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疫情的“阴霾”笼罩,让身处寒冬中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回看2020年的第一季度,车企、供应商交出的成绩可以用惨淡来概括。而这种大背景下也有例外,一直利好消息不断的特斯拉,不仅自身摆脱了困境,而且带动了国产供应商(上市公司)股价的逆势大涨。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特斯拉国产供应商的经营现状,正是国内汽车供应链的众生相。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本文特斯拉国产供应商报告第二期,咱们接着聊与众不同的电驱动和电子系统。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电驱动系统

首先,特斯拉驱动系统方面的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电动机的体积小和寿命长,在不少品牌驱动电机效率纷纷在95%的基础上,这两个特点属于“加分项”。具体来说,特斯拉即便体积和重量不占优势的感应电机,在相同动力水平中,体积同样并不逊色;另外使用寿命先于动力电池、早就达到了100万英里。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正因如此,特斯拉电动机相关的专利没有授权给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是国产Model 3的永磁电机,还是进口Model Y的异步电机,特斯拉的驱动核心均由自己的工厂内部组装,所以这部分的供应商一律为材料供应商或者说配套商。

而特斯拉电动机现在的结果,源于两个人。先是此前位居CTO之职的JB Straubel(现在是无人机行业的“大神”),他在电动车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之时,给最早“吃螃蟹”的特斯拉定下了“快速迭代、边学边做”的基调。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接着是2012年加入的Konstantinos Laskaris,他只用了三款感应电机,就满足了伴随Model S从40到P100D以及后期Model X车型,在逐步进化过程中对动力性能、效率方面的需求。并且让Model 3车型永磁电机,也享受了体积小、寿命长两大电机专利特性的福泽。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不过,特斯拉电动机优势明显,却也并非尽善尽美。其在多次全力加速方面的表现,此前因没有明显的对比而并未暴露,如今保时捷Taycan来了,问题也随之显现。海外媒体进行的特斯拉Model S Performance(未量产的三电机高性能版)和保时捷Taycan Trubo S加速测试结果对比,详见下图。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以下为国产特斯拉驱动系统供应商重点企业详解

电动机及逆变器壳体材料:东睦股份

东睦股份主营业务粉末冶金制品占总营收的90%以上,软磁材料不到10%。而这两块业务都是特斯拉需求的,东睦股份提供电动机及逆变器壳体制造过程中,需要铁粉、铜粉以及其它金属粉末,还有充电桩中需要的软磁材料。与特斯拉合作,两方面业务未来都能有可观的增量。

电动机磁体材料:横店东磁(Model 3永磁电机的永磁体)

横店东磁主营业务分为太阳能光伏、磁性材料(永磁和软磁)两部分,两项业务营收各占一半左右。现阶段只给特斯拉提供电动机内部所需的永磁体材料,未来不排除会在光伏储能领域进一步展开合作。在春节之后特斯拉概念股大涨之中,它的涨幅排名第四。

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精密铝合金配件:旭升股份

旭升股份主营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属于汽车轻量化细分领域,产品包含电动车主减速器(燃油车变速箱)的箱体和动力电池保护壳。公司2013年就开始与特斯拉合作,向Model S/X车型供货,同时也是美产Model3的供应商。

近3年,旭升股份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总量的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2018年更是超过了60%以上,接下来争取到国产Model Y的订单,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对特斯拉的高度依赖,使得卖给特斯拉的产品价格在不断下降,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其产品价格的年均降幅在6%-9%之间,只能靠供货量来保证营收增长。

继电器等电路控制部件-宏发股份

宏发股份:营收90%以上来自继电器产品,全球继电器供应商第二,仅次于欧姆龙(日本),领先于施耐德(法国)。产品包括继电器主体以及相关的电路控制部件,从2018年就开始给特斯拉供货。Model 3单车就需要8个直流继电器,后期Model Y也会国产,所以宏发股份未来这方面的增量有不错的前景。

电子系统

特斯拉电子系统的与众不同,一方面在于其模拟人体神经系统的电子架构基础,其OTA升级不仅涉及娱乐系统等常规功能,就连刹车系统都能进行优化:2018年Model 3通过OTA升级之后,100km/h-0刹车距离减少了6米。另一方面,拥有高水平半自动驾驶Autopilot,且现阶段已自研该功能“大脑”FSD芯片的车企,有且只有特斯拉。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FSD芯片代工:三星(西安)芯片工厂

特斯拉把Autopilot系统最核心的FSD芯片此前由英飞凌(德国),如今打破核心技术的壁垒、将其掌握在自己手里,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不过还存在着制造的小难题,特斯拉芯片为10nm封装工艺,现阶段可大规模量产的车规级芯片最高水平可达7nm,亚洲制造水平达到标准的,只有韩国的三星和中国台湾的台积电。

所以,特斯拉国产车型的芯片虽然也是在中国制造,但并非“根红苗正”的国内供应商企业,而是由三星与陕西政府合资的西安芯片工厂代工。是Made in China,但不是Made by china。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车载高精度芯片(10nm及以下封装工艺)主要掌握在国际供应商巨头手里,只有国内第一的华为海思追赶势头的比较猛,技术层面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在商业落地的客户以及产能方面,均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车规级芯片产品对比可参见图片中的表格内容。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更多详情敬请点击阅读:《黑客价值鉴定 | 车载计算平台榜单:“造手机的”比“造车的”还懂自动驾驶?》

IGBT芯片:斯达半导

IGBT芯片,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用于电动汽车上的作用是控制驱动系统电压、电流以及能量回收的CPU(中央处理器)或者说大脑。该行业的领先企业同样集中在国际巨头手中,如英飞凌(德国)、三菱电机(日本)、富士电机(日本)、东芝(日本)以及进口特斯拉原有的意法半导体(瑞士),国内行业领先的是比亚迪(自研IGBT4.0)和中车株洲。

这其中,比亚迪一直是自给自足的模式,IGBT芯片尚未有“出海”计划。而为什么国产特斯拉没有选择中车株洲?原因有两点:一是斯达半导本身的产品技术过硬,且成本有优势。二是特斯拉希望在供应关系中有更高的话语权。

第二点很好理解,斯达半导毕竟在体量上,无法与特斯拉相提并论。第一点则源于“车规级”这个关键词,与斯达半导体量相近的同行业竞争对手,IGBT芯片主要用于电子消费类产品,没有车规级的产品。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 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

于是,斯达半导这家主营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业务的企业,成为了国产特斯拉车规级IGBT芯片的独家供应商。并且惊人的结果:今年2月4日才A股(上证)正式上市,就伴随着特斯拉概念股大热连涨了22天,从18.35元/股“火箭升空”到了160元/股以上,市值翻了接近10倍。被券商、金融机构定义为国内汽车芯片行业的“独角兽”。

摄像头及配套集成电路:联创电子

联创电子的主营业务分为触控显示类产品和光学元件产品,其中摄像头等光学元件只占总营收的不到20%。国内做车载摄像头的企业很多,但是联创电子2018年7月份就通过了Mobileye(现为英特尔控股)的资格认证,一开始是Mobileye的供应商,即特斯拉的摄像头二级供应商。

而特斯拉Autopilot由自研FSD芯片控制,解决了核心处理器、软件系统集成方面来自供应商掣肘,伴随而来的是,联创电子也从二级供应商变成了直接供货的一级供应商。

PCB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沪电股份

沪电股份是专门做PCB印刷电路板的企业,国内同行业第一,全球前十,出口海外的比例占64%左右(主销国外)。产品涉及通讯板(通信设备的高频、高速板)、中高阶汽车板、工业控制板和消费电子板这四类,营收占比分别为66%、28%、5%、不足1%。特斯拉选择沪电股份,首先是因为行业第一,另外其江苏昆山工厂距离特斯拉上海工厂很近,所以成为了PCB印刷电路板的独家供应商。

新能源车对印刷电路板的需求是燃油车的10倍以上,预计接下来10年内,这个产业的需求量将提升4倍以上。在这种大趋势下,沪电股份汽车业务有望大幅提升,但也超不过营收最多的通信设备,因为5G建设也将会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写在最后:特斯拉国产供应商研究报告第二篇,主要围绕“与众不同”这个关键词展开。

一方面是特斯拉电动机专利的独特性,由此可以看出,电动车的驱动系统不求高水准,车企确实可以直接从供应商处采购,否则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对体现差异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绕组铜芯等原材料,国内的获取难度不高。

另一方面,在车企中“有且只有”高水平半自动驾驶Autopilot、自研芯片的特斯拉,在打破了供应商掣肘之后,给选择国内供应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相比第一篇动力电池相关供应商的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电子系统核心芯片国内企业水平落后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关于特斯拉国产供应商研究报告,接下来还有第三篇,有兴趣的朋友敬请持续锁定搜狐汽车·黑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