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之前我們在討論上市互金平臺的時候,總是會提到“馬太效應”,其實互金平臺分化的趨勢,早已被人們所預見。


隨著“年報季”的到來,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上市互金平臺的分化已經在2019年悄然完成。


而分化的結果又讓平臺面對2020年的時候,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有的乘勝追擊,有的休養生息,而有的則尋找新的出路。


哪種更為明智?是激進的笑到最後,還是保守的贏得未來?因為疫情這個“灰犀牛”的到來,誰也不敢說。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分化已經形成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我們先來看分化。


從關鍵指標放貸總量來看,360金融已經成為難以追趕行業龍頭。2019年全年,360金融共放貸1986.66億元,緊隨其後的是樂信,為1260億元,信也科技放貸總量為822億,而嘉銀金科為190.53億元。


360金融全年的放貸量是嘉銀金科的10倍還要多。如果把2019年第四季度的放貸量單獨拿出來看,這種差距體現的更為明顯。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2019年第四季度,360金融放貸總額為531.2億元,緊隨其後的樂信為428億元,差距尚不算太大,信也科技則為106億元,嘉銀金科則只有29億元,差距由10倍擴大到了18倍。


放貸總量當然直接關係到全年的利潤,即便沒有放貸總額的數據,從淨利潤上,也能清楚的看到平臺之間的分化。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2019年,360金融的淨利潤為25.01億元,嘉銀金科為5.27億,趣店則為3.26億。360金融的淨利潤是嘉銀金科將近5倍,是趣店的將近8倍。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趣店並沒有公佈全年的放貸量總量以及第四季度的放貸總額,但據瞭解,趣店在2019年第四季度一個季度就減少了35億元的放貸量。


而從公佈的未償貸款餘額來看,截至2019年末,趣店的未嘗貸款餘額為226億,360金融為721.55億,樂信為606億。


前面我們談的都是“量”的分化,但其實“質”分化更為明顯,更為本質。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從公佈了的90天+的拖欠率來看,360金融為1.31%,樂信為1.56%,信也科技為4.91%。


樂信與360金融較為接近,而信也科技90天+的拖欠率是360金融的將近4倍。


除了90天+的,我們還能看到D1的表現——360金融2019年第四季度的 D1拖欠率,比第三季度的6.4%略有上升,比2018年同期的6.93%略有下降。趣店2019年第三季度末的D1拖欠率為10%,到了第四季度則上升到了13%。


拖欠率不僅僅體現了平臺的資產質量,更直接影響了平臺接下來的策略,這個後面我們會提到。


360金融來的最晚,卻成了不折不扣的黑馬。樂信緊隨其後,而其他平臺與前兩名已經有了成倍數的差距。


對比360金融、樂信、信也、趣店、嘉銀金科:2020策略截然不同


2020年策略截然不同


但只談分化其實是不夠的,因為行業的發展不會永遠停留在已經形成的分化上,況且能走到上市的互金公司,都是身經百戰的創業型選手,暫時落後的並不會束手就擒,已經領先的胃口也不止於此。


2019年對於互金平臺來說,本來就是動盪不安的一年,而歲末年初的新冠疫情,讓市場更加不確定了。分化後的平臺,面對不確定的市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


對於2020年,360金融給出的預期是——貸款總額將在2000億到2200億之間。360金融表示,2020年首要的任務是保持資產質量和現儲備,因此要繼續走謹慎的道路。在2019年末360金融就已經在降槓桿,2019年初,360金融的槓桿倍數為9.5倍,2019年底槓桿倍數降低至8.1倍。


這樣的槓桿率是個什麼水平呢?2020年,趣店打算將槓桿率維持在低於1.9倍的水平上。8.1倍與1.9倍相比,顯然不算保守了。


360金融為何選擇如此呢?根據財報分析,從D1的拖欠率來看,360金融2019年第四季度的 D1拖欠率,比第三季度的6.4%略有上升,比2018年同期的6.93%略有下降。而在疫情發生之後,360金融並沒有隨之改變風控策略,D1拖欠率在經歷了一月份的上升之後,在二月份迴歸正常水品。正是在疫情期間,360金融發現,之前的風險模型仍然有效,某類的借款人仍處於正常的風險水平,這讓360金融決定,不因疫情的發生改變風險模型,而是繼續沿用之前的風險策略。


至少目前來看,360金融2020年的策略一點也不保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堪稱激進。


同樣激進的還有樂信,2020年的貸款發放總額,樂信給出的目標是1700億元到1800億元。而2019年全年的貸款總額為1260億,即便按1700億來看,樂信給自己的增長目標也是很大了。


樂信的特點是戰略是以消費為中心,樂信一直想搭建自己電商生態,但是2019年第四季度電商渠道的交易總量為24億元,2019年全年電子商務渠道總交易量為81億元。在整個放貸量中,佔比並不大。


樂信能否在2020年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實現既定目標,目前還很難說。


在策略上,與360金融對比最明顯的是趣店。


趣店表示,2019年底開始,戰略的重點已經變成降低風險和保護淨資產。由於選擇保護淨資產的做法,趣店決定不再提供2020年的業績預期。


2019年第三季度末,趣店D1拖欠率為10%,到了第四季度麼則上升到了13%,這時候,趣店就開始採取預防措施,對於需要承擔風險的業務,實施更加嚴格的貸款審批標準,第四季度,將貸款批准率降低到個位數,在一個季度內減少了35億元的貸款餘額。不光是趣店,與趣店合作的金融機構也採用了更嚴格的信用評估標準,信貸量減少了19.7%。


隨著疫情發生,D1拖欠率從2019年第三季度的10%,增加到2020年2月的20%。因此,趣店加快了去槓桿的進行 ,減少整體的交易量,在2020年的頭兩個月裡,貸款總額與2019年第四季度交易量相比,分別下降了50%和61%。


總的來說,2020年上半年,趣店計劃大幅度減少貸款餘額,在信貸週期結束當下降趨勢之前,趣店打算保持槓桿比率低於1.9倍。並在新的增長領域進行戰略投資。趣店最新大舉投資跨境電商平臺萬里目,正是基於這個策略。


信也科技與嘉銀金科同樣採取與趣店相似的策略。


信也科技的前身是拍拍貸,2019年,拍拍貸重新定位了業務之後升級為信也科技,平臺的資金來源也隨之發生變化,之前主要是個人投資者,而調整之後變為通過金融機構獲得資金。


信也科技的資金過度很快,到2019年底,來自機構的資金已達100%,比360金融97%的機構資金佔比還要高。信也科技一直賣力的向“正規”金融機構靠近,2019年,信也科技入股福建海夏銀行4.99%的股份,旗下的在線小額貸款子公司獲准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疫情發生之後,信也科技調整業務戰略,減少放貸量,預計第一季度貸款總額將在120億元到130億元之間。但其實即便如此,其實也比2019年第四季度要高。


調整最大的還是嘉銀金科,嘉銀金科2019年第四季度放貸總額29億元,同期下降56.1%,虧損2890萬元。對此,嘉銀金科的解釋是通過調整策略,改善資產質量。這表面看是休養生息,但實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與其他平臺相比,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2019年的分化,讓各家互金平臺站在了不一樣的起點之上。但2020年是如此不同的一年,激進的有可能被市場暴打,保守的有可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但也有可能就此真的就“分道揚鑣”。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大家共同面臨著一場硬仗要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