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情欲"悲剧之外,还有属于时代永恒悲歌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死神,是正跟个渔夫一样的:他已经把鱼打在自己的网里了,但暂时还把它留在水里:

鱼仍在游着,可是网早已套在它周围了,渔夫种会把它拖上来的——在他高兴的任何时候。"


——《前夜》

1853年,可追溯到百余年前,奥斯曼帝国的"东方问题"的纠葛,在此后欧洲各国与奥斯曼帝国,以及后崛起的俄国因为各自的利益,摩擦不断升温。

终于在门第内哥罗革命镇压之后,因为"分脏不均",挑起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克里米亚战争。

最后,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的"结局",结束了这场"近东统治权"的争夺战。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克里米亚战争图

战争是在俄国"吃力不讨好"的结局下,结束了。

但是,长久堆积在俄国本土的,如让人深恶痛绝的农奴制,却因这"无意义"的牺牲战而全面爆发。

接下来的几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革命,就像星火燎原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而尤为特别的是,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改革,一般是自下而上,由底层,亦或中下层人民发起的,因为他们才是长久备受剥削与压迫最深,迫切需要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改革,获得解放与自由。

而俄国却反其道而行,它的革命,通常是由上而下的,一般是由自身觉醒的,自我认知认为,应该肩负国家命运的"贵族"们的“自我牺牲”开始的。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俄国农奴革命

于是,正如这位在那个时代的俄国都少有的,接受了"全部"欧洲进步教育的屠格涅夫。

这位自小就似乎因"早慧",而对自己传统"贵族"地主家庭的凶残与专横,深恶痛绝的"革命文人",在"十二月党人"叔父的影响下,更是进一步"异化"成了与自身阶级,格格不入的"先进革命者"。

此后多年,屠格涅夫都用手中的"笔杆",去试图以通俗易懂的"爱情"故事,包装内里深刻的,诸如对农奴制的抨击,对农民的深刻同情,对新一代"贵族"知识分子未来道路的探寻,等等内核,去表达自己对俄国"未来"之路的忧虑。

直到1860年的俄国,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散不开的"火药味",街道上都像是充满了浓浓的革命气氛,于是屠格涅夫在这种冥冥中的预感下,写在这本《前夜》。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前夜》的故事,顾名思义,象征和反映的就是"革命"的前夜。

依然是屠格涅夫擅长的,用通俗的,大家喜闻乐见地三男一女的纠葛"爱情"故事:

1853年夏,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一个出生豪门,正直、热情而富有理想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姑娘卡莲娜,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三个男人,幽默风趣潇洒的舒宾,老实,可靠的好人伯尔森涅夫,以及一位先进有担当的的革命者英沙罗夫。


一系列的纠葛之后,英沙罗夫赢得了叶莲娜的心,却在携妻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对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途中病逝,最后,叶莲娜毅然决然地坚持革命信仰,前往那片燃烧着"希望"的乐土。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屠格涅夫

正如"前夜"的象征一般,看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意的过程,以及犹未尽的"结局",都是屠格涅夫试图以此,包装他对农奴制改革革命之路的决心与探索。

事实上,就在《前夜》出版的次年,1861年俄国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奴制改革,这个剥削和压迫了"俄国人"近三百余年的血腥残忍的制度,终于得以大快人心地"废除"。(即使,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得以真正"结束"。)

所以,这篇《前夜》的故事,也具有了"预告"式的前瞻探索,让我们从中,看到作者屠格涅夫对俄国未来之路方向的探寻,民族解放还是社会革命?

或许,可以在《前夜》里三男一女的"爱情"悲剧里,找到属于你的答案。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1853, 三男一女的"爱情"纠葛

战争引发"未来之路"在前夜闪耀

故事从1853年一个酷热的夏日开始,就在那个美丽的莫斯科河的河岸上的菩提树下,高个子的灰眼睛青年伯尔森涅夫,和迷人漂亮的"小男孩"舒宾,在树下天南地北的肆意谈心,也谈论那个他们都为之倾倒的美丽姑娘叶莲娜。

此时的他们不会知道,仅仅在不到两个月后的俄国,将陷入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无意义"近东权利争夺战争,而他们和卡莲娜及英沙罗夫的故事,却纠缠直到"永远"。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屠格涅夫的文笔一向如散文般优美而清丽,放在故事里的描绘,尤其是关于情景交融的部分,更是巨匠般的巧夺天工。

屠格涅夫写"爱情"永远是一把好手,或许源于他扎实的基本功,多年大学的课程钻研,或许是本人爱而不得,苦恋一生的亲身经历,或许是天性的敏感多情。

总之,在他的笔下,人性中最多情善感的一面被激发,有句话说:"人人都爱看'爱情'。"除了人类本身的八卦因子的躁动之外,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即使难以感同身受,也深受触动的天性。


于是,在这个被三男一女的"爱情"故事包裹的,战争"前夜"的预告思考的探寻预言,被巧妙地融入四位人物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里,相互纠缠的种种,就像是对那个时代各类人群的绝佳演绎。

正如屠格涅夫喜欢写"爱情",却不喜欢写圆满的故事一样,在《前夜》里深藏的三男一女的纠葛故事,在开头的"谈天说地"时,已经注定了他们将以悲剧收场。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爱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那些浮在表面的"选择题",尤其是看似简单而纠结的,所谓"二选一"的金钱还是面包的抉择,其实不过是理想化的自我说服的催眠。

现实的复杂,就像是那个时代的俄国各阶级人群的混乱一样,看似繁复而迷惘不清的,却仍旧代表着他们"族群"的诉求与思考。


唯一的女主角叶莲娜,在屠格涅夫的笔下,代表的是最先进,醒悟了的"贵族"阶级的革命派,他们正如故事里的她一样,热情、正直、有同情心,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还有"完美"的对先进革命的执着理想。

于是,她很清楚自己的理想和欲望,也愿意,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丈夫过世后,捡起他的理想,为之继续革命奋斗。

所以她才会理智而冷静地拒绝与安逸的伯尔森涅夫结合,同时也毅然决然地抵抗来自,拥有耀眼魅力的舒宾的追求。

可以说,屠格涅夫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只为塑造这个"完美"的叶莲娜,为俄国的未来之路,点燃最明亮的启明星。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而"胜利"的男主英沙罗夫,代表的正是一类"新式"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或许阶级各自不同,如他一般,只是个下层的保加利亚的"穷鬼",但是富有革命战士精神的他,却是故事里最美好的人物。

他说:

"生活就是一件粗暴的事情。"

所以英沙罗夫的性格、精神和"一生",都向一柄锋利的尖刀,不断热情而冷酷地朝着心中那个理想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着,坚毅而勇敢地用俄国男人的硬气与英雄主义的气概,活着,追求着。

但正是如此,英沙罗夫的强硬不屈,让他失去了一些属于其他人性的部分,比如柔软的感情,于是他活着,为了理想的革命而活,他死了,也为了奔赴那个"地方"而死去。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而那个古板而传统的高个子男人伯尔森涅夫,其实代表的就是屠格涅夫本人传统的另一面,那个懦弱而蜷缩在自己世界,企图"忽略"一切外部世界的"哲学家"。

在自我屏蔽了外界一切风云变幻的时代时,同时也蒙尘着自己的心以及精神世界。

于是,他认为她爱上了叶莲娜,但又不确定,也不敢,本就谨小慎微的他,自然退却,亦或叫停止不动。

他在等,又在期盼着,希望有个人带领着自己,收获爱情,就像有人为俄国的未来用于牺牲,他只需要品尝"和平美好"的未来就好。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而其中最"精彩"的舒宾,则是被灰暗阴霾布满的俄国,以及他们世界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就像是一位开朗而自然的艺术家,他代表的其实是一类随遇而安的普通人,进步革命可以跟随,民族解放也可以理解帮助。

他说:

"我们还年轻,我们不是怪物,也不是傻子,我们自己来争取自己的幸福吧!"

于是他们,虽然摇摆不定,小毛病不断,比如举止略显轻浮,有点唠叨,在追求叶莲娜的同时,因为害怕被拒绝,转而准备"备胎"的花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又显得极为得体而洒脱,即便没有得到叶莲娜的爱情,但也"赢得"了她的回忆。

在屠格涅夫的笔下,三男一女,没有高低贵贱,有的,只是一种"偏爱"的陈述,一如最后唯一坚持为之奋斗的"战士"叶莲娜一样,遵循本性,就能赢得光明。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民族解放还是社会革命?

"必死"的爱情悲剧,"映照"的俄国未来

正如这本《前夜》在1860年这个恰到好处的,如预言般,在俄国农奴制革命废除前一年时间点的出版一样。

身处那个时代的,如屠格涅夫一般的先进"贵族"革命者的文人群体,其对时代本质的把握,透彻的政治敏感,都是一种上层"贵族"觉醒的忧国忧民的忧虑之情。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年轻的屠格涅夫

正如前面我分析俄国的革命"内核"一样,几乎由上至下的,以先进革命"贵族"们本身,放弃优渥生活和权利为代价,同情广大人民的革命,从一开始就带着进步的思考,与决绝的勇气。

于是《前夜》的故事在屠格涅夫的笔下,体现的更是一种"理想性"的未来之路的预告性美好幻想。

不止是英沙罗夫般执着而勇敢,可以为了理想而牺牲一切的战士,更是如叶莲娜一般圣洁而完美的,没有任何瑕疵的真正的战士,以代表和坚定,屠格涅夫内心对未来俄国革命"胜利"的肯定砝。

至于对俄国未来之路的选择,革命的意义之中,被一分为二的相反道路,民族解放还是社会革命,其实在《前夜》里早已有了答案。

《前夜》:除了三男一女的

试想,如果叶莲娜嫁给传统的伯尔森涅夫的话,她无疑在婚后会仍旧重复着上一代的关系,一成不变地苟活着;

而如果她嫁给守中的舒宾,婚后的她,是否会真的去忍受和包容,舒宾的一切不良习性,而不在长久的忧郁中,化为十足的怨妇,郁郁而亡;

或许,正如故事里,叶莲娜最后选择宁可放弃优越的生活,贵族的身份,也要嫁给"战士"英沙罗夫一样,热烈而勇敢,坚毅地走上了这条注定崎岖的俄国未来社会革命之路。

但正如这场在未来验证的"不彻底"的改革一样,屠格涅夫对未来未完待续的美好愿景,其实正如英沙罗夫壮志难酬地死在路上一样,注定是悲壮的。

"鱼仍然在游着,但网早已套在它的周围。"

半个世纪后,《前夜》的结局,才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下获得完美的结局。



写在最后:

其实很难想象,屠格涅夫的"预言"如此准确,竟然早在一年前就出版《前夜》预告接下来的俄国革命,也用这个充满魅力的故事,去想大家展示,自己对俄国未来之路的思考。

不得不说,大师巨匠对时代本质"思想"的理解,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去试一试《前夜》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