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康熙大帝駕崩後,45歲的皇四子,雍親王愛新覺羅·胤禛即位,這就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雍正皇帝。雍正帝在位13年,58歲去世,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他一生勤政、整頓吏治、銳意改革,為“康雍乾”時期的繁榮,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而對於雍正皇帝的後宮情況人們知道的並不多。一部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將雍正帝的後宮描繪成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宮鬥戲,使得雍正帝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最後氣絕而亡。那麼雍正帝真實的後宮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皇帝后宮前三位后妃

其實,在我們查閱清朝史料的時候會發現,清朝的十二位帝王中確實存在著嚴重的宮廷鬥爭,甚至還發生過流血衝突事件,但是唯獨在雍正皇帝的後宮中沒有這些情況發生,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風平浪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雍正一朝,不論是官方史料《清世宗實錄》或者《雍正朝起居注》,還是其他的野史雜文佐證,對於雍正帝的後宮爭鬥都沒有相關的記載,由此可以證明雍正皇帝的後宮確實沒有發生什麼宮斗的情況。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我們說宮鬥,也就意味著是女人們的鬥爭,我們就來說一說雍正帝后宮裡前三位后妃。首先是中宮皇后烏喇那拉氏,這位烏喇那拉氏是一個非常仁慈的皇后,史書中記載說她“逮下為仁”,也就是對待她下邊的妃嬪、太監和宮女都非常仁慈,就連她死後,雍正皇帝給的諡號也是“孝敬皇后”,所以是不可能有什麼宮廷鬥爭的。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後宮中的“二號人物”就是年妃,是《甄嬛傳》中華妃的原型,但不像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歷史上真實的年妃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史料中特意記載說年妃“於皇后前恭謹小心”。還有就是年妃的身子非常羸弱,就像個宮廷版的林黛玉,所以說以年妃的性格和身體也是不會參與什麼宮廷鬥爭的。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後宮中的“三號人物”就是熹貴妃鈕鈷祿氏,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母,熹妃出身不是很好,家庭環境造就了她處世不爭的性格,而熹妃的地位也是穩步上升的,生下乾隆被封為熹妃,年妃死後成為“二號人物”,等到皇后去世,熹妃就成為後宮實際上的掌權者。只能說她是運氣好,是一個有福之人,所以說熹妃也不是一個能挑起宮廷鬥爭的人。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皇帝如何避免儲位之爭

後宮之中,母憑子貴,后妃們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將來做皇帝,難免會使用各種手段,歷朝歷代關於儲位之爭大都伴隨著腥風血雨。在康熙朝的時候就非常激烈,而雍正作為康熙的第四子,那是親生經歷了此事,並參與到了儲位之爭中,隨著康熙皇帝兩度廢立太子,拉開了“九子奪嫡”的序幕。沒辦法,兒子太優秀了,而且還多,皇長子胤禔、皇二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這麼多自己的兒子互相結黨,爭奪皇儲之位,使得康熙皇帝心力交瘁、日夜操勞。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皇帝即位後,為了避免骨肉相殘的事情發生,不讓歷史重演,於是就在雍正元年首創秘密立儲制度,就是將皇太子的人選提前寫下來,放到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這樣就不會有什麼儲位之爭了,如果太子人選有不妥之處還可以再改。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儲制度,既有利於在皇子中擇優選拔,同時避免了皇子們爭奪儲位,解決了困擾大清王朝儲君確立的難題,堪稱兩全其美的立儲制度。雍正朝沒有因為儲位之爭發生過流血衝突,雍正駕崩後,皇四子弘曆憑藉秘密立儲制度即位登基,是為乾隆皇帝。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帝后宮風平浪靜的原因

后妃人數較少,後宮是非也少。我們說清朝的後宮分為八個等級,分別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如果把這些等級都配齊那肯定是后妃成群的,但是雍正皇帝並沒有配齊。我們可以做個對比,雍正的爺爺順治帝活了24歲,卻有32位后妃;雍正的父親康熙帝有55位后妃;雍正的兒子乾隆有41位后妃;而雍正只有25位后妃,這25位后妃給雍正生了16個孩子,其中10個皇子死了6個,只剩下4個。這麼看雍正的后妃少,子女也少,是非爭鬥當然就少了。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一生勤政,無心留戀後宮。雍正皇帝非常勤政,他是中國古代最勤政的一位帝王,他沒有這種心思留戀後宮。雍正皇帝繼位之後,有很多政事需要處理,整頓吏治、發展經濟、鞏固皇權,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批閱奏摺上面。比如在雍正元年,他一年批閱的奏章就達到10498件,每天合29件;到了雍正二年,工作量又大了,批閱奏章高達13327件,每天合37件,雍正每天都要用硃筆批註,所寫批文比奏章正文還多,每天都要書寫上萬字。所以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雍正皇帝就沒辦法留戀後宮,而那些后妃們也就沒有了爭搶的對象。

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為何他的後宮卻是風平浪靜的呢?

雍正心力不濟,不想後宮之事。我們說雍正皇帝在繼位之前,就參與到了儲位之爭當中,那時候就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等到雍正繼位後,那就更辛苦了,幾乎沒有哪個人承認雍正皇帝得位是正常的。“母子不和、兄弟反目、大臣忤逆”,雍正的母親烏雅氏一直認為皇位應該是小兒子胤禵的,所以拒不接受雍正的皇太后尊號;而兄弟們也因為儲位之爭,互相不服,明爭暗鬥;就連有些大臣也敢忤逆皇帝。雍正就是因為沒有母親依靠、沒有兄弟幫助、手下的大臣還陽奉陰違,只能依靠自己來處理全國的政務,已經是心力交瘁了,根本就想不到後宮之事,也實在是沒有精力去在意了。

就是因為這麼多因素的多重疊加,才造就了雍正一朝的後宮風平浪靜的奇異景象,當然也正是因為沒有後宮的爭鬥攪亂雍正皇帝的心緒,使得雍正皇帝能夠一門心思處理朝政,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