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作者胖妲己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張幼儀(1900年-1988年),出身江蘇名門張家,哥哥張君勱是當時政治家和哲學家,15歲時與著名詩人徐志摩完婚,18歲時生長子徐積楷(阿歡),1921年時留學英國的徐志摩因為追求林徽因,於是向張幼儀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

1922年,22歲的張幼儀生次子彼得,與徐志摩在柏林簽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

簽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著張幼儀去醫院看了小彼得,作為父親的徐志摩“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顛倒”,但作為丈夫的徐志摩“始終沒問張幼儀要怎麼養兒子,兒子要怎麼活下去。”

離婚後張幼儀留學德國,做過大學教師,當過公司老總,經營過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最終成為中國第一代女銀行家、企業家。

張幼儀活成了不靠男人生活的大女人。

值此電商老總夫人微博手撕網紅小三的今天,特此懷念這個叫做張幼儀的女人。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同樣是女人,看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風氣。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好在:世間有過張幼儀。

1919年,徐志摩的長子徐積楷一歲時,家人在他面前擺了裁縫用量身尺、小算盤、銅錢和一把筆等讓他抓周。

阿歡(徐積楷小名)先看了看算盤,又掃了一眼尺子,最後盯準一樣東西直接伸手就抓起了。

祖父徐申如一看:孫子抓的,正是兒子徐志摩用過的毛筆。當即,徐申如就把孫子舉得高高的喊道:“又是一個讀書人!我們家孫子將來要用鐵筆!”

然而,讓徐老太爺沒有想到的是,徐積鍇後來的生活道路,卻與祖父希望大相徑庭。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張幼儀與長子徐積楷

1931年徐志摩因飛機失事意外辭世,徐積楷年僅13歲。

徐積楷幼年時,父親徐志摩一直在外留學,回國後因與張幼儀離婚的緣故,他自是很少與兒子相處。

101歲的徐積楷在談起父親徐志摩時說:“我對父親印象說不上來”,“根據書上寫的,他很熱情,對朋友很真心,喜歡派對”。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張幼儀與長子徐積楷

自幼被張幼儀帶大的徐積楷雖長相酷似徐志摩,其個性等卻像極了張幼儀。

中學畢業後,為了方便謀生,徐積楷考入了交通大學念土木工程。在這之後,徐積楷選擇了從商,從此與筆墨生涯再無聯繫,自此,祖父希望他從文的願望也落了空。

更讓徐申如老爺子沒想到的是:除了徐積楷外,徐家所有後人中除了徐志摩三孫女徐行外,竟無一人從文,他們均無一例外地全部選擇了從商。而“商”,正是徐申如最初希望兒子徐志摩走的道兒,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唯一算是“從文”的徐行是徐積楷三女一子中的第三個女兒,現年74歲的她自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博士畢業後,便一直在各大學任教直到退休。徐行從事的行業雖然與文藝掛不上勾,但勉強也算是“從文”了。徐行曾與丈夫毛昭宸帶著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家10口從美國重到海寧,先後前往徐志摩墓和徐志摩舊居。

從後來公佈的照片中,人們發現,徐行的雙胞胎兒子毛顯孟和毛顯偉,竟長得與徐志摩一模一樣,世人紛紛感嘆:基因真強大,如果徐志摩沒有因飛機失事意外離去,他中年時大概也是這個模樣吧。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毛顯孟和毛顯偉

徐行在參觀徐志摩故居時,在被問到對祖父徐志摩的評價時,只用了簡單的兩個字:崇拜。那天,在參觀時,人們發現她看的最多的並不是祖父徐志摩的畫像,而是牆上掛著的祖母張幼儀像。當週圍的人問徐行對祖母是什麼印象時,她竟還未說話便已溼了眼眶。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右二為徐志摩三孫女徐行

只有熟悉那段歷史的人,才會真正明白和理解她對祖母張幼儀的情感。實際上,徐行和她的其他姐姐弟弟一樣,都是被祖母張幼儀拉扯大的。而這背後的故事,還得從徐積楷婚後說起。

1938年,張幼儀在上海為兒子徐積楷和兒媳張粹文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張粹文是那種長相好看的女子,這個女孩是張幼儀根據兒子和父親一樣“喜歡好看姑娘”的標準所挑選。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張粹文

但張幼儀知道,好看的皮囊終究有膩煩的一天,為了避免兒子像父親一樣花心,她在不停給兒子打預防針的同時也時刻叮囑兒媳要不斷學習,為此,張幼儀還給兒媳婦張粹文專門請了老師來家教學。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婆婆,一種是自己受過的苦恨不得自己兒媳婦也跟著受一道者;另一種則是張幼儀這種,自己吃過的苦,絕不讓自己的兒媳吃。張幼儀一生吃過的最大的苦就是懷著孕被丈夫徐志摩拋棄,1922年剛生下幼子徐德生就被逼簽字離婚的張幼儀知道:那種被丟棄的滋味太痛了。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徐志摩/張幼儀

“這種罪,絕不能讓兒媳受”,或許張幼儀這樣告訴自己。也正因此,兒媳生下孩子後,她總是主動去“搶”活兒幹,這樣就可以為兒媳省下學習的時間。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徐積楷夫婦

張粹文生下三女一子後不久的1947年,徐積楷拿到了留學機會,他將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布魯克林理工學院攻讀商科和土木工程。

那一刻,張幼儀可能都在恍惚中,對啊,出國留學,當初她自己生下兒子徐積楷後,丈夫徐志摩也是因為留學與自己分居加上差距越拉越大,才最終拋棄自己。當晚,張幼儀徹夜未眠,她甚至能斷定:兒子留學多年後,必是會拋棄兒媳張粹文的。

這個結果,從來不是張幼儀想看見的,那時候,孩子們還好說,兒媳怎麼辦,最後也和自己一樣下場嗎?“不,我不能讓他們重蹈覆轍!”張幼儀喃喃道。第二天天一亮,張幼儀就對兒子說:“你去留學帶著粹文去,讓她出國學設計也行。”

“那四個孩子怎麼辦?”徐積楷望著母親面有難色,張幼儀想都沒想地說:“都交給我。”就這樣,在張幼儀的堅持下,徐積楷帶著妻子張粹文一同去了美國留學。徐積楷夫妻去留學的那年,他們的四個孩子分別是6歲、3歲、2歲、1歲。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在美國,徐積鍇攻讀經濟和土木工程,張粹文考入了美國的特拉法根設計學院,在那裡學習時裝設計。畢業後張粹文成了專業的服裝設計師,在服裝設計上獨樹一幟,很有創意。她曾設計的一套女裝,還在世界上頂級的百貨公司展覽過。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這以後直到徐積楷夫婦工作多年後的無數年裡,張幼儀一直一個人帶著四個孫子生活,期間的艱辛可想而知,但這位曾出身大戶的千金小姐替兒子兒媳挑起了重擔,也為幾個孫子撐起了一片天地。

正是因著這層緣故,孫女徐行才會在看到祖母張幼儀畫像時熱淚盈眶。對著祖母畫像憶起過往的徐行激動地說:“小時候我們一家子遷徙到香港後,父親和母親就去美國求學了,兄弟姐妹4人全由祖母撫養長大,她那時候真的不容易啊!”徐行口中的兄弟姐妹四人,分別是指她和大姐徐稘、二姐徐放和弟弟徐善曾。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徐積楷一家

讓張幼儀非常欣慰的是,她這四個孫子雖未有繼承徐志摩衣缽者,卻全部被培養成才了。其中,徐志摩與張幼儀長孫女徐稘畢業於紐約大學應用數學專業,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IBM、美國航空公司等分別工作了10年,她還同時學會了飛機駕駛。

徐、張二孫女徐放,畢業於紐約普拉特學院室內設計專業。曾任職於紐約、波士頓和香港等多個建築設計公司。退休後,在新加坡支顯宗基金會任董事長。

而徐志摩與張幼儀唯一的孫子徐善曾則獲得了耶魯大學理工碩士學位、哲學碩士學位、應用物理博士學位及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學位。畢業後,他曾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工作,後在紐波特公司擔任執行管理部門的高級管理,上個世紀90年代末,轉行做風險投資,是美國一家風投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更讓人欣慰的是,這些孩子的家庭也都很美滿幸福,或許是有感於祖母離婚後的痛苦,這些孩子中竟無一人有離婚經歷。可以說,張幼儀四個孫子的成才背後,與從小撫養他們長大的祖母張幼儀有著莫大的關係。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後,先後任職東吳大學德語教師,上海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34歲時,張幼儀應邀管理新成立的國家社會黨財務。1949年,張幼儀移居香港。

1954年,失婚已32年、客居香港的54歲張幼儀寫信給兒子徐積鍇:“母擬出嫁,兒意云何?”兒子的回信飛快來到,令人動容:“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瞻。諸孫長成,全出母訓……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遂嫁與蘇姓醫生,兩人相守20年,恩愛美滿,直至1974年蘇醫生去世,她便也飛去美國與兒孫同住。

張幼儀不愧是張幼儀,除了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還是一位教導有方的好母親,而生活的回報,會在不經意間來到。

張幼儀一生不曾對被徐志摩遺棄的命運口出怨言。七十多歲時還令兒子在美國圖書館一篇篇複印能夠查找到的徐志摩舊作,委託身在臺灣的梁實秋編出了《徐志摩全集》。就如當年,她為再婚後的徐志摩做衣裳。

她和他曾有七年的婚姻,後來他為了林徽因於1922年3月逼她離婚。此前徐志摩從在倫敦租住的小屋不辭而別,遺下身懷六甲的張幼儀叫天天不應。她想過死,但《孝經》裡的一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救了她。而後她向遠在德國的哥哥求助,於臨產前一個月來到柏林。生完孩子就見到了“失蹤”多時的徐志摩,他來的唯一目的是逼她簽字離婚。

此後張幼儀還經歷了失去幼子之痛,但她還是在哥哥的鼓勵下完成了學業。

許多人將她當成一無所長的棄婦,其實不然。除了事業大有成,出身大家的她,氣質風度亦令人過目不忘。梁實秋等名人就曾稱讚她“極有風度”,大才子羅隆基曾對她一見傾心。追求她的人不少,但她恪守與徐志摩離婚時的約定:不做徐的妻子,仍做徐家的媳婦。

她拒絕了所有的橄欖枝。

徐志摩1926年與陸小曼結婚後,同在上海的前妻張幼儀反而成為徐的朋友。那時徐志摩為了供養陸小曼奢靡的生活,一月要幹三四份差使,賺一千大洋依然入不敷出。有次徐志摩去張幼儀處看父母(徐的父母與陸小曼無法相處,來上海便住張幼儀處),張幼儀見他精神委頓,連褲子上有個破洞都渾然不覺,便為他定做了兩套高級衣裝。

徐拿到後,感慨萬千。

但穿有破洞的褲子,于徐志摩似乎成了一種宿命。

1931年11月7日,在他與陸小曼結婚五週年後的一天,他再勸陸小曼不要吸鴉片、不要和紈絝子弟翁瑞午混在一起等等,被陸小曼怒擲煙槍打掉了眼鏡。徐傷感地離家動身去北京,在江浙朋友處盤桓兩日後,搭乘一架免費的郵政飛機赴北京,終於失事。

陸小曼事後回憶,徐志摩負氣離開家時,她看到了他的褲子上有個洞,她想招呼他停下,但因在氣頭上終於沒有。徐的友人事後也回憶,徐在朋友家補了那個洞,留下了許多傷懷的話語,然後登機遠逝。

那個褲子上的破洞,如此定格在陸小曼的記憶裡。

從此她謝絕繁華,努力做人做事,終於在年老時成為上海畫院的專業畫家,並致力於編撰徐志摩的各類文章且有所成。

張幼儀待陸小曼,亦是不薄。

張在徐逝後不久每月給陸寄生活費,一直持續到她自己移居香港前。

這就是張幼儀。她晚年看到有關徐志摩和陸小曼婚後生活的記述,才發現徐的困頓遠在當年她瞭解的之上,她不禁為徐當時的痛苦心境悄然哭泣。她們不都說愛他嗎?為什麼就由著他褲子上的破洞迎風招搖?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在與徐志摩有過感情的女人當中,張幼儀是活得最長的。從無數被公佈的照片來看,張幼儀及其子孫一大家子的生活也很幸福。

1988年,張幼儀在紐約去世,在她墓碑上刻著“蘇張幼儀”。

那個不屑跟人撕逼的女人叫張幼儀!


END

作者胖妲己

更多精彩請關注必記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