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自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培育和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对现代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等多种因素,人才培养侧与产业需求侧存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不相适应。在当前新形势下,深化产教融合对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前瞻产业研究院将从产教融合政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困境方面来探讨产教融合如何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产教融合相关政策解读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产教融合的核心是要让行业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就业创业,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019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目标5年内我国将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基本解决人才供给重大结构性矛盾,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显著增强。

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产业转型升级困境之一人才与技术的短缺

全国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等院校、若干所职业学校,但区/县(县级市)的高校资源则分布不均,有些区/县(县级市)仅有1-2所中职、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仍较为短缺。而县域经济是重要的区域经济单元,是实现产业强的重要抓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各区/县(县级市)都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紧要关头,产业发展都面临着人才与技术短缺的共性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区/县(县级市)形成了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沧州东光县塑料包装产业集群、济宁梁山县出版印刷产业集群、潍坊寿光防水产业集群等。从县域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经历过三个阶段:(1)家庭小作坊式粗放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发展,在各村镇中形成了小规模的作坊式家庭作坊式产业集群,组织生产方式单一,家族式管理模式。(2)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展,家庭小作坊逐步扩充产能、购置生产线、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成具有规模的县域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形成了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3)发展至今,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的支柱型产业,已经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东光县塑料包装产业、梁山县出版印刷产业等的调研了解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都面临人才制约和技术研发的发展瓶颈。一方面,企业面临招工难,尤其是技术工人、研发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产品技术含量低,也导致产品无差异和市场的恶性竞争,归根结底企业研发能力弱和研发投入小。

三、地方产业升级人才与技术难题破解策略

在国家产教融合政策背景和机遇下,如何破解人才与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阻碍的难题?前瞻产业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举措,仅供参考:

(一)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1、加强职业教育,定向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依托现有县职业技术学校或者以企业为主体开办职业学校等方式,开设产业相关的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职工培训”,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实施“双主体”育人,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工匠师傅共同培育人才。实施“双场景”促产,职校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共享实验室,探索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中试基地。

2、加强继续教育,培养新型企业家。

建立企业家培训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商学院等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投资培训等课程,外聘请行业专家、学者教授等专业人士,对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定期的企业家培训。

(二)搭建产学研平台,实现产教研创新协同发展

1、建立共享研发实验室。

在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协会/商会与企业合力研发攻关,帮助全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技术瓶颈难题,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推动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产教融合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搭建高校创新合作通道。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渠道,高校提供最新的技术成果,促进高校优势科研领域和先进技术在全县转化落地。通过高校专家咨询、项目合作等形式为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加强高层次人才与智力引进,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