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常有思念,記得擡頭看天,也許星星正閃。寫給天上的姥爺。


當再次踏上前往武漢的火車,在漸行漸遠的征途裡,我終於開始接受,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我姥爺這個事實。


這幾天,幾乎寸步不離的陪在外婆身邊,為了安慰她老人家的情緒,一直逼著自己去堅強,甚至連哭泣都只能用偷偷地沉默地方式。聽外婆講她從20歲到如今76歲,跟您56年相依相守的點點滴滴。


她的每一滴淚每一聲嘆息、講到開心事時偶爾露出的點點微笑,她眼睛裡折射出的無盡的痛苦與思念,都彷彿一個個拳頭沉重的敲打著我們兒孫的心。


六天前,週一,正在窗口接待群眾的我接到了這二十多年來最沉重的電話,姐姐在電話那頭泣不成聲的告訴我——您走了。我至今能清晰的感受到當時在電話這端的我的心跳,震驚、痛苦、遺憾、傷心,太多的情緒瞬間湧上心口,用盡最後一絲理智為窗口群眾辦完業務,在跟領導請假的那一刻,真的,就沒有繃住。您這一生都在教導我,遇事要冷靜。您總說人這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風浪面前,只有冷靜才有出路。您看,以前我總是聽不懂。您用自己的生命,教會了我這個人生的課題。


九天前,週五,我跟您打電話,說給您和姥姥買了一些常備的藥還有一些保健品,等過年回家的時候帶回去。您還笑著跟我說,年前要來武漢看看我買的新房子、還說用自己種的棉花給我打了新被子、還說您身體好得很,讓我們在外面不用操心。如果我知道您兩天後就會發生意外,如果我知道那是我跟您的最後一次電話,我一定讓那個六分五十秒的通話再久一點;一定不等到過年,週末就立馬回去陪您;一定不讓您出門,不讓您摔那一跤。可這個世界,唯獨生死,沒有如果。


兩個月前,中秋節回家看您,77歲的您親自給我做飯吃,都是我喜歡吃的菜。照顧我們8個孫兒孫女長大的您,早就清楚的知道我們每個人最喜歡吃什麼。每一次我回去看您,您都會說:“不用回來的那麼勤快,回來就得來回奔波還得花錢。我跟你姥姥身體都好得很,不用總是掛念。”我老是笑著跟您說,不回來在外面花錢更多呢。而且我知道您跟外婆都喜歡我回來,每次看您們為我忙前忙後的樣子,總是想去幫忙,然後您就會說:“我們乾的動,多動動還有利於身體健康。”每次我要走的時候都會告訴您過兩個月我就再回來看您們。儘管總是告訴自己,要常回家看看,因為家裡的老人總是比在外忙碌的我們多很多的牽掛。可這一次,回家的步伐是那麼那麼的沉重。


五個月以前,端午節,回去看您。您身子骨依然硬朗,每次吃飯還要配上喜歡的白酒。我跟表弟總是勸您少喝酒,您總笑著說沒關係,喝一點點。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您愛好這個,所以即使明明知道喝酒對您身體不好,也都隨著您願。我們覺得年紀大了就是要圖個開心,最主要的是,您一直是家裡最有想法最有主見的人,我們習慣了相信您的話,您說沒事,我們就相信真的沒事。


兩年前,即將工作的我跟各方面還不錯的男孩子分手,當姥姥一直在惋惜那男孩子多好多好分了多可惜多可惜的時候,您跟我說:“你即將要去武漢工作,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總歸只要能對你的決定負責就好,別有太大壓力。”然後轉身就對姥姥說:“別老在巧面前說可惜可惜的,都是年輕人,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人孩子剛分開還難受著呢,你老這樣說會影響孩子做選擇。”儘管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但您總可以在思想上與時俱進,總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想問題。


十年前,我到縣城去讀高中。您揹著兩大床被子還有其他的生活用品,送我去學校。因為一直是您照顧長大的,您知道在此之前我去縣城的次數屈指可數。您看出來了我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對陌生地方和全新生活的膽怯和茫然。您幫我找好班級、宿舍,臨回時還給了我一部只能打電話,發短信都不方便的老年手機。跟我說:“你媽不讓你用手機的,怕你亂玩。這是我買的,你有事就打我電話。而且我相信你的自制能力。”一開始看著這落後的老年機,我總是不好意思拿出來給您打電話;後來我媽媽還是給我買了更與時俱進的手機,但我又早已適應了這高中生活,所以一直很少很少給您打電話。還好每星期都會放假,我每次回家你都會做最好吃的菜,說學校生活清苦,回家就要吃好的。

十二年前,剛剛十二三歲的我正處叛逆期,偏偏初中生活也水深火熱,誤打誤撞成為學校“最壞的學生”之列,作為“問題學生” ,總免不了跟班主任唱反調。於是班主任要求全班人不許同我講話,否則就請家長,而我也總是被要求寫檢討還要在班級念出來。我本以為這一切您渾然不知,結果有一天班主任把您叫去,說了半小時我的“壞話”,還因為您不太識字,故意把我寫的檢討念給您聽。您回來說您氣的發抖,擰著我的耳朵說:“讓你去讀書的不是讓你去丟人現眼的。”我知道您一生最要強要面子,那一次真的把您氣壞了。這是記憶裡,您最後一次打我。後來您聽我說班主任帶頭孤立我,一向要強的您拉著我找到班主任,跟他說孤立孩子是在踐踏孩子自尊,讓他跟我道歉。我一直都知道,雖然您沒上過學,但您懂得的道理是哪怕教書育人的老師都不一定會懂得。班主任雖然沒有鄭重的跟我說對不起,但他在班會上說以前的處理方式太極端,以後希望對大家一視同仁。是您,幫我找回了被奪走的自尊。也是您,讓我收掉叛逆,迴歸本質。


十四年前,您照顧七個孩子,還種了很多農作物。黃豆、花生等等,每一次農作物成熟之後,您總會挑一個週末,把我們都帶回村裡去幫忙收割。為了激發我們的勞動積極性,您還給我們“工錢”,兩毛錢一斤,晚上回家過秤結賬。您跟我們說,工作學習都是這樣,越努力收穫就會越多。那時我還並不知道這就是這個社會最普適的規則之一。


十八年前,爸媽為了生計,決定外出謀生。因為爺爺奶奶彼時年歲已高,照顧我們三個孩子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您的肩上。加上您的孫子孫女,那時您跟外婆一下子照顧七個孩子讀書生活,大的上高中,小的才兩三歲。您們就像超人一樣,把我們帶大。每次買一些零食,為了防止我們孩子爭搶,總是公平的均分成7份,自己保管。像幼兒園一樣的一大家子,就這樣一年一年,這吵鬧裡悄悄成長。


二十一年前,四五歲的我並不懂事,有一次去您家玩,從您口袋拿了五元錢,回家後被我爸爸發現。他責問我這錢從哪裡來的,我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爸爸罰我跪在牆角慢慢想,您知道這事立馬趕過來,把我牽起來,還跟我爸爸說錢是您給我的。之後又跟我說:“如果需要什麼直接跟大人說,默默拿是不對的。因為大人看自己東西不見了,就像你的玩具丟了一樣的,會擔心會害怕還會傷心難過。”我說我再也不會了。我其實記事很晚,但這件事總是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從此,我再也沒拿過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二十四年前,剛剛兩歲的我,因為計劃生育,被媽媽偷偷送去給您養育。那時我是您照顧的最小的孩子,所以您跟外婆總是會把一些小零食再分給大孩子之後藏起來偷偷給我吃。然後大孩子總是會問我零食藏在了哪兒,傻傻的我就會告訴他們,結果他們就全吃完了。然後您跟姥姥就又去給我買一點點。這些事情其實我都不記得,都是後來哥哥姐姐還有您們講給我聽的。現在想想那時候的生活真簡單啊,簡單到只要有一點點零食就可以開心一整天。但我知道,那只是因為我們還未長大,彼時生活的壓力都在您們大人肩上。


從來沒有這樣認真的去回憶,每一次想起,都很慶幸我有全世界最棒的姥爺,他陪我長大,教我做人,為子孫三代傾注一切,無怨無悔。只是最大的遺憾,是他再也看不見我們努力奮鬥的樣子。如果真的有童話,我願意相信姥爺只是化作了天上星,在天上看著他最愛的人認真生活的樣子。


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我相信,姥爺必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應我們的念念不忘。

比如當你抬頭看天,星星正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