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姓氏-“葛”姓

【虞城姓氏探源】(十)虞城的“葛”姓

葛姓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上古時期的葛天氏。葛天氏部族是遠古時期中原的一個部落下傳世系,那時還是母系氏族社會中後期,葛天氏是部落首領(領頭人是葛伯),又是聯盟盟主,同時也是一個擅長歌舞的部落群體,其活動範圍在中州以東地區,最初定居在古葛國(今寧陵石橋鄉於莊寨葛伯屯村有古葛國遺址,古葛國是當時疆域比較大的一個諸侯國,曾經雄霸一方,有過鼎盛時期,經歷了1500多年的興衰歷史,今梁園區謝集東南、古宋河北岸有葛伯國陪讀遺址葛城,即葛家窪)。後,葛國被湯所滅,亡國後的葛國子孫以國為姓。《風俗通義》曰:“葛氏,古葛天氏之後裔。”足可見,葛氏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儘管人數不是很多,其歷史可謂悠久之極。今葛氏共認葛伯為得姓之祖。

葛姓發源於河南,西周時期就有葛姓族人遷入四川,後有人遷入安徽、江蘇等地。其中遷入江蘇丹陽句容一支,很快就成為當地一支望族。河南葛氏和句容葛氏此後又散居全國各地甚至海內外。其中遷入商丘的據說是十八兄弟,散居商丘周邊六大地區、34個縣、500多處村略,族眾近60000人。

東晉句容人葛洪是道教理論家,入《中國神仙傳》。唐朝有詩人葛生(女)和大將軍葛山,宋代有歸德節度使葛霸,近代有抗日將領葛子厚、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等。

虞城葛氏

史料顯示,經歷代至元明末期間,黃河多次決口淹沒葛家窪,葛氏後人遷出很多,有葛銅、葛金和葛鈺兄弟三人,其一支先遷至山東鉅野,數十年後返回一支遷至夏邑洪家路口(今會亭集北街),又移居虞城站集、古王集一帶,也有遷至示範區周集小范莊的。由葛家窪遷來的有站集葛莊、葛大莊、宋莊、葛堯、劉店大周、利民西街、利民東張莊、劉集張寨、大楊集葛莊(長門、二門、三門都有)、古王集黃新莊、汪樓等處,由劉口葛樓遷出的有古王集李大夫莊、小閆莊等處,由周集小范莊遷來的有杜集葛田廟、谷熟東街等處,也有遷入虞城後又再遷別處的,如大楊集葛莊遷入鎮裡固鄭樓、大楊集葛莊遷入大楊集東街,由杜集葛田廟遷往聞集葛樓的等,張集小喬集一支系從碭山汪集遷出等等。

葛氏族規:一,非禮莫為,以和為貴,尊長愛幼;二,遵章守約,遵紀守法;三,知書達理,心存忠厚;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五,子女婚喪嫁娶,提倡自由;六,公平交易,有難必幫;七,愛國愛家,自強不息;八,倡五講四美,做有道德倫理的勞動者。

葛氏名派六十字(自143世啟用):志善久安泰 貽惠昭茲愛 君赫孝賢家 恩恭敬貴來 聚業誠實邁 才博旭厚楷 慎思祖宗訓 高尚賜恆遠 盛載偉銘戴 忠士湧多創 華衍績超群 培育子繁賽

另,城關鎮一支葛氏,先祖文仲公於康熙三十年由開州(今濮陽)遷來,已歷十餘世。

虞城姓氏-“葛”姓

韓憲臣,男,虞城縣教育局退休幹部,國家語言文字專家。編輯《虞城教研》並致力於中小學作文教學,至今,其作文教學思想還在被許多朋友耳熟能詳。喜好咬文嚼字,被商丘市語委聘為社會用字監督員。多年痴迷於傳統文化,尤其對姓氏文化有著很大的興趣。

2013年發起成立了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會,目前正籌組虞城姓氏文化分會並負責編輯《厚重虞城》之《虞城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