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老朋友英子最近心情很不好,昨天在跟老公大吵一架后,在微信上跟我倒起了苦水。

“我自己能够上班赚钱,赚的也不比孩子他爸少,家里的家务活基本都是我干了,就从来没见他动过手帮一下我!”

“有时候觉得,他不在家还好,他要是在家,除非是我洗澡的时候,没办法看孩子,他才会不情不愿的搭把手带一下孩子,剩下的时间,不是看手机就是看电视,什么家务活都不干,我看着就来气,有时候在想,结这个婚干嘛,自己找罪受。”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这两年“丧偶式育儿”作为一个热点话题被广为热议,很多妈妈抱怨自己的丈夫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说实话,这是一种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很多家庭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的事业发展,努力的学习和打拼,不断的考取各种学历和资质,从他们个人的行为来看,是很重视教育的。但是另一个方面的现实是,这些爸爸们不愿意承担管教、养育孩子的职责,放任孩子未来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的风险,无视妻子的抱怨,选择“消失了”、“哑巴了”,让自己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缺位了,这样的矛盾,确实令人难以理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呢?

爸爸缺位的原因

一、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西方文化也一直把父亲看作是养儿育女的局外人,他承担的是工具性的角色,比如勤奋工作,作为经济上的提供者,而母亲只是后勤工作的执行者。

甚至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认为:“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对孩子后来的性格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父亲的地位要到了童年期方能体现出来。”这样一种观念更是容易强化男性忽视孩子早期教育和陪伴的价值观。

我们家就很明显,在我太太嫁给我之前去我老家,每当大家庭几十号人吃完饭,我妈妈就拉着未过门的媳妇洗碗,收拾,老人的观念就是女人就该干家务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虽然当时被我拦住,但老人家当时流露出的不高兴我现在仍记得。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二、母亲有可能成为爸爸育儿的障碍

现在很多家庭中,妻子一方面抱怨丈夫不参与照顾孩子,但另一方面,她们更看重丈夫的职业角色,也就说很多女性仍然认为丈夫首先需要把工作做好,把收入提高一些,然后再来做带孩子的事情。比如,现实中婴儿影响爸爸休息,一般是妈妈带孩子睡,或者是月嫂或老人,这样的做法,传递出的观念仍然是认为爸爸工作重要,实际上是把爸爸推出了门外。

简单的就比如给孩子换尿片,当初大宝和二宝出生的时候,我在医院陪床,看到大多数妈妈一会抱怨新手爸爸笨手笨脚,一会又埋怨丈夫只顾玩手机不管孩子,然后这些妈妈只能忍痛亲自上阵自己动手,其实这样的做法,恰恰剥夺了爸爸练习的机会。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三、进入父亲角色也是一道门槛

我家的书柜里有一层都是育儿和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书籍,但是以前却很少去看这些书,很很少关心孩子的问题。当年,我家大宝出生后,因为我工作很忙,也没有女孩的养育成长经验,基本没有怎么管孩子,孩子就长大了。但是二胎的出生,因为没有老人照顾,我和宝妈必须亲自照顾孩子,特别是元宝和我有了互动时,我才觉得是该放下手中的事务,陪陪孩子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学习如何陪伴和养育孩子,阅读各种书籍,进行育儿的实践。

女人可能从怀孕开始就会母爱荡漾,但是,爸爸的感受真的不同。当孩子自主意识强了,抬头年世界,对爸爸有了反馈,爸爸开始被小屁孩需要了,爸爸才会进入角色。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父亲缺席家庭教育,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男女由于性别、性格、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妈妈的爱再无微不至,孩子也不能缺少父亲的陪伴。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容易带来以下负面效果。

一、对男孩子而言

在他长大后,往往会在婚姻中不自觉的扮演他父亲的“缺失”和“沉默”的角色,他对这些事情的重要性没有概念。即使他觉得重要,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遇到女性的一些情绪,他可能完全不知所措,会烦恼,会借酒消愁,或者躲开不愿意面对。而这样的做法,恰恰是作为女性的妻子所不能够接受的,常常会引发新一轮的家庭矛盾。

二、对女孩子而言

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和父亲建立起亲密关系,那么成年以后的她会怀疑自己是否受男性喜欢,是否值得一个男性放下工作回家来陪她。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引起和赢得自己在意的异性的关注。所以她会抱怨,会冷战,甚至会试图采取推开伴侣的方式来让伴侣回到自己的身边,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正是因为父亲苏大强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致使儿子苏明成便成为了这样的男孩子,女儿苏明玉也成为了这样的女孩子。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如何培养一个尽职的好爸爸?

要想打破“僵尸式育儿”的困局,让爸爸愿意加入到育儿工作中来,分担妈妈的压力,不仅仅要考爸爸们的觉醒,也需要妈妈的智慧和变通,以下这几种做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妈妈要学会“挖坑”,让爸爸自己跳进来

因为有了当年照顾大宝的经验,所以当我家二宝出生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因为是剖腹产,宝妈不能下地活动,在医院里,一直是由我伺候着二宝,该换尿片换尿片,该喂奶就把他凑到宝妈跟前喂奶,该洗什么就洗什么,一切都是我完成的,动作娴熟利落。

两天后,趁着房间里其他的产妇出去活动的时候,宝妈悄悄拉住我说:“刚才你出去打水,隔壁床的人还有护士都在夸你呢,说第一次见这么尽职和熟练的爸爸,说你可以出去给新手爸爸们上课了”。我知道太太添油加醋了,但听起来还是那么顺耳呢。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二、打开爸爸的心理缺口

因为孩子的天性,在2、3岁之前,孩子总是黏妈妈的,但是到了两岁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男人,努力打拼、有人生追求当然是好事,这样的状态也能够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但是,你不能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变成一个重担压在妻儿的身上,她们没有理由为了你而牺牲到自己应该得到的父爱和陪伴。

作为妈妈,需要跟丈夫进行及时的沟通,即便是工作再忙,如果一周不能陪七天,能不能陪一天?不能陪一天,能不能陪半天,陪一个小时?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把手机和其他事情放开,全身心地陪孩子玩,这样的做法,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当父亲在专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乐趣,会觉得一个小时不够,想办法多挤出一个小时,慢慢的陪孩子的时间就多了。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三、借助孩子的信任和依恋,调动爸爸的积极性

我和太太一直很喜欢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政策的限制和身体条件的约束,我们认为三个孩子的家庭才是我最期待的。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孩子带给我情感上的满足,也喜欢孩子我的依恋和信任。

虽然我家大宝的事我很少操心,但自从孩子上小学,我就主动成为家委会的成员,孩子的事情我希望全程参与其中,我希望知道我女儿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老师有什么要求,孩子有什么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孩子创造条件。

前几天,读六年级的大宝过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了,她去参加妈妈单位组织的一个亲子活动,妈妈一直在鼓动她上台去发言,可是她就是不愿意上去,一脸的不高兴,我知道她不喜欢那种环境,很理解她的心情,于是主动帮她解围,孩子很感激我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的信赖,会催化父母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积极的利用这样一种情感来调动父亲的积极性,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爸爸不愿意带孩子?妈妈别着急,三个方法打破僵尸式育儿困局

说在最后的话: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他们也不是完美的小孩,能跟孩子保持亲密,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作为父亲,不是将孩子生下来甩给妻子就完事了,孩子也不会天然的跟你保持亲密的感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父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