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哭泣是嬰兒傳達需求的一種手段,當嬰兒飢餓或者身體不舒服時,通過哭泣來向父母傳達需要幫助的訴求。仔細體會嬰兒的不同哭聲,家長根據嬰兒哭泣方式的不同來判斷嬰兒的需求。比如:嬰兒不舒服、疼痛時,會突然大哭,且聲音尖銳;飢餓時聲音短促而低沉,且時高時低;通過聲音來分辨嬰兒是飢餓,困了想睡覺還是身體不舒服。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尤其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要格外關注,只要一聽到哭泣,立馬做出回應,這個時期的嬰兒極度缺乏安全感。剛出生的嬰兒家長還沒有適應這個小傢伙,對嬰兒的照顧不周到,需要家長和嬰兒慢慢的互相適應,家長要多瞭解嬰兒的習性,便於更好地照顧嬰兒,使嬰兒茁壯成長。其實用不了多長時間家長就可以掌握嬰兒通過哭泣來傳達的意識。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解決嬰兒哭泣的最好辦法就是立即作出回應。家長也不要擔心,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會被寵壞的,對孩子應給予足夠的關注,這樣他們哭泣的時間就不會太長,家長也不用去擔心孩子哭的時間長會哭壞嗓子。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首要需求

嬰兒哭泣時,首先要解決的是他們迫切的需求,比如:孩子又冷又餓,並且尿布是溼的,家長首要做的是先給孩子保暖,更換乾爽的尿布,在餵奶。如果剛喂完奶沒多久,尿布也是剛更換的,衣服穿得也足夠保暖,但是孩子還是不停地哭泣,此時家長可以尋求以下安撫手段。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哭泣時常用的安撫手段

1. 搖晃

用搖椅或者抱在懷裡輕輕的搖晃。很多家長哄孩子時習慣走來走去的搖晃孩子,這就使孩子養成習慣,不晃悠就哭泣。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2. 撫摸

輕輕的撫摸孩子的頭或者拍打背部,讓孩子感受到母愛。

3. 唱歌

唱一些童謠或者和孩子說話,播放輕音樂。

4. 轉移注意力

用一些平時比較感興趣的玩具逗弄孩子玩樂,分散孩子哭泣的注意力。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很多嬰兒不哭睡不著,哭一會反而入睡得更快。哄睡時儘量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有光線,昏暗的環境更容易入睡。哄睡時也可以唱童謠、安眠曲、睡前故事或者播放輕音樂更有助於安穩入睡。

選擇仰臥睡

一歲以下的孩子在睡覺時儘量仰臥睡,仰臥睡姿對嬰幼兒來說更安全。睡覺時不要讓孩子睡在鬆軟的物體上,如:枕頭、海綿墊、棉被、以及一些毛絨的玩具。其一太軟不利於嬰兒脊柱的成長;其二嬰兒翻身容易將口鼻捂在這些鬆軟的物體上,導致呼吸不暢容易發生窒息死亡。最好睡在鋪有床單的硬質床墊上,保證嬰兒房的溫度舒適。不要把嬰兒放在空調、暖氣、打開的窗戶等通風設施旁邊。

熊孩子哭泣到“炸毛”,家長無從下手,不如試試這幾個方法

對孩子有耐心

一些嬰兒哭泣是困了,需要哄一鬨才能入睡,家長要耐心、溫柔的撫摸安慰,更有助於入睡。有些嬰兒喜歡搖晃,家長抱著走動,輕拍後背等都可以緩解嬰兒的哭泣。

不要因為嬰兒的哭泣有心理負擔,哭泣並不是在家長沒照顧好,不是好家長。沒有一個家長可以保證每次都可以哄好哭鬧的孩子,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家長能做的就是尋求孩子哭泣的原因,解決孩子的哭泣,安撫好孩子,好好做休息,然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我是【靠譜爸媽育兒經】,歡迎留言關注,如果喜歡也可以收藏起來或轉發給家人哦。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做靠譜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