由表達情感的真實寫照。也許,貝多芬音樂最為動人的地方正在於,他的情感就是作為一個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他所經歷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高潮與低谷、苦難與希望,都是我們每個人正在經歷的。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到此還沒結束,下期我們走進貝多芬的晚年~

“黎明”前的“暴風雨”,“熱情”後的“告別”

文案:暮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