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拥有30多万军队为何还是惨败?

金国的百万铁骑尚且被蒙古大军锤的连头毛驴都不剩,西夏打不赢也是正常结果。

说到成吉思汗和蒙古骑兵,不管你对他们有没有偏见,也必须要承认一点:那一代蒙古人确实很会打仗,也很有战略眼光。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当年,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个蛇吞象的计划——灭掉人口超过5000万,兵力超过100万的金国。

可众所周知,蒙古一共才70万人,兵力也不过区区15万。这几十倍的人口差距,怎么可能吞掉金国呢?

这种问题难不倒成吉思汗,因为蒙古人在几百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驯养牧羊犬帮助牧民放牧,一个牧民带领十几只牧羊犬就可以控制几百头规模的羊群。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只要先找到足够多的牧羊犬,慢慢的吃掉金国这个大羊群,不是白日做梦。

为此,他精心研究了西夏军的特点,把西夏军队的兵力情况、战术打法、将领实力,以及西夏皇室的矛盾都摸得一清二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完全就是针对西夏军队的弱点布置的战术。

而反观西夏方面呢?除了知道蒙古人有个叫成吉思汗的大汗上台,刚刚灭了自己的北部屏障克烈部以外,对蒙古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蒙古军队的优势和弱点。

于是在1205年,就在这种蒙古人已经摸透了西夏人,而西夏人完全不清楚蒙古人的背景下,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战。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当时的蒙古军有三万人,由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拖雷率领。西夏军有十万,由西夏将领阿沙敢不率领。本来蒙古军兵力居于劣势,但是拖雷由于在指挥这次大决战之前就了解西夏军队的打法。因此两军一交手,兵力占优的西夏军就被打蒙了。最后,蒙古军以少胜多,重创了阿沙敢不的十万西夏大军,把西夏北部地区的财富横扫一空。

就这样打了几场仗后,西夏与蒙古展开了决战。蒙古军10万,夏军30万,双方的士气都很高。(蒙古军刚刚西征得胜而归,士气自然高涨;西夏军因为不想灭国,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蒙古军决战)

战役正式开始前,西夏军在都城中兴府和南部重镇西平府各驻守十万大军,两府之间的野外再留十万大军。蒙古军见西夏军严阵以待,便与西夏军隔黄河对峙,双方谁也不敢先动手。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但是由于蒙古底子厚,耗得起,西夏当时日落西山,耗不起。因而蒙古便利用西夏军急于求胜的心理,祭出“围点打援”战术:首先围困西平府,假意要攻城,以刺激中兴府的西夏军队与自己决战,继而又在西夏军队赶往救援西平府的路上,部署大量弓箭手,射杀前进缓慢的西夏步兵和重骑兵。

紧接着,最高明的一招来了:蒙古军并不射杀所有的西夏增援部队,而是有意让部分残兵进入西平城。等增援部队进城后,蒙古军再进兵围城,在城外放火。这样不但城内守军不敢贸然出城迎战,城外的西夏援军也进不去。更重要的是,进入城内的军队基本已经接近溃败状态,不仅没有带重武器,也没有携带补给和药品。他们进城,不仅起不到增援的作用,反而还加大了城内的负担。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城外的援军见无法增援,便只能仓皇逃回中兴府,而西平城内的西夏军却已积攒了十几万部队。这些人在城内只能是等死,于是在守将李德任(西夏太子)的率领下,十几万夏军开城突围,决心与蒙古军奋死一搏。然而成吉思汗早已料到这种结局,令几万弓箭手封死了各个城门。夏军的每次突击都被蒙古军如大雨一般的弓箭射退。

最终,夏军士气崩溃,十几万主力仅留残兵数万,而蒙古军伤亡还不到一万。

攻克灵州后,成吉思汗没理会中兴府的夏军残余势力,而是亲自率军突袭金国,在关中地区横扫一通,杜绝金国增援西夏。五个月后,蒙古主力回师中兴府,成吉思汗派人去中兴城内招降,但西夏方面拒绝投降。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又过了一个月,中兴府内粮食绝尽,军心士气崩溃。当时又恰巧遭遇地震,中兴府内的房屋倒塌,瘟疫横行。夏末帝认为抵抗不下去,便无奈投降。

当年七月,成吉思汗死,末帝投降。成吉思汗死前曾留遗嘱,要求灭了党项人。窝阔台继位后,秉承成吉思汗的意思,打算屠杀中兴府。但察罕力谏而止,于是蒙古军最终只是屠杀了西夏皇室,没有屠城。

蒙古与西夏大决战,西夏30万大军为何还是惨败于蒙古10万军队?


自此,持续了21年的蒙夏战争以西夏的灭国而结束。七年后,金国灭亡。中原大部分地区遂归顺了蒙古,只剩下一个战战兢兢的南宋还在坚持抵抗。

最后做一个总结:蒙古军队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们的骑射本领,因为要论骑射,西夏和金国也不差。蒙古军真正能吊打党项人和女真人的地方,是他们的战术和战略。

这就是蒙古成吉思汗的高明之处,以蚕食的手段削弱西夏,间接为灭亡金国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