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分餐制納入文明創建積極推行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合餐制”的弊端,“舌尖上的防疫戰”引起各界高度重視,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許多地方相繼發佈倡議書或行動方案,引導人們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分餐進食,一場“餐桌革命”正悄然推行。

疫情之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守護平安的妙藥良方,隨著政府的牽頭倡導,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一種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正在養成。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囿於“好面子、怕麻煩、不在乎”等傳統觀念,想要摒棄“一雙筷子走天下”的舊俗陳規,避免疫情過後公筷公勺、分餐制又成曇花一現,僅僅停留在倡導和激發的階段顯然是不夠的。在今後,無論是公共大餐桌還是家庭小餐桌,“公筷行動”“分餐制”要想走到最後,還是需要有關部門的硬舉措甚至法律法規的剛性約束。

餐桌衛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一環,餐桌文明也體現著社會文明。全民抗疫是凝聚社會共識、重塑文明習慣的一個重要契機。作為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我們應將公筷公勺及分餐制納入各級文明創建當中,通過具有強制性的舉措,加強推廣和執行,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餐飲和生活方式,並將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通過依法依規管理和規範,推動全社會文明行為的養成與固化。

疫情的爆發,再次警示人們要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飲食習慣,通過文明創建,讓“公筷意識”深入人心,讓“分餐進食”成為文明標配,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其意義不僅僅是徹底打贏眼下的抗疫阻擊戰,更是降低未來的健康風險。(記者 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