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静至蓝天下,品读语文味:

它是甘甜可口的清泉,

它是清香四溢的浓茶,

它是芳香浓郁的咖啡,

轻捧一杯,轻抿一口,轻入心扉。

"一身诗意千寻瀑,你是人间四月天"。四月春暖,百花初绽;疫情消散,人间清朗。语文,它带着清香、浓郁、甘甜的味道,邀你品尝;它载着小语同仁的渴望与企盼步入了临沂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的殿堂。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活动开始前期,册山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建博主任已经利用微信平台资源,在群内、各村小下发本次活动通知,明确签到时间,提醒各位老师做好学习笔记,传达每个单元的培训时间点和培训团队。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4月7日上午8:30,全处五年级语文老师齐聚册山中小五楼会议室,伴随着各位老师如火如荼的交流以及讨论中,学校校长张建强同志积极前往会场关注教师动向,强调活动组织的纪律性以及教师学习态度的指导。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紧接着李秀彬主任来到培训现场,为老师们献上了自己的箴言: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首先,李主任针对期末成绩做了简要分析,鼓励老师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辅导优等生、后进生。强调关注毕业生班级,从学习、习惯巩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

其次,对于因疫情因素影响的延期开学,进一步推进教师采用"钉钉直播"的方式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多与学生互动进行互动,及时做好学生线上学习的监督与帮扶。

最后,对于全体老师提出了要求:要做一个有情怀、专业的语文老师。每位老师要有自己的主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博众家之长,积极吸收消化,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希望老师们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做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语文老师,培养孩子对于语文的好奇与探究,正如"因爱一个人而爱一座城市,因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语文",在课堂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魅力,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徐国良主任主要围绕培训活动做了几点概括:第一,指出本次教材的改版更有体系和连贯性,各个年级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是螺旋上升式的结构,强调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理念。第二,点明此次资源的筹备是各个县区精心准备的心血与结果,望各位老师珍惜此次集中培训,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第三,针对上学期期末五年级整体成绩做了论述与分析,提醒各位老师抓住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采取有效的措施创建"活力课堂"。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这是一本略厚且有深度的教材,倘若自己闭门造车,很难把握全册目标以及要素细节之处。"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郯城、平邑、朴园、沂水等的解说下,真乃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一位主体备课老师,精心准备自己的备课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整合要点"等几大方面来解读。以单元为重点,聚焦于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提炼人文主题,明确语文要素,关注双线结构,合理规范每个单元的课型课时以及拓展的篇目,做到一课一得,理解的同时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做到活学活用。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教材的选文具有价值性,编排具有创新新,要属的莫过于"综合性实践活动"。它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强调合作精神,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多方向性思考、自己研究设计与规划,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而展开学习与研究。

培训中,每位老师秉着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跟随着一位位主备老师的思路与讲解,记录自己缺乏的创新性的设计,力求把借鉴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教学环节及流程。针对不同主题的单元,教师都逐条梳理,一一探讨与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对于自己课堂的实用性,急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结合自身及外在环境的情况做综合性考量。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每间隔两个单元的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就会收到一个别致的礼物。精心设计编排的检测题,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和语用性,从单元整体出发,既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又侧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帮助教师更深一步挖掘、理解教材,不要浅尝辄止,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的效果检测。

册山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教材单元集体备课在线培训

为人师者,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他人之助,要予以感谢!此刻,转换身份,变身求知者,衷心感谢每一位老师对教材的分析解读、精心设计不同的课型,为我们呈现了非同寻常、别开生面的盛宴。我们将以所学之识补足自己所教之短,创造富有语文味的活力课堂,不局限于简单的说文解字,而是引导学生领略文本之美,体会语文的味道与魅力,懂得自己捧一杯茗茶,耐心品尝,从茶香、色泽、水质、叶形等去品,品出语文百味。

(刘 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