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你想要的新冠病毒論文都在這了

日前,中國科學院正式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向全球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提供開放式的瀏覽、檢索和共享服務,為推動世界各國開展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當前,國內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可縱觀全球,多個國家卻正經歷著自己的“至暗時刻”。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中科院為何仍要花大力氣搭建這個平臺?它又將為人類攻克新冠病毒作出怎樣的貢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負責平臺建設的相關機構負責人。

開放合作 一道“必選題”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肩負起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擔當,舉全院之力推進科研攻關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與成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然而,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任何人能獨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中國的挑戰,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挑戰。

這讓國際合作與開放共享成為了一道“必選題”。

科學出版社總經理彭斌說:“新冠病毒在全球快速蔓延,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全球科學家及時分享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成果,對於及早認識病毒、探尋可能的治療方法、開發有效的治療藥物和疫苗都十分為重要。”

事不宜遲,中科院迅速組織起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科學出版社、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等多家單位,著手搭建一個非營利、開放式、新冠病毒科研成果相關的共享平臺,為國內外科研人員提供一站式的瀏覽、檢索、共享服務。

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主任馬俊才看來,中科院長期以來一直都在對全社會開放科學論文資源,但這次系統性、一站式開放共享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科學論文,將使“各國科學家更好地在其他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開展工作,加速新冠病毒科學研究的進展”。

養兵千日 用兵一時

此次上線的共享平臺涵蓋了生物學、醫學、數學、心理學、管理等各學科領域與新冠病毒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共享信息包括科學數據和科技論文兩個方面。

“這次平臺的搭建,得益於中科院內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和文獻情報系統的強強聯合。”馬俊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兩大系統的合作,能夠使中科院的文獻信息與科學數據資源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它們的綜合使用效果。

其實,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上線,也得益於中科院在科學數據及文獻資源方面的深厚積累。

雖然2016年才正式成立,但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在微生物實物資源及數據資源方面已經有著多年的積累,此前的SARS研究信息網、甲型H1N1流感信息平臺、禽流感信息網等院級平臺,都是由微生物所建立的。在此次疫情中,全球第一張新冠病毒電子顯微鏡照片和毒株信息也是由微生物所發佈的。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在這次疫情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中心主任鮑一明介紹,截至4月7日,中心的新冠病毒信息庫已經收錄全球範圍內4388條非冗餘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鑑定了2645個基因組變異位點,為全球180個國家/地區9.3萬餘訪客提供數據服務,累計數據下載560萬餘次。

而科學出版社作為國內最大的科技期刊出版機構,也坐擁300餘種科技期刊,在疫情暴發以來,這些期刊積極發揮學術媒體的傳播與交流作用,組約並發表了多篇與新冠病毒研究相關的高質量論文。

國家科學院的歷史使命

“17年前,我們代表中科院,建立了SARS研究信息網,向全社會共享中科院的研究成果。”馬俊才說,“今天,我們又與合作伙伴一起開發了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文獻共享平臺,提供一站式的中科院新冠研究論文信息,我們希望與國際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建設國際性的新冠病毒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為人類抗疫提供必要的科學數據支撐。”

實際上,馬俊才所提到的這種“歷史使命感”,在中科院已形成燎原之勢。

目前該平臺系統匯聚了中科院科研人員發表的和中科院科技期刊正式錄用的新冠肺炎論文,集成了支撐文獻、核酸序列、菌毒種信息、晶體結構等科學數據資源,並通過網絡平臺提供一站式瀏覽、檢索、共享服務,將為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參考。

而在平臺上線後,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及科技期刊仍在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科學論文和科學數據,將共享平臺的內容和規模不斷充實、擴大,促進全球學者的跨學科交流,與全球科學家及時、方便地分享中科院所屬研究機構和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丁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