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01

王羲之乃是我國古代極富盛名的書法家,其字帖《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但這傳世珍寶最終卻下落不明。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王羲之賞鵝圖

這就不免引出大批腦洞大開的人,很多野史記載說此字帖被愛好書法的李世民作為陪葬品一同埋入地下;又有記載說當時隨李世民陪葬的只是掉了包的贗品,真跡已經無處可尋;還有記載說是《蘭亭序》落於瘋狂盜墓的盜墓者溫韜之手;亦或是如有一部人期望的,連王羲之本人都珍之愛之的《蘭亭序》存於武則天墓中等等。

此等種種說法都不過是後人的猜測,並無正史記載,所以面對如此多的傳說,大都可信度不是很高。但這也說明了王羲之的熱度真的是很高啊。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王敦

但王羲之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因為有個親戚做的一件事,差點被滅族。這位親戚就是王羲之的伯父-王敦。

02

一說到王敦大家可能感覺很陌生,但筆者說兩個典故你肯定知道:一是臥冰求鯉、二是王覽掙鴆。前者的主人公乃是王祥,後者乃是王覽,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感情很好,這王覽的名聲雖不及“孝聖”王祥,但也是個品德極為高尚的人。

王覽有六子,這王敦就是他第二個兒子王基的次子。而排行第四的王正,則是王羲之的祖父。

王氏家族在晉代可是個名門望族,且世代為官,他們家族聲名顯赫,家族勢力與歷朝歷代相比都是數一數二的。在東晉初年,說他們是權侵朝野也不為過。大詩人劉禹錫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世人羊士諤說:“王謝風流滿晉書”,杜甫也曾說:“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幾位詩人在詩中所說的“王”,即是王氏家族。由此可見,他們已經成了富貴官家的代表。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司馬睿劇照

王羲之的王氏家族當時盤踞於琅琊郡,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臨沂。所以也稱為琅琊王氏。西晉覆滅以後,王氏等家族抓住機會,鼎力相助司馬睿,後在各大家族的支持下,司馬睿得帝位,視為晉元帝。由於琅琊王氏等幾個家族在其稱帝的道路上拔刀傾囊,功勞極大,所以,此時也是他們最閃耀的時刻。而四大家族又以王氏為最,由於司馬睿的平庸,形成了由丞相王導主內,大將軍王敦主外的“王與馬共分天下”的格局,王氏家族居於王、謝、袁、蕭四大族之首。

王氏家族之內,以時任丞相的王導和大將軍王敦為主心骨。王導是王覽的長子嫡孫,和王敦是堂兄弟。王導生性忠誠溫和,而王敦卻浮躁自大。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王導

由於功勞很大,所以此時王氏家族的成員佔了當時東晉各部官員的一半,晉元帝司馬睿面對此種形式愈來愈憂鬱,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做的不夠踏實,換了誰又能踏實呢?所以,為了抑制王氏,司馬睿漸漸著手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藉故提攜了劉隗、刁協等人。

03

見到皇帝疏遠王氏家族,王敦極為氣惱,他自恃功高,本就對這個皇帝沒有敬畏之心,且覺得是他們家族忠心幫助司馬睿稱帝的,有時根被沒有將這個皇帝放在眼裡。而此時居然還猜忌他,想到這裡他氣就不打一處來,此後,王敦不但沒有收斂,卻愈發的專橫起來。

而皇帝看到王敦如此,君臣的矛盾就越來越深,王敦曾經暗中寫信與王導等族人,要他們裡應外合,但卻沒有得到支持。

後來終於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公元三二二年,王敦舉兵向京師建康出發,出師的名義是:誅殺罪人劉隗。面對王敦的出兵,當時在京師的王氏家族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劉隗等人極力上奏司馬睿,要求誅殺叛賊王氏全族,此時,王導、王羲之等人的性命岌岌可危。但司馬睿雖然能力平平,卻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對這個盡心盡力輔佐他的丞相王導以及背後的大家族,他始終下不去手,而性情忠厚的王導,對堂哥的行為也是嗤之以鼻,後來帶著族內幾十名王氏成員,沒日沒夜的跪在宮前,表示自己忠於司馬睿的決心不會動搖,請求皇帝的原諒。

後來,雖然大臣們依然上奏,要司馬睿不可有婦人之仁,但司馬睿仍然決定以寬宏之心待之,將王氏族人赦免。司馬睿這樣處理雖然有安撫王敦之意,但也能看出司馬睿的寬仁之心。

面對兵力雄厚得王敦,司馬睿阻擋不住,被其打敗,在王敦的脅迫下,皇帝不得不封其為丞相,證明了自己實力的王敦,生氣的對王導說:“你不聽我的,差點被滅族。”而王導卻不屑一顧。後來王敦收兵退居武昌,但朝廷實權已經落在了他的手中。

04

因為這件事,司馬睿積鬱成疾,於323年冬病逝,由其長子司馬紹繼位,乃是晉明帝。

司馬紹相較於他的父親司馬睿是個聰明且有手段的皇帝,明面上順從著王敦的安排,暗地集結著大臣們準備為反攻做準備。

就因為這位“牛哄哄”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親戚,王羲之差點被滅族

面對有篡位之心的王敦,司馬紹重用丞相王導、王羲之的岳父郗鑑、溫嶠、蘇峻等人,牽制王敦。最後免不了兵戎相見,當時王敦重病臥床,就命其堂哥王含領兵出戰,但王含並不是打仗的材料,交鋒中屢屢戰敗,面對此種迴天無力的情形,王敦病情愈重,最終急火攻心病死了。

由此,這位風雲一時並且不把皇帝放眼裡的“牛哄哄”的人物,不僅險些牽連家族被滅,最後還落得個被開棺戮屍的下場。

如果王導和王敦裡應外合,能奪取政權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能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