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選擇辭職創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麼?


新冠疫情下選擇辭職創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麼?

冠狀病毒

開始於2019年12月的新冠疫情就是一隻“黑天鵝”,不僅僅讓我們無法像以往一樣出門聚會過年,更幾乎打亂了全球人的生活和秩序。

國家隊《參考消息》發文稱,按照各國的官方數據,截至格林尼治時間2月28日17時,2019年12月出現的新冠病毒已經造成2870人死亡,在59個國家和地區一共感染了8.4萬多人。

除中國新冠疫情基本穩定外,其他國家卻在以烽火燎原的事態快速蔓延。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3月1日通報,截至當天上午9時,韓國較昨日新增376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4小時新增595例,累計確診3526例,死亡17例,治癒增至30例。(21財聞匯)

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截至日本時間3月1日10點30分,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感染者共947人,其中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從中國來日旅遊的感染者人數為228人、“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的感染者人數為705人、乘包機回國的感染者人數為14人。其中死亡人數11人。(人民日報)

報道稱,伊朗衛生部發言人29日對國家電視臺說,伊朗有43人因新冠疫情暴發而死亡,全國感染人數已達593人。(參考消息)

意大利公民保護部部長、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專員安傑洛·博雷利表示,截至29日18時,意大利現有病例數為1049例,其中約52%屬於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居家隔離患者,105例為重症病例。如果加上此前已治癒或死亡的病例,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總數達1128例。(新華社)

……

一面是疫情的持續蔓延,一面卻又上演著產能不足、醫療防護物質短缺的情況。

平時0.3元一隻的一次性普通口罩經過輪番炒作後後消費者到手已經6元,3元一隻的N95口罩幾次倒手後消費者拿到手裡已經升值10倍,60元一把的額溫儀(體溫槍)顧客最後拿到手裡價格已經是800元,20元一套的醫療防護服最高被炒到了400元……

如果有貨還行,關鍵是經過很多的中奸商,消費者付錢了還一直拿不到貨,以至於少則幾千多少千萬的資金流通後成了別人賺錢的資金池,自己還要承擔付款後收不到貨、缺貨退不了款的風險……

因為疫情的原因,造成不少工廠停工、企業裁員、員工降薪……

2月10日是新潮傳媒復工第一天,新潮傳媒CEO張繼學宣佈減員10%,此次減員規模為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幹部。減員後員工總數保持在4000多人的合理規模。

2月21日,名創優品向所有員工發佈了一則“共克時艱倡議書”變相降薪:一是1月份薪資(2月份發放,以下類推)全體員工按照稅前應發的80%發放,2、3月份工資不同層級員工按不同標準發放,員工個人工作量不飽和的,則在上述基礎上按實際情況再打折。

2月27日,蘇寧員工爆料稱,蘇寧強迫員工賣貨,所有崗位全員都必須在3天內賣夠1000元,否則就要罰錢。

2月29日,優信集團宣佈對部分員工薪金進行暫時性短期調整:一般員工的降薪幅在20%-30%之間,高管層降薪幅度高於40%,降薪時間持續到5月份。

……

在降薪、停業、被辭的情況下,也有不少人在選擇創業——參考2003年中國非典肺炎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那麼,在這個時候創業,是明智的選擇麼?如果創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筆者不認為現在選擇創業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因為今年的新冠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肺炎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所處的經濟發展週期不同。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亞洲風暴後的又一輪上升區間。1998年至2007年連續十年高速增長且增速幾乎一直升高。加上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整體趨勢上,中國GDP依然保持10%左右增幅,比2002年還高出0.9%。而現在,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處於“新常態”,2018-2019年,中國和全球經濟已經在大勢下行。在筆者上一篇文章《21日高層會議給企業發展帶來哪些機會?》中,曾援引國家智庫專家分析,中國2020年GDP很可能在5-5.6%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想著在這次疫情下受負面影響嚴重的餐飲、旅遊、電影、零售等行業在疫情結束後有快速反彈、報復性增長的可能就變得不太切合實際。

其次是本次疫情嚴重性遠超於2003年非典肺炎。非典肺炎期間沒有哪一個省份啟動一級響應,沒有哪一個省份完全封城……而新冠疫情的這次,北京、四川、安徽、貴州、江蘇等31省市都開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腦補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是指最嚴重的的公共衛生事件);湖北武漢、鄂州、黃岡、赤壁、仙桃、枝江、潛江7個地區“封城”……更嚴重的是,此次新冠疫情“全線出擊”,日本、韓國、美國、意大利、伊朗、法國、印度、德國等全都出現患者,也有意大利、伊朗、韓國等也開始採取“封城隔離”……

三是新冠疫情造成的社會經濟影響遠甚於非典肺炎。主要指兩方面,一是科技的進步讓信息傳播更便捷,自媒體的開放讓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造成流言謠言信息無處不在,甚至於真實信息的比重在10:1,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民眾的內心恐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線下聚會”“外出出行”等的慾望;另外,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不少地方封城、交通封堵、企業停業、工廠裁員等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嚴重,人們消費會更加理性和精神,在一切不確定性存在的情況下,固定資產越來越變得不值錢,反而是現金為王——這也會嚴重削弱人們的消費慾。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新冠疫情後,餐飲、旅遊、零售等受影響嚴重的行業,暫時不會有太好的創業機會。但是以下幾個方向或許可能出現新的獨角獸。

一是醫療健康產業。主要包括四個行業,一是硬件研發製造行業,比如口罩、體溫槍、額溫儀醫療防護企業;二是病毒病毒檢測、預防、治療類各類研發機構、製藥公司;三是互聯網醫療企業,在線醫療、電商O2O一類,提供醫療諮詢、處方用藥、藥品銷售等服務;四是健康預防、管理、應急類的軟件和硬件系統集成商,比如我們為各地政府、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提供的AI防護機器人,疫情人員管理系統(彙集雲端軟件管理後臺及熱成像設備、員工打卡等功能於一體的集合體)。

二是網絡直播服務。不僅僅是指直播,還指短視頻、電影、宣傳片等。新冠疫情對全國每一個城市,尤其是湖北境內各市州區縣造成嚴重影響,疫情後政府必然會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宣傳重塑品牌,營銷城市,以及消除恐慌,增強信心。所以,如果能在疫情期間累積大量真實粉絲、極高活躍度的直播網絡賬號,很有可能在下一波的城市營銷業務上獲得優勢。


新冠疫情下選擇辭職創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麼?

成都新都區網絡招商直播

比如2月21日,我們為成都市新都區做了招商引資的網絡直播,同時在線人數超過9萬人。


新冠疫情下選擇辭職創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麼?

成都金堂縣網絡招商直播

2月28日,我們再次為成都金堂縣做了網絡招商直播,同時在線超過10萬人。

——這個在平時線下活動是不敢想象的一個數字,然而因為疫情卻實現了——當然,也因為我們經過多年運營積累了超過10萬+的忠實用戶這個基礎。

三是企業應用行業。尤其是網絡辦公——企業辦公、企業會議、應急管理等。疫情後,騰訊企業微信、阿里巴巴釘釘、點時雲直播、小鵝通、千聊、騰訊直播Now、快手、抖音、淘寶直播等都成了搶手貨啊。

此外,就是心理諮詢、基建工程、家政保姆等行業,在疫情後1-2年內可能會有一定量的爆發。

還有哪些行業可能成為成為創業首選呢?歡迎留言或者加小編bytefilm好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