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8月26日,又一花季女孩在广西失联,在住宿的客栈内发现留给妈妈的遗书。女孩母亲回应,遗书的确是女儿的笔迹,但不相信她会轻生,“她很热爱生活,想复读考更好的大学读医科”。

作为一位妈妈,我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心都是疼的。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母亲可能对孩子并不了解,在她眼里孩子乐观向上,怎么可能会轻生?

先声明一下,写这篇文不是讨伐父母,我们都是作为父母或者将会做父母的人,所以一起分析自我和孩子,尽量做好这个没有入学考试,却时时接受考核的身份,更多的是责任。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我们真正地了解孩子吗?

随着女孩遗书的曝光,事情的走向正在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其实我从十岁时就一直对死亡充满憧憬,我的时间是我所到的罪恶.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难以体会到……我甚至无法摸着良心说我爱你...

最后对不起了妈妈,生了我这么个怪物会让你难过的

但我确实不适合活在这世上... 别浪费资源找我。

我们才知道,这个旁人眼里积极乐观的少女,内心原来是那样的荒芜,而女孩母亲在接受采访时,那一句“她挺乖的,她其实很热爱生活”,也令我无端的难过。

这让我想到《摆渡人》中主人公迪伦,庆幸她遇到了指路人崔斯坦,带她走过了荒蛮之地。而这个少女没有这么幸运。

我是多么愿意相信她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但事实却是,她终究还是没能爱上生活,或者说,她是在假装热爱生活。

于是,有网友对此直言:您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面对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快速作答。

1. 我们和孩子,有时不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久前,山东一13岁的小男孩跳楼自杀。孩子的父母对于警方"自杀"的立案通知书十分不能接受。父母对于这样事实肯定是痛苦和不甘的,但同时也意味着,朝夕相处的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理解:谁会想到孩子轻生呢?近些年我们了解抑郁可能导致自杀,但我们无法辨别什么样的人会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没有标准模样,自然就无法被理解,所以大家反应态度一般会出现两种,要么觉得你没有病,是作,要指责你;要么就觉得你有病,脑子出问题,要远离你。

记得看过一则新闻:一个步入大学校园的女孩突然开始社交恐惧,她害怕说话,害怕别人看她,在宿舍里听到门的响声就会忍不住发抖。她把这一切告诉了父母。却被母亲给了一巴掌:考了个二本,自己不觉得丢人就算了,现在还不想去学校,你是想我跟你爸脸面都丢光吗!

女孩说:我多想证明给他们看我有病啊,可我没法。再后来一天晚上,宿舍楼下一声巨响,她终于证明了自己有病!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家长的坏脾气,把孩子吓得逐渐远离你。

所以,杀死抑郁症患者的,究竟是抑郁症,还是不被理解?

孩子把家长当做护佑她的大树,但父母的不理解,这棵大树最后连救命稻草的功能都没发挥。

2. 最怕中国家长的“我认为”和“那不行”。

不是每一份绝望,都留有痕迹,千万别自以为自己对孩子百分百了解,孩子并非家长的"附属和延续",他们是独立的,他们需要理解和尊重。

你以为的“乖”,孩子可能只是在努力不让你失望;

你以为的“热爱生活”,孩子可能只是在硬撑死扛;

对于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家长们总是按经验主义处理,所以超过他们认知的事情,最后都可能被丢在一个叫“不懂事”的垃圾桶里,中国父母最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了。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家长的“我认为”,不一定都对。

在记录片《他乡的童年》里,在探访芬兰课堂时,国际记者周轶君哭了。和孩子们去老人院画画,她担心自己不会画。但老师说,随便怎样画,这又不是比赛。她看到孩子们在色彩世界里的自由享受,感慨自己从小被否定,这个不行,那个不能。

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儿时如何被对待,长大后就会如何对待他人。中国父母们何时才能懂得,爱的基础首先是尊重, 那个你眼里的小不点,一样能够成为你的依靠。

3. 没有人不想活在爱与温柔里。

心理学家Gary Chapman的《爱的五种语言》一书中,介绍了五种爱的表达方法:肯定的言辞;投入的时间;给出的礼物;服务的举动;身体的接触。

同时,他也提到有效的爱的沟通,关键是我们得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了解对方喜欢什么,而不只是拘泥于我们自己偏爱的爱的表达。

显然,作为父母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这个关键点很容易缺失。所以希望所有的家长们,能够学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最想要的肯定是爸妈的陪伴。就这点来说,邓超和孙俪真的算是模范父母:孩子生日他们从没缺席过。11月12号是儿子等等的8岁生日,孙俪在网上为儿子庆生虽没大的场面,但是对孩子来说绝对是最幸福最温暖的生日!

4. 第一次当父母,我们需要持续学习

首先,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心声。

阮庚梅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暇的世界!"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和孩子根本沟通不来。那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因为我们总会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来,回家对孩子缺少耐心,不觉中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真正的爱,是揣着一颗热腾腾的心,徘徊在孩子的周围,然后,用手指轻轻叩响他的心门:你好,我可以进来吗?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亲子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其实,亲子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也可以主动向孩子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时,就会更加关注父母,变得更懂事和体谅父母。

接着,学会彼此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父母觉得:我生你养你,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有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说,我偷看下你的日记怎么了?

每一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孩子不愿沟通时,我们可以慢慢引导,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该背着孩子窥探他的隐私,更不该刨根问底。

然后, 发现孩子优点,多鼓励少否定。

“你看你,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长没长脑子?”

“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收拾自己的东西!”

我也说过类似的话,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我们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近的人,却不自觉地伤害了他们。当看到他们还会开心地叫你,抱你,没有记恨我们的"狂躁",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揪得生疼。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有一些肢体语言比“语言”本身更起作用。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所有的事,我们不能仗着自己年龄大,总是教训孩子。不能因为孩子一个失误,就否认了他所有的能力。每个孩子都非常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可和鼓励。

最后,用心经营小家,打造有爱的生活

生活忙忙碌碌,很多时候我们被眼前的琐碎蒙住了双眼,忘了去关心身边最近的人。幸福的家庭会对孩子的性格起到积极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互尊重和扶持,让生活充满温馨幸福。

除了焦虑,这届父母更困惑的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幸福,也会带给别人幸福力。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幸福,也会带给别人幸福力。

总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多思考,多学习,多进步。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找到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遇见阿孟,一个喜欢写诗的英文教书匠。愿意用文字还原生活的美好,人性的本真。用温暖的心,感恩此生所有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