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寶寶的健康來自於父母的精心呵護,寶寶的智慧來自於父母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寶寶影響最大的老師,父母的影響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很多家長可能還在以為所謂的早期教育就只有胎教,其實並不是,因為寶寶在0~3歲的時候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都是父母們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最好的時候。

對於孩子早期教育請一定要把握機會,珍惜睡覺前的時光,讓寶寶成為人生贏家,但有些父母認為寶寶睡前時間那麼短,對寶寶進行早期睡前教育可能會沒有用處。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孩子早期睡前教育有用嗎?

早期的睡前教育是非常的有用,早期的睡前教育可以幫助寶寶的精神發育,提高寶寶的思維能力

科學證明:寶寶的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在0~3歲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大腦的發育佔大腦發育的80%,而且寶寶突破學習和語言的關口幾乎都是在3歲之前,這個時候父母對寶寶的早期教育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有調查結果顯示: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寶寶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寶寶的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孩子睡前1小時,父母做好這2件事,娃才會越來越優秀

  • 唱搖籃曲

在寶寶睡覺前的時間裡面父母可以唱一些搖籃曲,因為搖籃曲歌詞比較簡單,而且曲調悠揚婉轉,可以幫助寶寶安神,幫助寶寶快速入睡

搖籃曲還適合寶寶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幫助寶寶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與模仿能力,而睡前時光是父母與寶寶加強親子溝通的時光,同時也是寶寶完美睡眠的開始,也是寶寶成為人生贏家的開始,請珍惜睡前時光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 講故事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為了哄寶寶睡覺而煞費苦心的時候,因此這個時候給寶寶講故事,進行早期教育是非常合適的,不僅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還可以讓寶寶在輕鬆的環境中睡去。

而且故事對寶寶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睡前講故事可以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幫助寶寶進行語言啟蒙,為寶寶以後的開口說話做好鋪墊,促進寶寶開口說話。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但是故事不要講一些恐怖故事因為這樣會到孩子,最好是講一些比較簡單輕鬆愉快適合寶寶年齡的故事。

而睡前故事多以童話故事為主,情節不會激烈,多為美好結局,寶寶聽後很容易獲得安全感,產生睡覺後也有父母陪伴的感覺,睡覺會更香。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睡前故事還能促進寶寶的聽力,父母的聲音也是對寶寶大腦最好的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擴大孩子的視野,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孩子出生後就是一張白紙,未來長成什麼樣,更多的是在於父母如何去引導。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李玟謹教授在一次育兒節中特意為父母推薦了一套《兒童情商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前段時間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套,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很喜歡,尤其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和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3-6歲可用作培養高情商、提高表達能力的工具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3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利用孩子睡前1小時,每天堅持做好這2件事,孩子長大更會有出息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全套30冊,包含30個主題故事,共69.9,平均每冊也就2塊3,陪伴孩子一起讀繪本總比看手機強,30冊讀下來對孩子的習慣養成和性格培養都會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