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百灵庙大捷(油画)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日之间曾爆发过三次大规模军事对抗,分别是1932年的淞沪抗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以及1936年的绥远抗战。前两次战役之前说过了,今天梳理一下绥远抗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然而对日本军部而言,建立伪“满洲国”只是“经营满蒙”战略的第一步。经营满蒙战略,即控制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开发资源,将其经营成一个战略基地,这个基地要拥有持久战的后勤能力与整体战的战略纵深,然后依托这个基地对苏或对美开战。

因此,日军占领东北后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进军占领了热河,将战线推到了长城一线,于是中日之间爆发了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战败,被迫签订了《塘沽停战协议》,长城以北成了伪“满洲国”的地盘。

停战协议签订后,日军没法继续南下——再南下就是北平和天津了,那意味着中日全面战争。日军转而西进,目标直指察哈尔、绥远。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察哈尔和绥远地理位置

日军一旦占领这两省,既可以向南威胁河北、山西,又可以向西窥视陕西、宁夏、甘肃;再远一点,日军可以通过西北,实施大迂回战略南下进攻中国,也可以席卷外蒙,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威胁苏联远东地区。

入侵察哈尔和绥远,日军采取的是代理人战争模式,即日军出钱、出枪、出顾问,扶植汉奸政权,策划分裂独立。

日军选中的第一个代理人是李守信。李守信是蒙古族人,土匪出身,曾在张学良东北军骑兵团任职,九·一八事变后投靠了日本人。1933年4月,李守信率军入侵察哈尔,在多伦建立了察东特别区,两年后,占领了察哈尔全境。

李守信虽然有些人马,但号召力有限,于是日军找到了第二个代理人——德王。德王是锡林郭勒盟副盟长,也是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全名德穆楚克栋鲁普,简称德王。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戴瓜皮帽的就是德王

德王的内心有个野望,他要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建立“大蒙古国”,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谋求高度自治。这种想法与日本分裂蒙疆、建立第二个傀儡国家的战略很合拍,二者很快搞到了一起。

日本人出钱出枪,支持德王四处串联,招兵买马,于1936年2月12日在察哈尔化德建立了蒙古军政府。

至此,察哈尔彻底沦陷,绥远危急!


01

1936年,关东军在《西北措施纲要》中明确表示,要:扶持政府势力深入绥远,然后向外蒙。新疆、青海等地扩大之。

绥远省位于山西以北,也是阎锡山的地盘。驻守绥远的是晋系将领傅作义,时任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

日军要拿下绥远,首先得过傅作义这一关。为此,日军制定了政治谋略和军事进攻两手准备。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田中隆吉

一时间,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参谋田中隆吉、天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马、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太原特务机关长和知鹰二等,纷纷前往归绥(今呼和浩特),对傅作义进行威逼利诱。

板垣征四郎甚至许诺6000万大洋,请傅作义出面领导华北独立。在遭到傅作义严词拒绝后,日军决定武力进攻。

绥远局势,引起了全国朝野的关注。

南京政府方面,从1936年9月到12月,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进行谈判,由于日本人胃口太大,而中国方面也不想再妥协,所以外交没有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南京政府也在做抵抗准备。

早在1936年春,红军东征之际,蒋介石派陈诚率领中央军5个师进入了山西。这步棋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帮阎锡山对付红军,二是把中央势力扩展到山西,三是为对付日军西进做准备。

同年10月,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谈判毫无进展,绥远之战必不可免。命令阎锡山应趁敌人未完成准备之前,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扑灭匪军,力挫其占领绥远的企图。10月28日,蒋介石对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重申了中国的底线。这是要积极抵抗的信号。当然,他想把战争控制在局部范围之内,不想酿成与日本的全面冲突。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绥远省地图

阎锡山对绥远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红军的威胁近在咫尺,一方面中央军反客为主,也让阎锡山忧心忡忡。相比绥远,阎锡山更想保住山西,但是绥远不守,又如何能保住山西呢?很纠结,很矛盾。

阎锡山的总体态度是要抵抗,但是也要克制,坚决避免引火烧身。1936年10月25日,傅作义向阎锡山请示机宜时,阎锡山指示:以最近所筑的国防工事为据点进行抗战,但不要主动出击,以免激怒日军大举进犯。

之后,阎锡山命李服膺第68师作为先头部队开赴绥远,又命令其余援军开赴大同附近集结待命,还以自己母亲的名义,捐了87万元私财,用做军费。

绥远抗战牵涉到南京政府、

晋绥绥靖公署以及绥远省,事出多头,统一步调很有必要。10月30日,阎锡山与傅作义同飞洛阳,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表示:支持傅作义“不卑不亢,相机应付”,并将汤恩伯第十三军和门炳岳骑兵第7师划归晋绥方面指挥。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从左至右赵承绶、傅作义、王靖国


02

此时,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还没有决定对绥远用兵,其给关东军的指示是:对内蒙工作范围,大体上限制在长城一线以北,且不使波及东部绥远四蒙旗之地域。

但关东军野惯了,不怎么受控制。激进分子认为,之前东北军一打就跑,现在绥远军也不堪一击,可能一吓就跑了。所以,他们计划利用伪军拿下绥远。

11月5日,日本化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召集德王、李守信、王英在嘉卜寺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进攻绥远:王英率领“大汉义军”,从商都出发,进攻绥远东部的红格尔图和土城子,李守信和德王分别从百灵庙和兴和出动,三路大军会攻归绥,然后分兵占领绥南和河套地区。

盘点一下双方参战兵力。

中国方面,参加绥远抗战的主力是傅作义的第35军和赵承绶的骑兵军,其中35军有2旅6团,骑兵军有2个师。傅作义的部署是:在绥东部署1个骑兵师(师长彭毓斌)和1个步兵旅(旅长董其武),在绥北也部署1个骑兵师(师长孙长胜)和1个步兵旅(旅长孙兰峰)。这是部署在一线的部队。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傅作义和赵承绶

此外,还有驻防于包头和绥西一带的王靖国第70师,驻防晋北阳高、天镇一带的李服膺第68师,这是战略预备队。汤恩伯率领第十三军也正由陕西赶往绥远的途中。

日伪方面,伪蒙军有2个军7个师,其中李守信有4个师和骑兵团、炮兵团,德王有3个师和炮兵团,总兵力超过1万人。王英的“大汉义军”有4个旅,总兵力超过6000人。值得一提的是,伪军中有不少日军参谋和顾问,还有少量日军飞机配合作战。

红格尔图位于绥远陶林县,是一个千余人口的小镇,它西距县城80公里,东距日伪占领的商都(位于察哈尔省)30公里,为察、绥交界之要冲,是绥东的大门。驻守红格尔图的是彭毓斌部3个骑兵连。

11月14日,王英率领“大汉义军”从商都倾巢而出,向红格尔图方向推进。15日上午,“大汉义军”1500人从东、北南三面向红格尔图发动进攻,日军出动4架飞机和6门山炮狂轰滥炸,掩护“大汉义军”的步骑兵向城内冲击,中国守军则依托防御工事顽强抵抗。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彭毓斌得知战况后,立即下令骑兵第6团,利用夜间增援红格尔图,当天夜里,骑兵6团团长率领2个骑兵连和1个机枪排从西门进入红格尔图。

15日佛晓,田中隆吉和王英再次指挥“大汉义军”进攻,先后冲锋7次,均被中国守军击退,激战至17日,红格尔图仍在中国军队手中。

15日半夜,傅作义和赵承绶赶到前线指挥,傅作义认为,进攻红格尔图伪军虽然不是敌军主力,但如果敌军得手,就是首战告捷,会大大增加伪军的气焰,动摇绥远的民心士气,所以必须灭了这股敌人。

围攻红格尔图的“大汉义军”只有1500余人,剩下的“大汉义军”分布在土城子、打拉村、台道湾等处。16日,傅作义命令彭毓斌率领骑兵师主力以及董其武旅,趁夜间秘密运动到“大汉义军”附近,于17日夜间发动奇袭。

傅作义部一向训练有素,一声令下,步兵炮兵一夜机动百余里,骑兵更是疾驰突进,准时赶到了集结地区。18日凌晨,中国军队全线反攻,分路包抄,“大汉义军”猝不及防,全面溃败。

红格尔图之战,“大汉义军”损失兵力1000余人。

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大汉义军”旗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