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趙福軍:我國外貿企業面臨新一輪大考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多國停止了進出口業務,國際貿易領域成為重災區,且增加了我國外貿的不確定性,我國外貿企業面臨著空前的嚴峻挑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曾表示,國際疫情蔓延勢必對我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外貿出口造成較大的影響。

“雖然疫情全球大流行對我國進出口帶來嚴峻挑戰,對一些產業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趙福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疫情不會改變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

首先,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是長期形成的。與產業鏈、供應鏈地位相關的技術、人力資本、產業配套體系和基礎設施等因素,它們是我國在改革開放40多年中逐步積累鍛造的,非一時之功,而這次疫情對我國進出口、技術合作等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難以改變我國長期形成的能力。其次,疫情對全球很多國家經濟、貿易發展都產生了影響。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對全球很多國家都產生不利的影響,不僅僅對我國進出口、跨境投資等產生影響。第三,我國充分發揮體制優勢,迅速動員資源、有效組織協調,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應對格局,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第四,短期內任何一個國家難以替代我國的產業供給能力,即便部分國家從疫情風險防範角度,選擇從其他國家進口,或者採取進口替代策略,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替代我國如此大規模的供給。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可能會使一些國家從風險防範的角度,重新考慮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佈局,會更加重視發展民生相關產業,或將改變部分產業在全球的佈局。”趙福軍表示。

在疫情前期,多數國內外貿企業面臨復工難、訂單履約難的壓力,但隨著國外疫情的暴發,又面臨著外需不足、訂單延遲或取消的挑戰,我國外貿企業正面臨新一輪的大考。

“疫情對外貿企業的衝擊是前有未有的,給企業生存帶來嚴峻挑戰。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對我國所有進出口市場都帶來不利影響。疫情在全球持續時間和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疫情對金融、產業鏈等會產生次生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會影響企業預期和信心。”趙福軍表示。

國家出臺了一攬子幫扶外貿企業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困難。“但受疫情影響,出口需求大幅萎縮,企業面臨生存考驗,可能會裁員以減少虧損。如外貿企業一旦破產,將會降低產能,從而影響我國後續的出口能力。”趙福軍表示。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此次疫情使我國520萬家進出口企業受波及,如何解決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和進出口難題成為緊迫問題。

對此,趙福軍建議,國內進出口企業,在應對思路上,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作用,以最大的努力,積極應對全球疫情對我國進出口帶來的挑戰。對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實好,充分發揮已有政策的作用。與此同時,積極支持企業擴大內需、轉產,鼓勵企業互幫互助渡過難關。要注重保護生產能力。以各種辦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護企業生產能力。注重解決失業問題。針對出口大幅受挫帶來的失業問題,出臺失業救濟、鼓勵創新創業措施。“經歷這次疫情衝擊後,能生存下來的企業,都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此次疫情後,可能會使一些出口行業的集中度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