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新冠疫情下醫護收入普遍銳減,醫療秩序要儘快恢復常態化

(原國家衛生部部長 高強)今年前幾個月,醫護人員工薪收入銳減的情況比較普遍,越是大城市大醫院問題可能越突出。究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各級各類醫院在疫情大流行階段,實施了極為嚴格的防控措施,以避免院內交叉感染,保護醫生和患者健康。這些措施對於控制疫情是必要的、及時的、有效的。副作用是導致就醫人數減少、醫院收益下降和醫護人員收入難以保障等問題。

二是目前公立醫院仍實行“自收自支”的創收機制,政府不保障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工薪收入,由醫院組織醫療服務收入解決,醫院收入多,人員工薪髙;醫院收入少,人員工薪低。這種機制在日常情況下,能夠保障醫護人員較高的工薪收入,也會滋生醫患矛盾。如遇有特殊情況導致醫院運營困難,醫護人員的正常收入就難以保障。

醫護人員收入應得到更好保障

要解決這個問題,從長遠看靠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改變公立醫院的創收機制,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由政府為醫護人員提供穩定的基本保障。

從當前看要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戰略部署,儘快將各級各類醫院的防控機制和措施,由應急狀態轉移到常態化的防控機制和措施上來,除少量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外,其他醫院應當在政府領導下,儘快恢復常態化的醫療秩序,保障患者的合理就醫,放寬不必要的就醫限制,使醫院就醫人數、診療效率、業務收入和醫務人員薪酬等,儘快恢復到常態化水平。

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同等重要

從更廣泛的角度看,近幾個月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的,不僅是醫護人員,還涉及各行各業的億萬職工。為了解決好這個關係億萬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有效保障廣大職工,包括進城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和收入,全社會都必須儘快盡力落實好黨中央關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戰略部署,將促進復工復產復市復醫復課,擺在與防控疫情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實有效地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和居民消費秩序。

什麼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我理解絕不是將應急狀態下的防控措施經常化、固定化,而是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更科學、更精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並能夠長期應用於日常工作生產和生活消費之中。常態化的防控措施,既要能夠有效控制疫情,又要減少對經濟社會活動不必要的限制,有利於恢復經濟與社會活力,有利於促進和擴大居民消費,使疫情防控措施與復工復產復市復醫復課措施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掣肘,更不能一手軟、一手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